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黨事件橫行 智庫研究報告倡建網絡綜合平台 接觸隱青防被邊緣
15歲少女街頭遭掌摑32巴、13歲男童於商場平台被圍毆兼以煙頭「辣」身體、11歲女童被逼在公廁拍裸照、16歲少年被一班與黑社會為伍的中學生禁錮飛鵝山及剝光豬拍片……隨着社交媒體興起,近年不斷爆出各區的童黨欺凌事件,情況令人關注。
有民間智庫組織近日就青年犯罪議題發表研究報告,概括出大多數邊緣青年的背景類近,指學校應及早識別高危學生,並提出「3+1」平台建議,在他們變成邊青前作出支援,先建立他們的自信心及自我價值,再逐步協助他們重回正途。「3+1」的「1」,是一個網絡綜合平台,盼社區以創作關於邊青的題材,能接觸到隱蔽青年並提供協助,同時提醒社會不應標籤及邊緣化他們。
童黨、邊青問題在香港社會存在多年,惟在精英教育制度下,一班成績相對欠佳,或是因家庭背景複雜而導致有情緒問題的年輕人,容易被視為次等學生,甚至被「邊緣化」。關注青年事務的民間智庫組織MWYO近日就青年犯罪議題發表報告,負責撰寫報告的高級研究員黎卓然(David)指,報告以質性研究方式,概括出不少犯罪青年的共同特質,大都是家庭背景較複雜,以及學業成績不理想,由於難以適應學校的環境,導致他們不想上學而流連街上,甚至因此結識黑社會分子,透過犯法找尋自我價值或「搵快錢」,最終自毀前程。「很多人都不重視邊青問題,因為整個社會大氣候都是看重成績好的學生,不會撥出資源幫助這些有問題的學生,希望透過這次研究,提升社會對邊青的關注」。
趁問題青年仍上學時 及早識別提供協助
黎卓然以「生病」來形容被邊緣化的年輕人,他認為每個人一出生都是健康、有能力的人,惟部分小孩開始有生病的症狀,「你看見他開始打噴嚏、流鼻水,但不覺得是一回事,後來他便越病越重,你以為他會自行康復,其實不會,他會病到自己也認為自己患了絕症一樣」。故他認為,學校及家長必須有足夠警覺性,在年輕人「有病徵」時及早識別,避免他們變成邊青,「他成績差,你不理,他慢慢會欠交功課,甚至曠課,最後連學也不上,甚至屈在家中,那就很難再與他接觸,所以應趁他還會上學時,向他伸出援手」。
馬來西亞邊青少女變青年政策官員
黎卓然在研究中提到馬來西亞的成功例子。伍玥瑩曾是一名邊青,她從三代黑社會背景家庭中成長,16歲被停學,至今成為大馬青體部副部長辦公室(青年發展)特務官員,設計並實行各項邊緣青年的發展政策,身體力行傳達「邊青也是有用的人」的訊息。「馬來西亞因為有官員曾是邊青,了解邊青的需要,並能調動政府的資源幫助他們」。
先找回自我價值才談學習
黎卓然認為目前社會有很多欺凌事件,而學校教育方式有機會是造成邊青的原因之一,故此學校的角色非常重要。他參考了馬來西亞的邊青政策,並在研究報告中提出「3+1」平台(3個特定場所及1個網絡)建議。他指「3」是指分別在主流及群育學校作支援,以及興建一站式共享中心,「如學生無法適應主流學校的學習環境,校方應與家長作出溝通,建議學生有數個月的時間,以另類的教學方式協助他們找回自我價值,認識自己的長處,建立學習動機後,才返回主流學校學習」,至於問題較嚴重的學生,黎建議讓他們改到群育學校學習,被問及到群育學校讀書易被標籤的問題,黎則認為標籤文化難以一朝一夕改變,故強調若需轉介學生到群育學校學習,主流學校的教學人員必須與家長多加溝通,「希望推動這些政策,令社會有更多成功個案,讓大家知道讀群育學校也可是有理想的人」。
促以空置校舍興建一站式共享中心
而一站式共享中心,黎卓然則建議可在空置校舍覓地興建,善用現有資源。他認為中心可設有不同的康樂設施,以及提供免費住宿服務,希望社工與問題學生建立一對一的關係,雙方有了互信後,再安排適合該學生的活動或教育,「中心主要是open for public,希望那些不願上學的學生,與其在街上無所事事,不如到中心玩」,他亦建議中心可提供學歷認可課程,方便學生將來升學或就業之用。
至於「3+1」的「1」,則是一個網絡綜合平台,「類似社區創作平台,人人都可以拋出一些支援青少年服務的方案,讓有心的機構或組織參考」。除此之外,平台也可提供空間予有創作才能的青年發揮,「可能是影片、畫作或攝影作品,都是關於邊青的題材,希望社區對邊青有更多了解。」他認為網絡平台更能吸引一些隱蔽青年,令他們得知外界有人願意和他們建立關係,並希望社區透過各式方法接觸邊青,提醒社會不應忽視或標籤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