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VR元年】本土科幻作家談VR:人沒駕御科技的智慧
被科技界稱為 「VR元年」的2016年快將終結,你今年VR了嗎?VR不只是實境射殺喪屍和3D逼真電影。在怎樣的土壤就長出怎樣的花——在香港,有創企提供VR視察靈堂及VR拜山服務;VR遊戲中心也在工廈裡如細胞增生,忽然成為了港人發洩壓力的窗口。
VR的真實亦讓人引發科幻電影般的想像:人在虛擬世界可跟別人的化身戀愛或偷情?人可以意識操控機械人為自己做事? ?科幻小說作家說科幻越來越難寫了,因為今天的世界已成科幻。 但我們還是可以想像,如何在虛擬世界中自處,如何在科技之中繼續成為「人」。
攝影:李孫彤、潘思穎
美術: 加菲
香港科幻小說作家譚劍說,有不少科幻小說作家認為,在這個年頭,科幻小說是越難越難寫了。有多難?人倚杖著發光的電子屏幕生存、把自己的回憶數碼化;世界難以再科幻,因為我們已活在科幻。今天,虛擬實境也實現了,變成家家也可擁有一部的遊戲裝置。科幻小說裡反烏托邦式的末世預言,可會實現?我們請來兩位香港的科幻小說家,譚劍和李偉才,跳出跳入虛構世界,談VR的種種可能。
真作假時假亦真 人類遠古的真假夢
筆名為李逆熵的科幻小說家李偉才劈頭就說:「虛擬與真實跟本不新,是極古老的概念。」早在戰國時期,就有「莊周夢碟」的故事。「我還是小朋友的時候也是呀!一覺醒來,我會懷疑自己是否真的醒來,還是其實還在另一個夢中。可能人類都有種原始的疑惑,分不清真實與虛幻。」到現在仍是滿腦子鬼主意、精力旺盛走不停的李偉才說。
90年代的電影《22世紀殺人網絡》,更可說是科幻界對「虛擬現實」科技想像的極致。李偉才興奮的說:「這套電影最經典。它不但呈現了虛擬實境科技,更揉合佛家、道家、柏拉圖的思想,當中亦見馬克思的批判。」故事講述一個由電腦所掌控的世界,設計了虛擬現實系統讓每個人類可在假象中度過自己的人生。「Morpheus 給主角Neo 選擇不同藥丸的一幕最經典:紅色就可知道真相,藍色就可繼續待在本來的安穩生活。馬克思講統治階級會生產一種虛假意識 (false consciousness) ,讓一般人以為社會既定的秩序不會改變。Neo這樣的人,就決心挑戰,刺穿表象。」李偉才說。
網絡虛擬亦是真實世界
但是,在現今的世代,網絡虛擬跟所謂真實世界又怎會只是黑白二分的關係? 網絡遊戲「第二人生」,玩家不但可在網上以自創身份及外表示人,更可購物、建屋,甚至跟其他玩家在虛擬世界戀愛、結婚、發生性關係。就在上個月,美國一女子在社交媒體表示,她在玩VR遊戲QuiVr期間被其他玩家作狀「摸」其胸部及下體,感覺就如真的被非禮一樣。在上面,人可糊掉面孔,躲在看來惹笑的化身身後,所表現的人性可能比現實更真實。
「很久以前有人問我,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那個才是真?以前我會答真實世界。後來,有一段時間,我會答是虛擬世界。現在,我會答是兩者的結合。」譚劍說。
科技創造不敵醜惡人性?
那VR的虛擬世界有可能完全取代真實嗎?倘若現實不盡人意,政治醜惡、人言可畏,人可否從零開始建造一個自己的理想國?譚劍隨即用力搖頭:「不可能,也最好不要。人是有缺點的,人所去到、所『發展』的地方,最後還不是搞到一鑊泡。」
李偉才說:「人類是聰明。但聰明跟智慧是兩回事——人類有這樣的聰明發明科技,但沒有智慧去駕御它。 就如核武跟人工智能一樣。」李偉才說。
譚劍說:「要做科研,需要大量資金,很明顯只有商家才有這能力,但他們著眼的是資本回報和股東利益,並不會考慮科技帶來的負面影響,和對大自然的破壞。人類道德的發展,追不上科技發展。」身為需經常馳騁科技世界的科幻小說家, 但原來兩人對科技都感焦慮甚至無奈。
VR 教人沉迷上癮?或未成大器?
不過,話題回歸到今天的虛擬實境及頭戴式顯示器——譚劍認為目前科技仍跟科幻小說中會教人甘願虛耗大多數時間的虛擬世界相去甚遠。「VR現在的一大問題是你仍需要戴眼鏡,而人類眼睛其實不能適應過長時間, 除非可以直接接駁視覺神經。加上目前VR的流動性不強,一個人難以花上大部分時間在待在同一個地方玩VR。反而AR (擴增實境)的應用就廣泛得多。」譚劍說。 他早前參觀巴賽隆拿的Casa Batlló,便可用AR科技即使見到不同角落復修前的模樣。
李偉才則擔心在此層層剝削的世界, 人類會死心塌地的投入虛擬世界。笑言自己是中年後思想才左傾的他說:「過去200年,大部分人勞動都是為了資本家服務,自己分享不到勞動成果。社會變得疏離和異化。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家選擇逃避,沉迷虛擬世界也是正常的。但日日陽光海灘,現實世界的問題卻不會因此消失。」他又突然想起沉迷VR色情片的年輕男女:「咁死啦! 呢個世界冇人生仔啦!人類會滅絕㗎啦!」
科幻是今天的現實主義
回到開頭「科幻小說越來越難寫」的說法, 譚劍其實不盡認同。 正因為科幻小說的情節實現了,大眾才不會覺得科幻僅僅是九霄雲外的刺激。「Kim Stanley Robsinson說, 現在科幻就是現實主義。 沒有那種小說類型比科幻更能描繪現實的了。」 譚劍說。 明天的世界會變成如何? 虛擬是否會取代真實? 是人類發明機器還是馴服於機器?或可試從科幻中思考。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