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系列】在樓梯間的咖啡店 讓思想自然交集碰撞

撰文:林綺琪
出版:更新:

60年代在香港的海運大廈,除了有全城矚目的商場,更有一家「巴西咖啡」,吸引「新文化心人」和波希米亞青年聚首,聽音樂看電影。作家如陳冠中、鄧小宇都曾書寫過它的傳奇。今天在香港的街頭巷尾,亦有不少獨立咖啡店出現。有些聚集在中環、灣仔等市中心和商業區,有些則分散在住宅區。它們的地點不同、客人各異,亦盛載著不同的生活形態。這個系列將探討在香港這個公共空間缺乏的城市,不同咖啡館,在社區扮演什麼角色?

Common Ground隱身中環一條樓梯街中段,稍為遠離了繁囂的餐廳及酒吧區,小街較為寧靜。(受訪者提供圖片)

(編按:「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往咖啡館的路上。」生於19世紀中的奧地利詩人Peter Altenberg去的,是維也納的Cafe Central。這間咖啡館在西歐思想史上赫赫有名,連佛洛伊德和希特拉都是常客。)
 
自19世紀中期開始,咖啡館在歐洲知識界中的角色有如思想溫床。不少知識分子聚集於此,激辯個人以至社會的重要議題。19世紀中商人發現咖啡舉大的商業市場,紛紛種植咖啡豆並將之出口,是為第一波咖啡浪潮;及至上世紀末,咖啡不只是飲品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咖啡店是消閒好去處,來自美國西雅圖的星巴克大肆擴張,正是第二波咖啡浪潮的里程碑。直至近年,消費者對咖啡的要求愈來愈高,著重咖啡豆的出產地、烘焙和沖咖啡的方法,飲咖啡可被視為一種「藝術」。售賣精品咖啡及以鑽研這種「藝術」的獨立、小型咖啡店,在一些城市逐漸萌芽。

Common Ground坐落於中環這個華洋混集社區。自由工作者捧着電腦進來,坐下便一整天;遛狗的外國街坊一天來3、4次,人未到小狗已搶先跑進來,主人坐下後又會和店員寒暄幾句。樓梯街下,轉角便是PMQ元創坊,逛過藝術展覽的文藝青年,也愛進來呷一口咖啡。

聚集到人,老闆之一的Joshua便嘗試為咖啡店冠上更多角色——擺賣他欣賞的生活百貨,不時借出場地舉行文化沙龍、音樂表演和旅遊經歷分享會等,他說:「因為咁先會令城市有趣,會令人有互動、有嘢發生。」

咖啡有如social drink 連結不同的人

從中環地鐵站出發,穿過熱鬧的餐廳及酒吧區,街道開始變得寧靜。從城皇街的樓梯拾級而上,走到中途,梯級上有幾張木箱製成的椅子,年青人坐在那裏聊天、喝咖啡、抽煙,那也是Common Ground的一部分。

Joshua說,將咖啡店取名為Common Ground,是因為想要提供一個「可以畀客人來到,遇到唔同嘅人,然後交換、碰撞意見」的地方。

12年前在美國讀書時,在當地Starbucks喝咖啡,那是他第一次接觸到如此愜意的地方;後來他不時會去大學附近的咖啡店溫書。回到香港後3年,便開了Common Ground,希望可推廣他喜愛的生活模式。開業初期他也是誤打誤撞,後來才發現咖啡帶來趣味。他形容咖啡是一種social drink(社交飲料),可以讓人連結起來,咖啡店便是一個平台。

城皇街中段,有一排沿梯級而建的木椅子,人們一般會坐在店外聊天、喝咖啡,或抽煙等,氣氛十分愜意。(林綺琪攝)

舉辦沙龍、企劃 香港最缺空間

開業5年,來的人各式各樣、愈來愈多,由於是寵物友善食店,街坊帶着小狗來,有時會互相交流「狗經」;Joshua又笑說曾見過熟客在店內「撩女仔」,後來兩人牽着手來光顧,便知道這裏幫他們牽了線。

各式各樣的人聚集起來,Common Ground又開始試着讓他們產生化學作用。這幾年頻頻與不同小店合作,由花店、咖啡店、到北歐、台灣的設計品牌,也會一同搞Pop-up Café(快閃/臨時咖啡店)。店內除了文化雜誌架外,還有一個角落,擺賣Joshua所欣賞的生活小物。也許有人會認為有點商業味濃,但其實這裏除了賣東西,也辨過不少文化活動,例如參與「就地閱讀節」,推廣閱讀文化;也舉辦過《號外》與設計師的交流聚會;甚至邀過旅遊達人到店內,分享在北韓旅遊的資訊。

有時不同媒體想借用場地拍攝電視節目、MV等,Common Ground一般都答應:「香港最缺係空間,畀個空間佢哋,隨佢哋喺café入面發生,唔使刻意,有時傾偈都會jam到好多新idea。」

Joshua (左)與他的孖生哥哥Caleb(右)在5年前開了Common Ground。(受訪者提供圖片)

熟客:與咖啡友佔中時交換感受

會遇到形形式式的人,也是Kitty喜歡來Common Ground的原因之一。最高峰的時期,她甚至一周會來兩次,過往曾任自由工作者的她,有時會到店裏工作,有時更會相約朋友到那裏工作,一坐便是一整天:「因為我無兄弟姊妹,咁有時想見下人,就會出去。」她試過在店裏撰寫評論,一個早上已遇到5個朋友,其中一人更即席分享想法,啟發她完成評論。

也試過在雨傘運動期間到店內飲咖啡,鄰座的客人提起金鐘有一班人,每天都會將世界各地的留言投射在政府總部外。經老闆Joshua穿針引線下,Kitty竟即場和不相識的鄰座啡客「相認」——因為她便是投射留言的搞手之一。

家住柴灣,卻三不五時來到中環的Common Ground,Kitty說因為這裏有很悠閒的氣氛,大家隨意在樓梯街上或站或坐:「望住啲人上上落落,好似睇電影咁。」所以她總愛坐在室外,或是能看到街景的位置。

聚集在Common Ground的是不同的人,Joshua認為,讓他們隨意地、悠閒地逗留在咖啡店內, 自然能產生一些交集、甚至思想上的碰撞。(受訪者提供圖片)

空間不足 咖啡店成港人「第二個家」

相比起外國,香港的居住環境相對狹小,近年蚊型單位愈建愈多,在家中亦難以喘一口氣,更遑論邀朋友來聚會、談心。Joshua認為,這令咖啡店擔當了「第二個家」的角色。但這也不是香港獨有的風景,有些大都會也會有這種需求,只是在香港,咖啡店更為重要,「因為香港連餐廳用餐時間都好短,啲人要食好快,傾唔到偈。」

Kitty亦認為,這類可以悠閒地逗留的空間固然不足夠,而要去消費空間,也因為在香港,可以讓人自在、免費地「hea」一整天的公共空間更可說是沒有:「想要一個自由嘅地方,係無……唯有用錢,換多少少自由。」

在消費空間的議題上,經營者和客人所處的是兩個對立面。有咖啡店老闆選擇培養客人的消費文化(詳見:北角街坊cafe「強制」搭枱 「讓街坊埋欄聊天」),作為一家在中環地段的咖啡店,Joshua坦言,有些客人點一杯咖啡可以坐一整天,長久或會令Common Ground經營困難,他卻堅持保留這種做法:「可以令人好舒服咁留喺呢個地方好重要,唔想半個鐘、九個字就趕一個人走,或者叫佢嗌多杯,呢個唔係我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