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節】調景嶺有「小台灣」之稱 厚德邨長者難忘昔日旗海盛況

撰文:曾鳳婷 陳諾希
出版:更新:

每年雙十節,香港均有親台團體舉行慶祝活動,包括大型聚會及升旗儀式。每年10月,青山紅樓中山紀念公園便掛滿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過往更有人在場穿着「中山裝」或共唱《中華民國頌》等歌曲,氣氛熱鬧。
除了屯門「紅樓」,要數雙十節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必然是有「小台灣」之稱的調景嶺。當年不少國民政府的難民或當時國民黨的官軍逃到香港,冀望香港作為中轉站前往台灣,惟被港英政府放逐到荒蕪之地調景嶺。及後港英政府規劃發展將軍澳新市鎮,列明將拆建調景嶺,便將大部分的調景嶺居民安置到厚德邨,目前不少居於厚德邨的長者也是調景嶺的舊街坊,他們均難忘昔日雙十節在調景嶺掛滿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盛況,直言搬到厚德邨後,此等場面已不復再。

雙十節是紀念辛亥革命的日子,作為辛亥革命的開端(武昌起義)便是在1911年10月10日爆發。當時,清朝新軍等力量在中國武漢武昌發生的兵變,目的為推翻清朝統治。武昌起義的成功促使中國各地陸續支持、響應革命黨人推翻清朝。最終在一番努力下,成功結束中國長達兩千年的帝制政體,建立中國歷來第一個共和國(中華民國),為中國走向民主共和開啟先河,是歷史中的重要一步。

由於在國共內戰期間,不少國民政府的難民或當時國民黨的官軍逃到香港,冀望香港作為中轉站前往台灣。惟部分難民在抵港後,三餐溫飽也成問題,故當時聚集在免費提供食物的私人慈善醫院東華醫院附近。當時的港英政府為避免難民影響香港其他地區,本來把他們暫時安置在摩星嶺道域多利兵房及舊機關槍堡壘的難民營,惟有民眾經過摩星嶺難民營前時,故意大跳代表共產黨勝利的秧歌舞,促使雙方爆發爭執,釀成流血事件。事後,港英政府決定放逐難民到調景嶺,當時調景嶺是一個荒蕪地,基本生活設施如食水電力甚至道路都並未設有,生活大小事也要由難民自行解決。

故不少國民政府的難民或當時國民黨的右派人士都集中在調景嶺生活,故有「小台灣」之稱。八十年代前,每年雙十都會在調景嶺舉行慶典,更成為他們的精神寄託。至1982年,當時港英政府已規劃發展將軍澳新市鎮,當中列明將拆建調景嶺。1996年,調景嶺拆遷完畢,大部分調景嶺居民被安置到厚德邨。

厚德邨八旬翁憶馬英九亦是調景嶺街坊

居於厚德邨38年,現年80多歲的陳伯便是由調景嶺搬進來的。他憶述當時住在調景嶺時,臨近雙十節,碼頭沿岸便會插滿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但搬到厚德邨後,此等盛況便已消逝。他知悉台灣前領導人馬英九也曾在調景嶺居住,惟未曾見過他。此外,91歲劉伯也是由調景嶺搬進厚德邨,已居於厚德邨20多年,他同樣憶述當時在調景嶺的雙十節,到處插滿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好不熱鬧,惟現時在厚德邨已沒有特別慶祝。

居於厚德邨38年,現年80多歲的陳伯便是由調景嶺搬進來的。他憶述當時住在調景嶺時,臨近雙十節,碼頭沿岸便會插滿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