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息隨本減?華富邨儲蓄社 漁民、街坊44年齊渡經濟難關
在銀行儲錢年利率一般不多於0.02厘,近乎無息;如果存錢到儲蓄社,即使只是一千幾百,年利率竟可達1厘;借貸額可至存款的3倍,還錢更是「息隨本減」,愈還愈少。且慢,儲蓄社?什麼來的?銀行服務嗎?還是舊時的「做會」?該不會是詐騙集團吧?
「你去銀行借完錢,還錢時每個月都畀緊同一個息口,我哋就唔同,息隨本減。」「華富儲蓄互助社」社長郭有明說。根據負責管理儲蓄社的漁護署資料,全港現在僅存43間儲蓄社。郭有明解釋何謂「息隨本減」:「譬如你借一千蚊,分10期還,每期還100蚊,1厘息,咁第一個月就還100蚊再加10蚊息,總共110蚊,下一期你仲欠900蚊,所以只需還109蚊,如此類推,息隨本減,最後一個月只需還1蚊利息。」
華富邨儲蓄互助社位處非常偏僻,邨內人亦未必知道。記者從華富邨商場巴士站,搭升降機到華基樓地下,還得走下轉角位的小樓梯,再兜幾圈穿過公屋樓下的社區中心、教會等,才在小公園旁看到脫了漆的「華富儲蓄互助社」招牌,上方還置了久久沒再發光的「恭賀新禧」燈牌,在寒風中互相依靠。
「保安都未必知道呢度呢。」郭有明取出鑰匙,打開已有44年歷史的木門,說:「千零蚊租,地方淺窄唔好介意啊。」67歲的他半退休後才有時間擔任社長,一上任就遇到房屋署要他們簽約,並要求每兩年續約一次,「租咗幾十年都唔駛簽約,家吓唔知華富邨幾時重建,佢怕你到時唔走麻煩啊。」他邊說邊翻出舊照片。
儲蓄社的誕生:修女想漁民儲錢
儲蓄社逢星期二、五晚都會開門,讓社員聚會聊天看電視,委員都是義務的。郭有明8點半才開門不久,便陸陸續續來了副社長華姐、秘書清姐和其他社員,來借錢或還錢,然後圍坐在木桌子說過去。
60年代末創社時已來儲錢,今年八十有九的清姐中氣十足話當年:「初頭有儲錢無借錢㗎!」她是第一批住進華富邨的居民,當時大房月租才125元,還望海呢!剛入會時,每人每月一定要儲20元,「而家銀行一講就幾廿年。儲蓄社開初係修女創辦㗎,無會址,開會要走到隔籬寶血學校。」
在香港有大量漁民的時代,出海樣樣要錢,又不知浮沉海上何時會上岸,所以修女開始培養漁民儲蓄的習慣。後來,儲蓄社擴大搬進了華富邨現址,儲錢的人也由漁民擴展至華富邨居民,除了漁民還有製衣工人、行船的、大巴小巴司機,有張租卡就可以儲錢、借錢,以免有需要的街坊要跑到銀行借較高息的貸款;何況,那些年到銀行開戶,並不是星斗市民容易做到的事。
舊時借錢買雪櫃 現今借錢去旅行
清姐在儲蓄社當了27年秘書,借錢還錢的收據都必經她手,她最清楚內情,「舊時生活較艱難,社員借錢多是為了裝修、置傢俬、娶新抱等等;而家唔同咯,借錢為咗去旅行。」有時,一班委員特意多借錢,好等利息歸「阿公」來增加儲蓄社的收入,用以交租及籌備活動,「其實都係大家啲錢大家用。」
儲蓄社牆上掛滿會員一起去旅行的照片,還有錦旗、橫額,他們稱旅行為「獻愛心」,因為每次目的地都是內地偏遠村落,一年一次。他們在香港買了文具、零食等物資,再坐幾小時車到內地分發給小朋友。不過,像清姐那樣上年紀便逐漸不能遠行了,她怕坐車腰骨痛。她回憶:「你睇見啲小朋友會好心悒,畀糖佢都唔識打開來食,畀頸巾佢,佢倒番轉問我有咩用。」每次探訪兼旅行,正是發揮儲蓄社「助人自助」的精神。除了年度內地旅行,每逢八月節、開年等喜慶日子,他們總會各自準備食物落樓到儲蓄社來,你拿一底年糕我炸了一包腰果,笑聲與不時經過天花旁水管的沖水聲一併流轉滿室,屋內時光像回到上一個世紀。
每星期必然相聚
整個儲蓄互助社現在只剩43位社員,包括16個委員,每年民主投票選一次。為了這些相聚時刻,每人都得出錢出力,比起約飯局要排期的年輕人,他們熱血得很,「唔想散囉,幾廿歲人眨吓眼就唔見咗喇嘛。」他們說起已故的社員,卻忘了名字,「呀邊個叫咩名話?阿明個拍檔呀,死鬼咗就唔記得個名。」清姐笑說。她對死亡看得那麼淡然,隔些日子就要跑一趟「大酒店」,還和大家討論什麼宗教可以在什麼時段早些離場,以便可以回來儲蓄社開會。
儲蓄社一早為社員買了人壽保險,要是有社員身故,借了的錢便不用還,保險公司會賠給儲蓄社,而儲了的錢會交給那個社員的家屬,「其實保險公司年年都蝕咗俾我哋㗎,哈哈。」郭先生吃吃笑着說,若有社員借錢唔還呢,保險就不包了,「好少人借咗唔還嘅,大家左右鄰里,一直都係講個信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