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看病難】輪候社署服務需時10月 街坊自發義務陪診
人老了、沒能力照顧自己,就得住進院舍。若然還在社區的長者,生活又如何?需要覆診卻不知道該拿哪封信 ,又聽不清楚醫生急速的說話,社署的陪診服務還要等上10個月。在家閒着,走到街上只有商場、住宅,生活就是等待時間慢慢流逝。這幾年,有鄰舍中心訓練了一班街坊義工提供陪診服務,助長者擺脫等待的命運,義工同時成為橋樑,提供活動資訊鼓勵長者回到社區。
80多歲的張伯住在油塘,是位患有糖尿病的獨居長者,每兩、三個月便要到相隔兩個港鐵站的觀塘覆診。從前,他還會獨個前往,惟近兩年記性開始轉差,常常忘東忘西,油塘長者鄰舍中心遂安排義工伴他覆診——至少知道怎樣拿藥、怎樣回家。職員黃姑娘說:「有人陪他較好,醫生說話很快,他可能聽不明白。」
覆診當日來到中心,義工馬太忙着翻找文件袋,因為張伯忘了把覆診文件放在哪裏。馬太是附近的街坊,在中心做了陪診義工兩年,「有空便幫幫忙,自己也會變成這個年紀。」檢查好文件後,她帶張伯到中心對面乘小巴,原來張伯並不知道這條路線,以往覆診只知乘港鐵或巴士,再走上十分鐘到健康中心。
非緊急救護車接送 往往遲到逾半小時
到了健康中心,馬太先去登記、拿見醫生的籌,然後帶張伯到自助取籌機拿見護士的籌,「如果他自己一個來,就不懂得先見護士,現在還在呆等。」若是受助人行動不便,這樣來回登記處、護士房、醫生房、藥劑處幾次更是艱難。而且張伯不太認得診所的環境,馬太兩次帶他到洗手間,兩次他也走過了頭,若要自行找護士房、醫生房等,想必問題多多。
若是輪椅人士,覆診加倍困難——另一位長者郭伯同樣患有糖尿病,加上眼疾等疾病,數星期使要覆診一次,每次都要等候非緊急救護車。惟救護車經常遲到半小時至一小時,上車後還有機會繞到其他屋苑接載別的長者,抵達目的地時,往往遲到半個小時以上。回程也要等,過了吃飯的時間,血糖又變得不穩。
有時早上覆診,因為病人較多需時更久,他會選擇艱難地撐着柺杖,在義工的陪伴下乘小巴到醫院。
近4,000人輪候社署服務 社區填補缺口
現時正輪候社署「綜合家居照顧服務」及「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的人數逾4,000,平均需時10個月,於是不少中心開展陪診計劃填補缺口,鄰舍中心正是其一。中心主任胡姑娘說:「長者常說沒人陪他覆診,家人又沒空,向政府申請卻要排好幾年。」馬太也說:「社署好像長期缺人,我們想幫長者,又怕幫了社署便會不做。」
陪診的重要性,或者還在於向長者提供與人接觸的機會。當日,馬太便藉機向張伯介紹中心的活動,鼓勵他回到社區。現時全港有逾10萬名獨居長者,他們許多也像張伯一樣,每天就是看電視。覆診當日,醫院擠滿了人,二人只能分開等待,於是張伯便打起瞌睡,就像在家閒着。平日除了偶爾跟朋友喝茶,他說甚少出外走走,「都是住宅,沒東西可逛。」
推介中心活動 鼓勵長者回到人群
每次陪診,馬太也會向對方推介中心舉辦的活動,「中心有卡拉OK啊,不唱也去聽聽歌吧,好聽便拍手,不好聽便走,沒所謂的。」這是當日她說得最多次的話,「就算不聽歌,走出房間,中心也有其他活動。」
「有時會在中心碰回他們,和其他長者一起,有些還是同鄉,在用鄉下話聊天。」馬太笑着說。張伯當天聽着馬太說剪紙、聖誕、卡拉OK,點了點頭,或者已記在心上。
在香港,晚年的生活或者就是無止境的等待,今年有機構和創業者在社創基金的資助下,設立網上陪診配對平台,只因在政府服務網外的長者,已多得足以成為市場。社區設施無法滿足,卻沒有服務可替代。機構服務和鄰里以外,政府會否可以負起原來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