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灣︱青嶼幹線改變寧靜小島漁村 九龍關石碑見證香港開埠歷史

撰文:香港中華書局
出版:更新:

馬灣原是寧靜的小島漁村,回歸前當局興建青嶼幹線,令馬灣有陸路交通連接市區。發展商看好馬灣的發展潛力,購入大量農地,興建大型私人屋苑「珀麗灣」。今天青馬大橋和汲水門大橋在馬灣橫空而過,昔日的鄉村已被密集的高樓大廈掩蓋,傳統景貌逐漸褪色。
(以下內容節錄自《時代見證:隱藏城鄉的歷史建築》。)

汲水門的急流

馬灣古名「銅錢洲」,「馬灣」之名相信源自島上的天后古廟。舊時村民稱天后為「阿媽」或「媽娘」(「媽」讀「馬」音),廟宇對出的海灣稱為「馬灣」,後來成為全島名稱,在天后古廟周邊形成的村落則叫馬灣村。

馬灣與大嶼山之間只一水之隔,最狹窄處不到500米,水流湍急,漁民稱之為急水門,後來改稱汲水門。天后古廟建於灣畔,面向汲水門,被認為有助保佑眾人航行平安。另外有人在汲水門最狹窄的兩岸豎立四塊「鎮流碑」,希望鎮壓水流,讓船隻順利通過。在馬灣的馬角咀和龍蝦灣各有一塊,上面刻了「南無阿彌陀佛」等字。

港府亦於1912年在馬灣以南的小島「燈籠洲」山上建了一座燈塔,為進出船隻導航,避免發生意外。燈籠洲燈塔已改為自動化操作,是香港現存五座戰前燈塔之一,2000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點擊率先睇馬灣歷史建築之一「九龍關石碑」等特色景點▼▼▼

+5

天后古廟和稅關

馬灣的天后古廟為兩進單開間結構,廟內最古老的文物是一塊由善信送贈的「藉賴鴻恩」牌匾,上款有「咸豐庚申年春季重修吉旦」等字,可見該廟建於1860年之前,是馬灣保存最悠久的建築物。

值得注意的是廟內有一些記載清代稅關的文物,包括「汲水門洋藥稅廠緝私拖船眾信等」在光緒三年(1877年)敬送的「共被洪恩」牌匾、「汲水門稅釐二號拖船眾等」於光緒十四年(1888年)敬送的「惟德是輔」牌匾,及「汲水門稅廠眾信」於光緒十二年(1886年)敬送的香爐,印證了馬灣稅廠人員曾到廟宇參拜和給予捐助。

清同治年間,粵海關在汲水門(馬灣)、長洲、佛頭洲和九龍城設立稅關,向進出香港商船所運載的鴉片和其他貨品徵收關稅,同時建立緝私船隊打擊海上走私活動。咸豐八年(1858年)中英簽訂《天津條約》,附約列明鴉片改稱洋藥,可以自由買賣。光緒十二年(1886年)中英簽訂《管理香港洋藥事宜章程》(亦稱《香港鴉片貿易協定》),批准鴉片在繳交稅款後可運入香港,或經香港運往其他地區。章程又授權中國海關總稅務司成立九龍關,接管粵海關在香港島外圍的四個關廠。九龍關於1887年成立,總部在皇后大道中16至18號銀行大廈二樓,由英國人摩根(M. T. Morgan)出任稅務司。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九龍關在馬灣興建新關廠,由於要在私人土地建路,英籍關員便向村民借地,並立「九龍關」石碑和「九龍關借地七英尺」石碑為證(圖1)。但一年後,英國租借界限街以北的新界土地,上述四個清廷關廠因位於英治範圍,因此停用,其後荒廢。村民保留了新關廠兩塊分開豎立的石碑,1990年馬灣鄉事委員會將兩碑合併置於鄉委會大樓外(圖2),加上文字說明供遊人參觀。但稅關遺址卻沒有得到適當保護,現今僅餘殘垣。

據學者研究,馬灣關廠四角曾豎立「九龍關」碑石,作為界定範圍。2020年11月有村民在馬灣舊村草叢發現其中一塊,告知古蹟辦。2021年4月此碑為外界得悉,但沒多久馬灣舊村便封閉進行修復翻新,令許多市民緣慳一面。碑石上刻有「九龍關」三字(圖3),但沒有年份,形狀較1897年的九龍關石碑細小,石質亦不同,可能屬於較早年代。

天后古廟和1897年的九龍關石碑已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會獲原址保留。附近有「梅蔚」二字石刻(圖4),何時刻鑿不詳。文獻提到景炎二年(1277年)帝昰與趙昺南逃時曾移駐梅蔚,但沒有詳述具體位置,故此眾說紛紜。有指梅蔚是大嶼山梅窩的舊稱,也有說是馬灣或青衣。古蹟辦已將稅關遺址和「梅蔚」刻石列為「具考古研究價值的地點」,希望日後能找到更多資料填補歷史空白。

馬灣的變遷與保育

馬灣村位於小島西端(圖5),對出的海灣曾停泊不少船隻,村中大街有茶樓、雜貨店、理髮店等,碼頭附近有暖水壺廠、膠鞋廠等,興旺一時。馬灣鄉事委員會大樓旁有馬灣婦孺健康院(1968年)、馬灣文化康樂中心(1978年)、馬灣老人中心暨庇護站(1988年)和兒童遊樂場,反映該村過去是島上村民的生活中心。

1990年代,當局計劃在馬灣村興建青馬大橋橋躉,遭村民反對。新鴻基在馬灣持有許多農地,便提出在島北建造新村屋,協助政府遷徙村民,並興建和營運非牟利的馬灣公園,以換取在東北角的農地興建大型屋苑「珀麗灣」。

古蹟辦在1993年發現東北角的農地(東灣仔北)有先民遺址,1997年聯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大規模考古發掘,涉及面積約1,500平方米,發現了19處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四千年)墓葬和一處青銅時代早期(距今約三千五百年)墓葬的遺址,還找到先民居住遺跡、人骨和陪葬品,對研究華南地區史前居民的種族來源提供寶貴資料,因此被評選為1997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可是現今遺址長埋私人屋苑之下,只能在博物館觀賞出土文物。

1997年政府與新鴻基達成合作協議,興建和營運馬灣公園,希望將馬灣打造成新的旅遊點。政府以象徵式地價批地,第一期的休閒設施有大自然公園、「挪亞方舟」和太陽館,分別於2007年、2009年和2012年啟用。第二期修復和活化馬灣舊村(包括山丘上的美經援村),翻新成藝術村,但由於有少數寮屋租戶未獲安置而拒絕遷出,結果拖延多年,至2021年3月底才與新鴻基簽立批地文件,正式開展工程,預計2024年完成。

書名:時代見證:隱藏城鄉的歷史建築
作者:陳天權
1980年代投身新聞界,先後在報章、電視台和雜誌工作。工餘期間經常出外旅行,足跡遍及五大洲約一百個國家,著有多本介紹中外文化的旅遊書籍。近20年前開始關注本地歷史、宗教、建築和風俗。2004年入讀香港大學建築系文物保護碩士課程,之後轉職專欄作家和自由撰稿人,推動歷史建築和風俗保育。
作者在香港大學和公開大學的專業進修學院擔任兼職導師,也是多個文化團體包括文化葫蘆、海濱文化導賞會和國際漫遊協會的顧問。近作有《被遺忘的歷史建築》(港島九龍篇)、《被遺忘的歷史建築》(新界離島篇)、《香港節慶風俗》、《香港歷史系列:穿梭今昔、重拾記憶》等。

【本文獲「香港中華書局」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