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香港文化僅華南社會延伸 1970年代社會運動始形成本土意識
撰文:香港中華書局
出版:更新:
香港本土意識是指戰後土生土長的市民,因經歷共同成長歷程和共享一些相同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集體意識。
(以下內容節錄自《速讀香港史》。)
二戰以前,香港文化基本上是中國華南社會的延伸。1949年以後,內地與香港邊界的分隔,加上社會發展軌跡不同,令戰後本地成長的一代與內地疏離,甚至對不斷推行政治運動的內地政府產生抗拒。另一方面,港英政府的殖民教育體制強調「重英輕中」,刻意迴避任何國家或民族感情,歧視非英聯邦國家的學歷,造成本地人對內地文化的負面觀感。
1960年代以後,香港經濟發展迅速,市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對香港產生了自豪感和歸屬感。此外香港急速的都市化過程,使中國傳統價值觀受到衝擊,在西方思想影響下,努力爭取個人權利,以及改善個人的生活環境,成為本地市民的主流觀念。
社會運動見證本土意識逐步形成
▼▼▼點擊回顧70年代社會運動及本土意識形成原因▼▼▼
+7
屋邨大牌檔漸成回憶 頭號共鳴必數豉椒炒蜆 殼多過肉先係趣味?戲院︱由一地蔗渣到UA、豪華結業 香港一代人回憶的輝煌與時艱香港百年風月變遷 妓寨曾經合法 灣仔春園街曾「春色無邊」?白牌車的前世今生 與的士纏鬥近百年 當年仲有紅牌車、野雞車石壁水塘處大嶼山命脈 60年代建大壩貫通東西 最乾淨食水輸港島移民台灣公務員爸爸自白:香港決不可能回到從前 最內疚背棄父母車公是南宋大元帥?深入考究香港著名「防疫神明」出身與事迹
書名:速讀香港史
作者:周子峰
周子峰1969年生於香港,2003年於香港浸會大學獲博士學位,現為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研究範圍為中國近代社會經濟史、中國當代史及福建地方史,著有《圖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史》、《近代廈門城市發展史研究(1900-1937)》,並分別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美國等地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
【本文獲「香港中華書局」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