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眾籌】自己研究自己做 本土研究社籌40萬應付成本

【民間眾籌】自己研究自己做 本土研究社籌40萬應付成本
撰文:何雪瑩
出版:更新:

什麼是棕土?今天也許大家也說得上來:是新界的廢車場、貨櫃場。但翻查 WiseNews,香港報章於2010年才首次出現「棕土」這個詞語。但自從由2013年至今共錄得2078項搜尋結果,發展局並多次公開回應民間要求優先開發棕土的聲音。
本土研究社去年初出版棕土研究,不到一年就被多個政黨採納為政綱,令棕土成為土地政策不能繞過的話題,究竟只有三個全職員工的本土研究社,如何打出這漂亮的一仗?

陳劍青、楊夏至(左一、二)現為研究社的全職研究員。右一、二分別為成員阿烽、李達寧及阿希。(何雪瑩攝)
陳劍青、楊夏至(左一、二)現為研究社的全職研究員。右一、二分別為成員阿烽、李達寧及阿希。(何雪瑩攝)

本土研究社成立五年,出版了四本書、十幾份研究報告,還有在媒體撰寫的評論文章不計其數、考察團、講座等,題材包括棕土、丁屋、短期租約等土地問題、水耕、本土農業和食物安全等。「土地問題」成為「萬能key」,本土研究社捋起衣袖,由零開始研究土地議題,「自己的研究自己做」:「因為香港的土地政策是個黑洞:政府如何批地、批什麼地,民間幾乎完全沒有渠道改變行政權力。」

棕土優先成為本土泛民跨黨派共識

問他們有什麼威水史?全職研究員楊夏至就說:「去屆的立法會選舉,差不多所有民主派議員都採納我們的棕土優先發展策略。由梁天琦到楊岳橋都支持。」翻查資料,其實連民建聯亦同意開發棕土。「有次跟蔣麗芸上電台節目,她說,原來本土研究社都唔係咁本土!」本土研究社的創辦人陳劍青說。

跟政府打個案  民間欠資源疲於奔命

「棕土是開創性研究。」陳劍青說。「我們是民間團體,跟政府鬥資源是不可能,我們要做研究,必須揀中一個議題,要一打出來便能打開整個土地議題。」地理學訓練出身的陳劍青,參與土地議題多年,以前處理不少土地個案,但做得愈多卻愈納悶:「可以每日逐個個案跟收地,每個發展計劃講,但一定不夠政府鬥,疲於奔命。以前的土地爭議,民間永遠都在劣勢。政府話要發展一個地方,民間會以受影響居民的安置、搬遷、居住權回應,但永遠都不能整體回應到底是否需要發展。」

於是他找了一些朋友成立本土研究社,「自己的研究自己做」。本土研究社第一項出版,主要援引資料,挑戰香港土地供應少而需不斷移山填海的「常識」。「其實很久以前已聽有學者講過,香港不是地少人多,但從來沒有人跟進。」

如今,棕土優先成為本土泛民共識。(資料圖片)

刀仔鋸大樹式研究  針對無人講過的議題

但要揀中議題,講就容易,背後的洞悉力,以至其後落手落腳的研究,才見真章。於是靠這種常識和洞察力,三名全職研究員與約60名成員不斷不定期腦震盪,慢慢將範圍收細,決定該主打哪些議題。

2013年出版《不是土地供應 香港土地供應的迷思與真象》一書後,他們發現政府的論述不斷在變動,「地少人多是假象嗎?政府就講郊野公園,很多地都屬郊野公園不能發展,所以要考慮開發郊野公園。」本土研究社想再針對性地、將討論慢慢收窄。「我們要創造一個,未來兩三年之後有機會打到,但之前無人講過的根本性議題,不要跟政府鬥打個案。這是『刀仔鋸大樹』。」

「香港人本來完全不知棕地,但我們移植過來加入本地情況。政府可以100個發展計劃一直做,但我們只要一個概念,就能引導公眾討論。」本土研究社認為這是一個根本性的概念,「每日政府話無地,於是要開發。如果能回答這個問題,能夠扭轉關注點:為何不先處理好棕土?但這之前,我們需要知道有幾多棕土。」上一本著作的資料都是來自table research,只欠整理,但棕土並沒有現成資料,必須落手落腳,由民間做最原始的統計和調查,才能獲得數字,而這些原始統計,往往需要真金白銀。

本土研究社至今已出版4本書。左起:《供不得其所:香港長遠房屋策略新視野》、《棕跡》、 《水耕透視》及《不是土地供應:香港土地供應的迷思與真象》。(何雪瑩攝)

政府公開資料有限  民間要研究對抗也要錢

「例如透過航拍和Google Map,查出空置地的情況。之後要查冊,逐塊剌每塊地的業權,政府和私人地的分佈,才查出橫洲的情況、曾樹和的租約、曾樹和跟政府的地契,才發現原來他是包租公。」最後他們成立了1200公頃的棕地資料庫,都是成員「眼都盲」地在電腦前plot出來,之後再做具體和在地的研究、分析,在數個大區做田野考察,也cross check不同成員的結果,整套資料做了三個月。在地政處買地圖、查冊,每件事政府都會收費,更遑論三個全職研究員的月薪。

現在很多民間團體都會引用這個棕土資料庫。而由2013年下來,本土研究社以每年80萬的開支,憑著三個全職研究員和60名成員的義務協助,完成了四本書和十多個研究。不過Brian坦言,有些研究項目值得做,卻因經費不足已進度卻減慢。「例如手頭上有丁屋研究,我們想找出全港所有丁屋,整理完整的資料庫,但要好多人手,和有人專全職處理。」劍青正在準備棕土2.0的研究。「政府現在承認有棕土,但又說處理棕土要很多時間,於是我們想找出過往20年的變化,展示這20年來不但沒有處理,更惡化得非常化。但因為本土研究社要在其他方面開源,不能全力開展棕土2.0。」

Brian坦言,有些研究項目值得做,卻因經費不足已進度卻減慢。(江智騫攝)

眾籌40萬令民間研究持續下去

本土研究社將他們的帳目公開:一年的開支,包括三個全職研究員的薪金、資料搜集等,每年的運作成本為80萬。「但這沒有計算成員無償的義務工作,以及三個全職研究員的薪金其實非常低。」李達寧插嘴道。「碩士畢業、從事政策研究多年的陳劍青,現時月薪減到14000蚊喎!不加人工至合理水平,隨時會被建制派挖角。」

他們現正舉行眾籌,希望向公眾每年籌得40萬,加上本土研究社自己舉辦課程、出版、撰寫顧問報告等40萬收入,便能支付全年運作成本。眾籌目標40萬,他們除了接收一筆過的捐款,更向難度挑戰,希望找到100人月捐300元,令民間研究得以持續下去,目前約達到目標一半左右。「好多捐款都是一百元的小額捐款,甚至不少才剛大學畢業,來自草根階層,好感動。」

李達寧和Brian坦白說:「眾籌40萬讓本土研究社『死唔去』,但如果想增加研究項目、加快進度以更好回應時事,或讓研究人才不致流失,眾籌目標應該高一點。」

眾籌詳情:http://liber-research.com/index.html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