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隱世唔打卡】行屋企個後山 發現社區專屬秘境 為生態留記錄

撰文:吳韻菁
出版:更新:

訪問「行後山」發起人Hugo之前,記者為自己體力不足行得慢,先說句不好意思。Hugo親切地笑着回答:「唔緊要,慢慢行可以睇多啲嘢。」Hugo行兩步便停一停,駐足觀看果然有大發現,「白色毛毛蟲不常見,你過來望下。」
「我哋今日已經發現好多新事物,攰的話可以原路落山。」OMG,唔隱世,唔打卡,唔攻頂,無強勁Gear,但這樣的行山態度就是一個字:型!

行到觀景臺,剛好有兩隻青鳳蝶飛來,Hugo伸出手指便被攝影師拍下「仙女圖」。在場的人笑得人仰馬翻。(龔慧攝)

行後山 記錄實質資料撐綠化帶

跟着Hugo出發,由他居住的小西灣邨到龍躍徑起點,只需10分鐘。Hugo行龍躍徑的次數已經多到數不清,一年四季,有時清晨就行,有時等到深夜才上山。日又行,夜又行,只為看看不同植物盛放和日夜出沒的動物。

「小西灣鄰近石澳郊野公園,因此我將包圍小西灣的綠化帶稱為『後山』。可說香港每一區都有自己的後山。」記者細想自己住的北區,上水有華山,粉嶺便有蝴蝶山,蝴蝶山再行上去就是通往上大刀屻的山徑。

「白色的毛蟲好少見。」一條毛蟲都會令Hugo駐足細看。(龔慧攝)

畢業於香港大學Ecology and Biodiversity(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學系的Hugo,愈來愈關心香港環保及土地議題,他留意到近年多了反迫遷、反開發綠化帶和郊野公園的示威。

「近年常說本土保育,但我們了解本土的意義嗎?就算新聞、環團告訴你那座山的環境有多美,發現多少動物,都沒有用,一定要自己親身行過,愛上這裏才會有感受。從了解自己的社區開始,發掘當區的美,擴展到整個香港,就是我成立『行後山』專頁的目的。」行後山FB專頁剛成立,fans不算多,Hugo求的卻不是like數。「每次行這座山,我的目標就是發現之前未見過的動植物,然後紀錄下來,就似建立資料庫一樣,要是我死了,也能為其他人帶來一點有用資訊。日後保育,抵擋發展時,就有更實質的資料在手。要是每區都有人記錄屬於他們的後山就更好。」

每次行後山,我的目標就是發現之前未見過的動植物,記錄下來。要是我死了,也能為其他人帶來一點有用資訊,抵擋發展時才有更實質的資料在手。
Hugo
龍躍徑就在民居旁邊。其中一個分岔屈頭小徑只有修水管、斜坡工人才會行,但Hugo都會看看有沒有發現。(龔慧攝)

不要「去你的隱世」 

行到某處,Hugo停下來,非常鄭重的跟我們說:「這裏是令我大開眼界的地方。」他指向身後,迷霧間的海天山色,喚它作仙境又太誇張,但真的會令人想靜下來,休息欣賞。「我之前沒有想過距離我家十多分鐘的路程,就可以看到這樣的自然景色,感覺好奇妙。它就是我的隱世。」

「隱世」二字在今天香港網絡世界,已淪為笑話,數個社交媒體和香港某些雜誌,不斷介紹所謂的「隱世易行山徑」,如龍脊、吊手岩等,為山徑帶來不勝負荷的人流和垃圾,因而受責。其實此情況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生,位於加拿大的札夫爾湖省立公園(Joffre Lakes Provincial Park)近年亦因社交媒體如Facebook、Instagram的專頁或KOL,拍下有型的「打卡照」推介,令大量網民慕名而走入深山,公園設施更因此受破壞,人流令原本寧靜的環境變得「熱鬧」。

