首設室外閱讀空間 屏山圖書館變文青熱點 建築師點游說政府?
位於天水圍的屏山天水圍圖書館被譽為全港最美圖書館,也是首個設室外閱讀空間的圖書館。我們跟建築師一同細看這座大樓的細節,了解它如何因地制宜,做到以人為本的設計。創新設計在政府從來不易,建築師擁有怎樣的心思及韌力,才能令到項目得以落實?
全港最大分區圖書館 多次獲獎
屏山天水圍文化康樂大樓佔地5400多平方米,工程造價約為5億8千萬元,在2013年啟用。屏山天水圍公共圖書館位於康樂大樓高座,樓高八層,是全港第二大的圖書館,也是全港最大的分區圖書館。大樓由建築署高級建築師溫灼均設計,其獨特設計橫掃多個建築獎項,包括2011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全年境內建築大獎、2012年香港工程師學會卓越結構大獎(香港項目),又獲得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2014)優異獎。
這個圖書館究竟有何厲害?我們請來在OMA(大都會建築事務所)任職建築師的麥憬淮(Kevin)及曾參與這個圖書館的設計與工程的建築師陳淑芬(Sophie),解釋這個全港最美圖書館的建築美學、以及生成過程。
採用大自然物料 設計呼應屏山傳統建築
圖書館東南面為數百年歷史的屏山,北面為僅廿多年歷史的新市鎮天水圍。Kevin認為,圖書館正好坐落在新舊區交匯點,讓兩個社區得以融合。這座大樓如何以建築回應周邊環境?建築物料是其中一個方法。
Kevin說,雖然大樓外形沒特別令人印象深刻,但用了不少香港少見的建築物料,如真木及生銹鐵。建築師溫灼均曾指,這棟大樓設計時參考了附近屏山村的傳統建築元素,故採用大量暖色和大自然的物料,如木材、石磚、清水混凝土、生銹鐵等,其原始簡約風格揉合傳統與現代。Kevin認為這樣的圖書館反而更平易更人,對比中央圖書館模仿西方羅馬柱設計,更為可取。
涼風、陽光、沙發 除了「最美」,屏山圖書館還有多項人性化設計
獨特中庭設計 自然光貫穿各樓層
屏山天水圍圖書館其中一個特色為其兩個高低錯落的中庭設計,一來可讓自然光穿過中庭,透進低層,二來也創造出半室外的閱讀空間。Kevin欣賞這個可室外閱讀的中庭,善用了大樓的地理優勢:「如果在市區設室外閱讀空間,出了圖書館應很嘈吵,又烏煙瘴氣,讀者也不舒服。這裏卻很舒服,一來樓宇(屏山一面)較低密度,綠色一片,環境較靜,適合做半戶外環境,設計善用了這地方的空氣及景觀。」
成功爭取首個室外閱讀空間
屏山天水圍圖書館是香港首個設室外閱讀空間的公共圖書館。市民享用時未必知道,建築師當時花了不少心思才能說服康文署接受這個創新的設計。建築師陳淑芬(Sophie)曾參與這個圖書館的設計與工程。她指,政府通常會對建築署計劃的一些創新設計元素卻步,擔心會導致日後運作有「麻煩」,如保養難處、保安漏洞,憂慮因設計負上或設計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責任。
不過,她指是次負責項目的建築署高級建築師溫灼均由於已有豐富經驗,理解康文署平日的疑慮,故在設計階段已在有需要位置加入防盜系統、又建議增加保安人手以確保市民恰當使用空間。團隊與用家持續並充分溝通、游說,加上不同政府部門的「有心人」支持,才使首個室外閱讀空間得以落實。
清水混凝土用得「出神入化」 不厭其煩採新物料
剛落到大樓地下一樓,便可見大樓清水混凝土結構外牆。Kevin指,石屎上可看到模板的痕跡,例如那些排列有致的圓洞。他手觸其中一幅牆,說:「這幅牆的紋應是來自真木,需要工人逐條木條排出來。」所以工藝技術要求也十分高。
曾參與這個圖書館的設計的建築師陳淑芬也說,雖然香港不乏清水混凝土建築例子,但她認為溫灼均是次設計將清水混凝土用得「出神入化」,例如這裏直接用了清水混凝土作天花,沒像一般樓宇般加上假天花。Kevin指,善用清水混凝土的話,可以省掉工程開支,也帶出自然質樸感覺。
Sophie補充,該大樓也有用上一些建築署以往較少用的物料,如用以擋陽光的鐵織網,審批時需要另外「計數」或以現有例子闡述。用新物料時,步驟比舊物料繁複,可見建築團隊具革新精神,才能令項目多方面有創新。
圖書館不只是看書 「應是容易閱讀的社區空間」
如到訪屏山圖書館,會發現它的座椅比一般圖書館多、樓底較高,無論是室內室外,都能顧及使用者需要,營造到友善的空間(詳見上一篇文章)。
設計又豈止關乎閱讀,Kevin認為,來圖書館的人未必目的是來看書,可能只是看參考資料、做功課,或者只想找個地方閒坐、翻雜誌。他們需要一個空間,在找到書時可坐在一旁閱讀,也可以出戶外中庭聊聊天:「圖書館未必是個只看書的地方,而是提供不同閱讀及學習的空間。其實這裏就像人買了雜誌,在公園閒坐。圖書館是一個社區空間,只是一個容易閱讀的社區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