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寧堂牧師翻譯《論語》出版中文報 證早期華洋交流史

撰文:顏寧
出版:更新:

香港基督教教會佑寧堂自1845年建成至今已逾170年歷史。現在位於堅尼地道的堂址亦被評定為三級歷史建築,將與發展商恒基合作將教堂重建成22層高的綜合大樓。佑寧堂於荷李活道的原址最初由倫頓傳道會牧師理雅各(Rev Dr James Legge)籌建,先後經歷兩次搬遷、一次受破壞重建。然而,佑寧堂所代表的歷史價值不止於建築物;佑寧堂的出現印證了1840年代香港民間融合中西文化的嘗試,是理解香港社會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線索。

香港基督教教會佑寧堂自1845年成立至今已逾170年歷史。現在位於堅尼地道的堂址將與發展商恒基合作將教堂重建成22層高的綜合大樓。(顏寧攝)

佑寧堂又名愉寧堂,具愉快和安寧的意思;雖然「愉寧」非Union的貼切翻譯,但是對於初次接觸基督教的華人來說,這個譯名較易令人接受。據黃文江2002年發表的〈十九世紀香港西人群體研究:愉寧堂的演變〉所述,Union英語的意思是合一,而佑寧堂追求合一的精神之中,其一為希望聯繫華人和西人。

【教堂重建】佑寧堂將變豪宅 歷史研究者:屬少數戰後代表性建築

【佑寧堂重建】神學者:教會從來都有同發展商合作 但須透明公開

市建局被批多與地產商建天價豪宅 民間智庫倡政府回購地皮建公屋

理雅各牧師是牛津大學第一位漢學家;自1841年他開始翻譯中國典籍,包括《論語》、《大學》、《中庸》等等。(網上圖片)

三個外籍主理牧師皆為漢學家 翻譯四書五經 出版中文報紙

佑寧堂最初由倫頓傳道會牧師理雅各(Rev Dr James Legge)主理,他是牛津大學第一位漢學家;他認為有需要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助傳教,自1841年他開始翻譯中國典籍,包括《論語》、《大學》、《中庸》等等。

除了理雅各,佑寧堂後來亦有另外兩名同為漢學家的牧師主理。湛約翰(John Chalmers)曾主理香港第一份中文為主的報紙《遐邇貫珍》,亦曾經翻譯《道德經》。而歐德理(Ernest John Eitel)曾任港英政府的華人事務專家,曾經編撰粵語詞典。他們三位皆能掌握漢學和漢語,在促進中西交流擔任了重要角色;在任期間亦帶領教會渡過難關,是教會早期的支柱。(黃文江,2002)

當時倫頓傳道會希望在香港向華人傳教,理雅各在佑寧堂的選址上能顯示他有意促成華人和西人的交流。(黃文江,2002)當時的西人群體主要聚集在中環臨海地段,而太平山區則以華人聚居為主。佑寧堂的原址位於荷李活道與卑利街交界,正是華人和西人群體的交匯處。佑寧堂自此成為向華人傳教的中心,亦是西人社群重要的社交場合。

位於堅尼地道的堂址已有68年歷史,其中於1955年建成的聖所和鐘樓被古諮會於今年三月初會議確定為三級歷史建築。(顏寧攝)

中西交流 原來很難

理雅各向倫頓傳道會要求派多一名教士協助分擔教務,可是不諳中文的教士卻成為理雅各的負擔。他們來港一心想向華人傳教,然而掌握中文卻非易事。他們最後被派至負責西人信眾。其中祈理欄(John Fellerton Cleland)在港傳教不到四年心灰意冷,最終向傳道會辭職。

結果,理雅各牧師的願望並沒有徹底達成。兩者因為文化背景、生活需求上的差異,而需分開進行各自的宗教活動。例如星期日早上是西人信眾的宗教活動,下午3時則是為華人而設的活動。

華人和西人能同屬一個教會共享資源,做到某種程度的「合一」,作出了融合中西文化的嘗試;然而,他們實際上仍是有各自的宗教活動。即使有牧師的推動,語言隔膜在當時仍然窒礙兩個群體的交流。

佑寧堂的出現印證了1840年代香港民間融合中西文化的嘗試,是理解香港社會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線索。(顏寧攝)

兩次搬遷、一次受破壞重建

這個逾170年歷史的教堂,經歷些許起跌。教堂先後經歷兩次搬遷,曾經於二戰消失再重建。最先由理雅各籌建佑寧堂第一座位於荷李活道的教堂,能容納200人。後來為容納更多信眾,1865年佑寧堂遷至士丹頓街,新堂址能容納400人。佑寧堂售出荷李活道的堂址足以支付新堂的建築費,並用餘下的資金成立對華人傳教工作的基金。

1890年佑寧堂搬遷到堅尼地道現址,後來佑寧堂在二戰中受到破壞。現在的教堂於1949年開始分階段重建而成,已有68年歷史,其中於1955年建成的聖所和鐘樓被古諮會於今年三月初會議確定為三級歷史建築。

1890年佑寧堂搬遷到堅尼地道現址,後來佑寧堂在二戰中受到破壞。(網上圖片)
二戰前,位於堅尼地道佑寧堂的昔日面貌;現在的堂址於1945年開始分階段建成。(網上圖片)

脫離英國倫頓傳道會「獨立」 象徵植根香港

佑寧堂遷至士丹頓街後發展穩定;同年,理雅各主動擬定計劃書為佑寧堂與倫敦傳道會未來的關係提出建議。雙方後來簽訂協議;佑寧堂將支付牧師薪金,而倫敦傳道會保留對佑寧堂的最終權力,如買賣堂址土地、物業,以及任命牧師,確保佑寧堂設立的原意得以保留。1872年,正值理雅各重回佑寧堂,雙方再次就訂立新協定。佑寧堂自此擁有買賣堂址及任命牧師的權力。佑寧堂從倫頓傳道會自立,象徵教會已經植根香港,走向本地化。

本文資料參考由黃文江於2002年出版的〈十九世紀香港西人群體研究:愉寧堂的演變〉;文章收錄於劉義章和黃文江合編的《香港社會與文化史論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