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無明藍本.一】精神病真的是種病嗎? 還是被污名的開始?
《香港精神健康調查 2010-2013》估算,全港有100萬人有情緒問題。電影《一念無明》有這麼一幕:曾志偉扮演的父親、陪同余文樂扮演的狂躁抑鬱症患者兒子到公立醫院覆診。精神科醫生以機械式口吻說:「最近有沒有想自殺?」、「有就開多尐藥啦」、「走得㗎啦」,診症全程只有約一分鐘時間。
精神科醫生張力智(Ricci)、與精神病康復者兼社工鄭仲仁(Vincent),均是《一念無明》導演黃進撰寫劇本時的主要諮詢對象。Ricci指精神病是一種醫學上的大腦疾病,Vincent則多次強調這是一種嚴重的情緒困擾和特色,與成長、創傷和環境等親歷經驗有關,不必框在精神科的病徵來理解。我們安排兩位來個「矛盾對決」,共分五集。(內容經編輯室整理)
攝影:黃寶瑩
人物介紹:
R=醫生=張力智Ricci,曾在公立醫院精神科工作3年、英國公立醫院執業7年,現為本港私家精神科醫生。
V=社工兼過來人=鄭仲仁Vincent,13歲起陸續被診斷患各種情緒或精神病,現已停藥。現職為社工,專責促進康復者復元相關工作多年,有多年與康復者同行、了解其心聲和需要的經驗。
記者:「精神病」是一種「病」嗎?
R:精神病是一種醫學上的大腦疾病,不像肢體、軀體的病那麼容易被察覺到。有人是管理情緒的能力出問題了,就會得抑鬱或焦慮;有人是分辨真假的能力出問題了,就有可能是思覺失調。好像有人發脾氣,很多時人們會以其身邊的環境壓力導致、以為這只是一個症狀,但其實可能是抑鬱、焦慮⋯⋯過程牽涉到傷害腦部功能。如果以為只是純環境的問題,處理的方法會很不同。工作壓力?咪轉工囉。與母親相處有問題?避開她。但我們又看不到大腦發生甚麼事,是否你以後避開就解決了問題?
V:我記得自己第一次看精神科醫生是在中環,那時大概1983年,我13歲,因為我自10歲起已有很多強逼行為或思想,如整晚不睡、將床褥搬到客廳中。每晚做功課,每晚會問母親你的說話有沒有意思、是否在暗示對我說些甚麼,有沒有類似行為、Check住自己。我覺得是一種嚴重的情緒困擾。精神病很多時是因為艱難經歷導致,而確診後因為污名(Stigma),病人失去了一些社會角色(social role),引致創傷。這與生命經歷很有關係,可以是成長的功課,所以不要只以一個純生理學的角度去看待。
記者:患精神病的原因是?
R:主要兩個,一是基因,二是壓力。而以醫學的角度看,基因的原因佔了很多,我接觸的患者中,很多時其直屬家人懷疑或確診有情緒精神健康問題,再追查會找到一些新的、未被發現患者。研究顯示,兩個基因愈相近的人,如果一人有情緒或精神健康問題,另一人也有的機會愈高。至於壓力,在這個都市你有壓力我也有壓力,有人是學業、有人是金融炒賣。
V:人人不同,我的就是學習環境。基因可以是,但我作為社工接觸個案時,發現家庭對人的影響不只是基因,而是代代相傳的教養和溝通方式。
R:情緒病是大腦有些元素發生了質變,從而影響心理狀態的運作。在照顯微鏡下或做腦部測試時,照得到病人的腦袋在結構上功能上,真的與常人不同,這就是科學。
V:但是否因為那些社會心理因素長期壓在病人身上,令他們大腦病變,而大腦病變到底是因還是果?我作為社工接觸個案時,發現環境因素的確佔了很重要的角色。如果基因異變是因,即是大腦問題最重要;但如果是果,環境上可以怎樣改善?
R:但在相同的生活環境下,不是所有人的大腦都會發生質變。
記者:若有人發現自己情緒或精神狀態出現問題,到甚麼地步才要看精神科醫生?
V:看困擾到達一個甚麼的程度,例如令你很明顯及持續地不能應付自己的日常生活。當時我看醫生的觸發點是,父母覺得我3年來每晚和他們吵架、瞓地、喊,覺得我好奇怪,所謂的不正常。
R:同意如困擾明顯地影響到日常生活要看醫生,但其實如只是懷疑自己有困擾,也可以看醫生。因有時初步的問題是病人自身未有察覺,到察覺到很困擾時已經太遲了。
記者:如何看待幻聽或「聽聲」?
V:首先因我不認同以醫學框架來理解,因此我不會用「幻聽」這個詞語,而說是「聲音」或「聽聲」。我認為聽到聲音很多時與生活經驗有關係,例如面對過創傷等艱難經歷。而很多在服用藥物的人中,有一半還是會聽到困擾的聲音。我們經常說,玻璃破裂了後,不會期望完全沒有裂痕。我覺得與這些病癥共存是正常的,只要找到方法面對就可以。每人總會有些特色,不一定要把它完全消除。我曾經試過工作量太重,那些困擾的聲音好像快出來了,我會請兩天假來讓自己休息。
R:這就是錯誤觀念。寧願在治療復康上抱完美主義,不需要再與幻聽共存,好過太容易去接受傷痕裂口。
關於Vincent被誤診的經歷,請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