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籍妻繼承亡夫賣欖 樓愈起愈高 飛不起來的飛機欖

撰文:陳銘智
出版:更新:

「咳、喉嚨癢、喉嚨痛、聲沙,正宗飛機欖...」走在九龍城街頭,會遇見一個婆婆擺賣「飛機欖」,她是「飛機欖之父」郭鑒基(基伯)的結髮妻子玉姐。
昔日基伯發明飛機欖,拎住綠色欖形鐵箱走遍港九,每逢有人在樓上大叫:「一包欖!」然後把錢擲下,基伯便能將欖準確掟上去,考臂力又考眼界,欖如飛機升空,因而得名。賣足75年,基伯於2013年底病逝,欖雖然四處有得賣,但是能讓欖飛起來的人卻不復見。泰國籍髮妻玉姐繼承先夫,擺賣飛機欖至今,成為九龍城街巷的一道人物風景。
樓愈起愈多,愈起愈高,「掟欖」已成絕唱。即使在行人路露天擺檔,抵受天氣冷熱和汽車廢氣,玉姐堅持保留這份味道,「因為這份味道其他地方找不到。」

九龍城「小泰國」怎樣形成?

今年66歲的玉姐是泰國人,雖然有些廣東話聽不慬,但溝通不成問題。她現居於樂富,但曾經在九龍城定居30多年,那裏是她和基伯定情廝守,又努力謀生的地方。她直言香港人有禮貌,又容易「搵食」,比泰國更好。

每晚7點至9點,玉姐準時在九龍城擺檔賣飛機欖,手推車上一個綠色欖形鐵箱,一大包欖放在中間,在街頭坐下。久不久有老人家路過,知道是飛機欖後,說好久沒聽過這個名字,駐足一會兒便離開。(龔嘉盛攝)

為什麼那麼多泰國人聚居在此?玉姐想了想,說自己解答不了,但她眼中的九龍城是這樣的:「好早以前就有泰國人住這裏,辦商店,形成小社區。後來者如我,覺得九龍城有很多家鄉產品賣,有辣嘢食,同鄉又夠多,所以影響不少泰國人,樂意住在九龍城。」

玉姐又說,她的同鄉不大慬得欣賞飛機欖,雖然泰國也有欖,卻和香港的味道與形狀大不相同。可能泰國人未必喜歡吃味道甘甜清涼,大大粒的欖。

膝蓋痛不復走遍港九 街頭擺賣硬食廢氣

現在玉姐拎住綠色鐵箱,在九龍城街邊坐下擺檔,欖形鐵箱中間有一大包飛機欖,而左右兩端分別有大包裝與小包裝的欖,小的賣10元,大的20元。賣出幾包,她便會抽出紙袋,用鐵鉗逐粒逐粒填滿新一包欖。

飛機欖吃下去味道特別清涼,而且比較大顆,玉姐說飛機欖能夠止咳,甚至可以戒煙。男攝記笑了笑,問真的可以?玉姐便說飛機欖只是輔助,有心戒煙才行。(龔嘉盛攝)

她說,以前飛機欖1包3粒,1毫子1包,基伯與她每晚7時到9時四處擺賣,會去油麻地、旺角等地。然而她指着膝蓋,說這裏痛得很,於是固定在九龍城擺賣,坐在街邊,偶爾叫賣幾聲。

街邊擺檔,不怕日曬雨淋嗎?玉姐點點頭,坦言自己最怕汽車廢氣,尤其炎夏高溫,更覺得渾身不舒服,所以有時索性不開檔;至於像現在踏入11月的深秋季節,她笑說不怕,不過冬天擺檔有時會被熱心路人勸她回家休息,生怕她著涼。

仍掛念先夫 飛機欖睹物思人

記者問,自從基伯過世後,幾年來生意如何?她說自然是不比丈夫在生時好,生意好會有500元收入,「就算人客少總賺到一百幾十」。日間她會兼職賣泰國健康產品,但收入不算多,玉姐卻說不想加價,唯有會將欖弄小一點。她說,堅持這檔生意下去全因為基伯:「仍然掛住他啊,和他一起賣飛機欖賣了20幾年。」

雖然生意不比過去基伯在生時好,但是有個小女孩對飛機欖一試難忘,每次經過玉姐擺檔之處,總要媽媽給她買一包,這個小小熟客,也許令玉姐的擺賣生涯不致太過寂寞,說起她時,玉姐笑意仍在。(龔嘉盛攝)

就在訪問將近結束之際,有個小女孩拉住媽媽來光顧,她手拿着20元紙幣,看玉姐夾出飛機欖時雙眼充滿期待,而她母親則和玉姐談起昨天買的飛機欖「好似有點『霖』」,玉姐聞言便挑些硬身的欖,放入紙袋內。

「那小女孩是我熟客,記得第一次她光顧我,拉住媽媽嚷着要吃這個東西,後來每到夜晚,她如果經過我身處的那條街,就會買一包欖。」玉姐呵呵笑起來。

晚上的九龍城街頭人車喧鬧,9點過後便會侘然而止,她收拾好鐵箱,慢慢走回家。

在一時一地,好些人物的相遇交集成就社區的獨特風景,記者自然不知道玉姐還可以擺賣到何時,也不知道食環會不會騷擾她,但是她為了先夫的發明堅守飛機欖至今,外來的妻子卻是情深義重。(龔嘉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