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伙拍青協辦時裝騷 參與青年身穿鬼滅單車服:似另類圓夢

撰文:曾鳳婷
出版:更新:

一個人的衣着打扮可以影響別人初次印象,亦能輕鬆令雙方展開話題。理工大學時裝及紡織學院助理教授林枝衍看到近年來年輕人均有一些負面標籤,但坊間鮮有空間讓他們公開表達自己的看法。有見及此,林枝衍便想到融合時裝與年輕人作一個連結,並與青年協會聯合舉辦「明天上新 #WYWT」時裝騷,讓青年化身為模特兒,透過親手製作的時裝,以全新形象在天橋展現具個人特色的穿著風格。
現15歲的康仔是其中一個參加者,當天以一身單車服於現身。原來康仔鍾愛單車運動,亦享受與朋友周圍踏單車的時光,並希望日後能參加更多團體賽的單車比賽。單車服設計更參考熱播動漫《鬼滅之刃》,除因康仔欣賞動畫主人公的堅毅精神外,當中的水、火及格仔元素亦各有象徵,康仔更形容站上舞台一刻如另類圓夢。

「明天上新 #WYWT」時裝騷是由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服務學習及領導才能發展處及香港青年協會聯合舉辦於上月舉行。(受訪者提供圖片)

總共96年輕人參加 一個月內共同製作一套走秀時裝

「明天上新 #WYWT」時裝騷是由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服務學習及領導才能發展處及香港青年協會聯合舉辦於上月舉行。計劃共有76名理工大學及20名來自青協的年輕人參與,約5人一組,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共同製作一套時裝,後在舞台上走秀,讓青協年輕人展示自己。

當中時裝的設計來源是青協的年輕人,透過活動協同設計紡織藝術品及量身訂製的服裝,發掘青年的潛能。同時時裝設計亦會作為引子,讓青年及理大學生互相了解,從而共建多元共融社會。

現15歲的康仔是計劃參加者之一,當初由朋友推薦下加入青協,後來在與社工閒談間得知協會有不少活動可以參加,而「明天上新 #WYWT」時裝騷便是康仔首次參加的活動。(曾鳳婷攝)

現15歲的康仔是計劃參加者之一,當初由朋友推薦下加入青協,後來在與社工閒談間得知協會有不少活動可以參加,而「明天上新 #WYWT」時裝騷便是康仔首次參加的活動。康仔的學校有家政堂,從中曾手作製作過棉公仔、編圍巾及水樽袋,至於衣服則未有涉獵。

一開始唔識點用車衣機,問理大啲學生點樣用,佢哋都好肯教。
參加者15歲康仔

年輕人欣賞鬼滅之刃主角 盼如其堅毅做每一件事

計劃旨在讓年輕人表達自己,故康仔與同組的理大學生討論後,他們選用康仔喜愛的熱播動漫《鬼滅之刃》及單車作時裝設計元素。說起康仔對鬼滅之刃及單車的熱愛,他表示十分欣賞《鬼滅之刃》主角竈門炭治郎的堅毅精神,更稱其為自己的追隨目標;至於單車則是康仔享受與朋友周圍踏的感覺,在疫情前更參加過以團隊為單位的公路比賽,當中協力的感覺令他一試愛上。今年將會升上中四的康仔更會選修體育,以謀留在這方面的發展。

用火與水圖案代表天熱下雨都會堅持夢想

服裝準備過程中曾有些「蝦碌」事發生,康仔憶述當時本打算設計一套單車服,惟小組在購入單車服作試驗時,卻發現單車衣的布料並不能上色,後來則臨時轉陣改用外套取代。康仔在製作服裝中負責剪裁、上色及提供想法。單車外套採用竈門炭治郎綠黑相間格仔的羽織,前方的火花及後方的水波,分別為他所使用的刀法水之呼吸及火之神神樂。

康仔解釋,設計使用炭治郎的羽織圖案是想延續炭治郎於動漫中的精神,而火及水則代表天氣熱和下雨,即使如此亦會持續他想成為單車選手的夢想。

穿自製衣服到動漫展獲人讚賞

康仔於7月的時裝騷中穿上親自設計的單車服上台展示,他形容情況猶如另類圓夢。在時裝騷完結後,康仔曾穿該套服裝前往動漫展,「啲人見到我着住件衫都讚,同佢哋講係自己整,佢哋都好欣賞。」

康仔於7月的時裝騷中穿上親自設計的單車服上台展示,他形容情況猶如另類圓夢。 (受訪者提供圖片)

活動啟發學生更關懷社會

李彤欣及陳泰之是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的四年級學生,亦是活動的參加者。李認為整個過程十分有趣,雖然在與年輕人初時會面時,對方普遍都比較緊張,但他們的學習能力強,一些普通的技巧快上手。她認為對於年輕人的負面標籤是源於彼此接觸的時間不長,只有片面的了解,而在有所認識下會發現他們具有好奇心,勇於學習及發問。「日後自己創作嘅時候會諗多啲,同都想參加多啲義工活動,因為發現自己原來都有能力協助他人嘅創作。」

陳泰之則認為她和參加的年輕人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希望透過服務去表達自己,「設計衫係一種機會,去講一個社群嘅故事同文化,我希望日後可以從𠵱方面發展。」是次與她合作對象是一個懂得書法的青年,故協助創作的衣服加入大量書法元素,惟所屬小組發現若把墨水直接畫上布料上會脫色,需要民用布料專用顏料,她形容這是書法及時尚的融合,亦認為從青年不同的背景中,學到以更多角度去看待時裝。

大學教授盼打破對年輕人的固有負面標籤

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助理教授及活動策劃者林枝衍表示相關的活動由6年前開始,以一年一度進行。在疫情下已停擺兩年,今年再度重啟,過往曾與更新人士、精神康復者及自閉症等不同社群合作,亦是以成年人為主,故今年選擇與年輕人合作。她認為時裝可成為溝通媒介,除時裝及紡織學院學生外,一些非本科生亦有參與其中,希望理大學生可以透過活動更關懷社區。

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助理教授及活動策劃者林枝衍認為時裝可成為溝通媒介,除時裝及紡織學院學生外,一些非本科生亦有參與其中,希望理大學生可以透過活動更關懷社區。(曾鳳婷攝)

林枝衍提到大眾一想起年輕人便想到懶及各類型的負面標籤,但旁人可能用錯方法去理解他們,亦不給予空間讓他們表達自己的看法。她希望透過時裝騷提供一個平台讓他們展示自己,亦大眾聆聽一下他們的聲音。

林枝衍認為時裝有一個獨特效能,「好簡單一句,你鍾意咩衫,就可以打開話題。」時裝騷亦是一個過程讓她見證年輕人由害怕展現自我到重拾自信,勇敢地站上無台上展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