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難】新樓設計有「潛在重病」 設施置室外難維修
撰文:呂嘉麗
出版:更新:
香港人營營役役,以為買樓「上車」後可安穩渡過餘生。但有專家指,近十年不少新樓設計有五大問題,樓宇維修將困難重重,成本愈來愈高,最終轉嫁至小業主身上。學者指,香港發展商起樓時沒有顧及日後維修,提議效法歐洲立法監管。
(維修難系列四之二)
2013年,西九龍豪宅擎天半島一個搭棚工人從十多樓墮下身亡,業界盛傳僱主逃避責任捲逃至大陸,單位業主因沒有買保險,需要賣樓賠償。從上篇文章可見,搭棚多意外非純屬巧合,由樓宇設計引致。
測量師學會前會長何鉅業指,近十年興建的新樓有起碼一半有「潛在重病」。樓宇設計追求美觀,但住久了才會發現重看不重用。實牆少,渠管、冷氣置於隱蔽而難接觸的地方,令一半以上樓宇都維修更形困難。
新樓宇設計五大問題 致維修困難
一、為增可售面積 設施置於室外 增外牆工作需求
搭棚是中國獨有工藝,在外國甚為罕見,其中一個原因是香港與外國的建築設計大不同。何鉅業指,將設施設於室外隱蔽地方,防礙日常用肉眼檢查,令危險隱藏。
理大建築及房地產學系陳炳泉教授指,外國多數將冷氣機、水喉管、電線等設施置於室內,減少日後牆外工作的需要。而香港發展商為了增加室內可售面積,便將大量屋宇設備如冷氣機等也置於牆外。但又乏工作台的設計,令工人不能安全接觸設施並維修。小業主買了樓幾年後,才會發現維修困難,搭棚和用吊船都未必能解決問題。
二、一半新樓外牆難搭棚
上篇文章可見,近十年很多新樓宇採大窗台設計,實牆少,令到承拓棚架的狗臂架不能安裝。而若採用玻璃幕牆,則完全不能搭建懸空式棚架,須採用從地面建上去的棚架,價錢昂貴,動輒需要幾萬元。
下一篇文章,將講解另外三個問題,以外學者提議的監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