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街坊自己食物自己種  以時分劵換食物 唔益大財團

撰文:呂嘉麗
出版:更新:

一小時工作,可換30時分;10時分加10元,可換一斤有機生菜。這不是超市的積分計劃,而是天水圍街坊間流通的社區貨幣,用以對抗大財團。天水圍素有「南長實北領展」之稱,被地產商及領展壟斷商場及街市,餸價貴過灣仔。賺來血汗錢若要在區內消費,變相助長財團持續發展。
2008年開始,天水圍地區組織「天姿作圍」引入時分劵計劃,讓街坊以勞動力換取「時分」,再換食物及各種生活所需。三年前,他們更租下農田,實行自己食物自己生產、自己賣、自己買,支持社區生產之餘,亦可逃離大集團魔爪。時分劵計劃愈來愈有規模,近日,天秀墟有五檔檔主加入這個計劃,街坊便可以到天秀墟這五個攤檔用時分券換取其他貨品及服務。

「天姿作圍」三年前租下天水圍北附近原居民村的農地,實行在地生產,在地享用。(呂嘉麗攝)

「南長實北領展」的天水圍 公眾街市會「構成競爭」

「南長實北領展」這六隻字近年興起,用以概括天水圍的困局。政府於1982年發展天水圍新市鎮時,與長實及華潤等財團組成的巍城有限公司和天水圍發展有限公司訂立協議,限制區內其他商舖發展及競爭,為期20年。這公司當年以「對其商業設施構成競爭」為由,反對政府興建「永久街市」(相信即指公眾街市)。

即使政府規劃天水圍北時,仍沒多元發展社區經濟。天水圍北公屋比例有85%之高,區內所有商舖及街市均設在商場內,商場又由領展控制。近年領展紛紛出售商場,建華集團就將區內街市「豪裝」。這些年來,政府仍然未提供食環街市,社區內的經濟便由長實及領展壟斷,餸價也比灣仔貴,不少居民跨區甚至跨境買餸,只為多個選擇。

時分劵暫時分五個面額,最高亦只是50時分。(呂嘉麗攝)

勞動力換時分 時分換物

地區組織「天姿作圍」於2008年開始紮根於天水圍,其組織幹事范沛縈解釋,如果區內消費,便一定要光顧大財團,又形成惡性循環。這驅使他們思考,如何才能奪回主場,讓街坊的勞動力得以換取成果,資本又能回饋社區。於是,他們引入時分劵計劃--「基保劵」。時分以時間為單位計算,工作1小時大約可換30時分。現時,計劃400多個會員參與,當中分有不同小隊:耕作組、導賞組、店員組等,而每天活躍參與時分生產及消費的會員,則有70多個。

天姿作圍在天秀墟設有一個檔位,售賣街坊耕作得來的蔬果、醃製的醬料、手作製品,以及各種有機食材及生活用品。檔內所有貨品寫有兩個價錢:支持價及會員價,前者是非會員的價格。例如一斤有機生菜支持價是20元,會員價便是10時分加10元港幣,等於10元加20分鐘換到一斤菜。每月也設有一天「基保墟」,可全用時分換物。

見到菜蟲,街坊興奮地叫記者拍。因為有機耕植,他們以蟲為傲。(呂嘉麗攝)
我們都忘了食物生長時的樣貌。圖為白矮瓜。(呂嘉麗攝)

想支持社區生產,為何用現金不可?社區貨幣最大區別在於,貨幣只可用在指定社區店舖,便能鼓勵大家將資本回饋社區生產,而非將錢花在大財團上,有助社區經濟持續發展。新經濟基金會(Nef)專研究社區貨幣的科林斯(Josh Ryan-Collins)曾指出,把錢花在本地產業,將產生「local multiplier effect 」,即乘數效應,有助維持社區的本土特色,並促進本土就業。

會員秀娥住屯門,每次來都買上一車蔬果。(呂嘉麗攝)
慧珍活潑健談,說自己做了店員後,家人都罵她胖了。她說,因為開心才會胖。(呂嘉麗攝)

師奶在區內的彈性勞動時間

天水圍街坊秀美是三個小朋友的母親,平日無暇上班,但可以在小朋友上學後及放學前工作。於是她加入天姿作圍,靈活運用這些時間帶導賞團、醃製醬料,以換取時分:「平日外面的有機菜都很貴,有了時分劵後,便可多吃有機菜,也算幫補少少生計吧。」天姿作圍並不只吸納到當區街坊,例如50多歲的惠英便住在元朗,但也不時帶中、小學生到田野考察:「這個歲數外面很難有人聘用,這裏(天姿作圍)卻接受。」

天姿作圍的會員,也並不全為了幫補生計,像平日負責在檔當值,已69歲卻精靈活潑的惠珍就說,家人常罵自己胖了很多:「但我胖是因為開心!」她說,自己來當值,是因為「好玩」,沒坐在家中那麼悶:「同其他檔傾計,客人嚟又嗲兩句。」

天姿作圍在天秀墟的901號檔,還賣街坊自己醃製的醬料。(呂嘉麗攝)

現時,天水圍時分劵一年的「生產總值」為20萬時分,亦即20萬個小時的勞動力,天姿作圍在天秀墟設檔,不少附近檔主都被有機蔬果吸引,加入時分劵行列。從今天起,5個售賣海味、精品、文具、手工刺繡的檔主,即將接受時分貨幣,例如剪髮本收30元,會員便可以25元加5時分取代。手工刺繡檔主阿邱說:「我本身就很喜歡到天姿作圍買有機菜,希望可以支持街坊及機構營運,互惠互利。」

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社區使用時分券,而香港的時分券可說是1998年金融危機的產物。當時不少灣仔街坊失業,當區的聖雅各福群會2001年得到樂施會資助,社工、學者、街坊一起成立「社區經濟互助計劃」,目的是建立「社區資本」,透過物資交換,減少社區依賴市場。街坊以勞動力、技能或物資換取社區貨幣「時分券」,再用時分券換取所需。此後,同樣計劃亦在天水圍、上水「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