那些「隱世山徑」都被雜誌公開了,還算隱世嗎?隱世是需要自己去發現的,而不是去「別人的隱世」。行屋企個後山便是另一種選擇。
Hugo

這現象在網上惹來一片謾罵,Hugo沒有參與其中,但他卻有自己一套看法。「那些『隱世山徑』都被公開了,還算隱世嗎?隱世是需要自己去發現的,而不是去『別人的隱世』。行後山就是希望讓大家多一個選擇,不一定到雜誌、社交媒體所介紹的路徑。」

Hugo的「打卡照」也有別於平日見到的靚女型男、海天一色、文青feel、山系風格照片,他的鏡頭對準葉子上一堆密集的蝴蝶卵、路邊不起眼藍色小花。龍躍徑上有不少街坊,帶着小朋友、小狗一同行山,後山是屬於大家的, 不過人人也能找到自己獨有的位置觀賞景色,享受屬於自己的「隱世秘境」。

發現小靈貓!Hugo指小靈貓外形似鼬鼠,四腳短短。(受訪者提供)

野生動物原來咁近民居

跟生態人行山有一道好玩的地方,就是大部份花花草草、雀鳥蝴蝶,他們都能說得出其名字、特性和故事。「你認得這隻藍色花嗎?」Hugo忽然問,記者老實回答「唔認得」。「這是香港遠志。」Hugo特別喜歡路邊的毫不起眼的小花,「它們就似在靜候別人發現一樣,美麗但低調。」Hugo會拍下所見的花和樹,然後在網上按其顏色,逐個對比翻查資料,虔誠至極。

「這個位置又是令我大開眼界,我曾在這裏見到小靈貓!當時深夜,前面有兩盞閃閃發光的燈,初時以為是螢火蟲,行近才發現是有腳動物。接近民居的綠化帶,竟然有如此多野生動物,我從前想也沒想過。」晚上在小西灣後山出沒的還有青竹蛇、野豬、臭鼩、長尾縫葉鶯、銅藍鶲等,足見綠化帶的重要性。「從前晚上9時便會關路燈,但後來改成11時才關燈,要看夜行動物便要捱夜。」努力終有回報,Hugo在facebook上載的動植物照片,引來朋友好奇。「有中學同學叫我帶他們行山,我帶他們到大埔滘看螢光菇,又與大學同學一同行小西灣後山,好鼓舞。」

+1
晚上在小西灣後山出沒的還有青竹蛇、野豬、臭鼩、長尾縫葉鶯、銅藍鶲等。接近民居的綠化帶,竟然有如此多野生動物!
Hugo
接近民居的綠化帶山徑,經常出現這產直幡橫額。(龔慧攝)
Hugo也覺得部份民間設施甚有人情味,但他卻明白這對山林自然有一定影響。(龔慧攝)

好矛盾 民間設施vs生態自然

由龍躍徑起點行到終點不消一小時,再上便是石澳郊野公園,「行後山就不宜這樣辛苦,不過如果大家不怕累,我們可以慢慢行到大浪灣。」行山原來可以這樣悠閒,不用追趕公里和時間。上大浪灣前,經過一處由市民自發搭建的涼亭,內裏有小石凳、熱水,供人休息和飲用。「綠化帶的規管不及郊野公園來得嚴,後山就是有處處見到街坊之間的『人情味』。但我現在卻覺得矛盾,尤其讀完生態學後,因為到這些小建設亦有可能破壞植被或樹木。」

摸着這些緊纏樹木的膠塑扶手,Hugo深感婉惜。(吳韻菁攝)

沿途的確經常見到避雨亭、掛在樹上的神主牌,甚至有緊緊纏着樹幹,以索帶編織而成的扶手繩索。「這些繩索纏得這麼緊,必定會傷到樹……」Hugo摸着樹幹,憐惜地道。民間小建設和生態之間,可否尋找平衡點?「多少的建設才算合適呢?一個人築起避雨亭,其他人見到也可能跟着做,築起別的建設,最終無法控制設施的數量。」說畢,Hugo伸手取走晾在樹上的空膠樽,把這個由遊人留下的垃圾帶到山下,放進回放桶。後山的生態就由該社區的人來記錄和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