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要有光」翻新荒廢紗廠 基層以收入兩成租住300呎單位
從深井新村走往山邊,翻過一段斜路,就來到屹立大半世紀的「九龍紗廠眷屬宿舍」。深井以前是工業村,有啤酒廠、化工廠、嘉頓麵包和九龍紗廠。80年代,建於大街的紗廠建成住宅,隱於山腳的員工宿舍避過發展,成為滄海遺珠。
早於2014年前,荒廢已久的宿舍被社會企業「要有光」看中,申請活化後翻新成45個單位的「深井光屋」,分批租予基層家庭,租約3年。
陽台走廊作交流空間 工藝室供街坊學習車衣
靠山的光屋樓高五層,43個單位面積300呎,2個從前給工頭住的單位為400呎,單位四四正正,屋外有幾十呎的露台,遠眺深井大街。宿舍從前面朝大海,現在被高樓阻擋,視野止於前身同為工廠的「碧堤半島」和「麗都花園」。
深井光屋設計人性化,「要有光」翻新之時,保留60年代的半露天走廊和公共陽台,讓街坊在開揚的空間停低吹水。地下則預留兩個單位,作為工藝室和聚會房。工藝室有一櫃布料和衣車,街坊可以手造布袋衣服,幫補家計。原先為示範單位的300呎空間,全數入伙後將用作聚會空間。「要有光」亦會引入學童課餘支援,讓社區發揮託兒作用。
「要有光」行政總裁余偉業希望街坊能善用空間,多點聚腳,分享食物,更笑言「認識隔離鄰舍,煮餐飯都平幾蚊」。
社工推薦入住光屋 鄰居相識社區和階
家庭若要入住光屋,需要得到社工推薦。楊氏一家入伙個多月,楊先生任職司機,月入萬多卻要養起一家四口,為了照顧手抱嬰兒和七歲女兒,未有餘錢負擔市區套房,前幾年一直與父母同住300呎單位。現時光屋租金低於市價,佔工資兩成多。
楊太面露笑容說:「以前環境擠迫,現在終於放得下兩張床。我閒時跟街坊學煮飯,女兒跟鄰居玩耍,不像以前躲在家裏。鄰居互相認識,讓我安心得多。」然而深井只有一個臨時市場,楊太指買菜不方便,唯有到女兒學校附近的青衣街市。雖然深井不便,但楊家認為有自己家庭的居住空間,最為重要。
面對街坊跨區上班上學的問題,余偉業表示,「要有光」每次推出單位,都會先告之附近區域的社福機構,讓社工推薦有意入住的個案。他解釋原意是為了盡量讓住在附近的基層家庭申請,避免他們搬離從前的生活網絡太遠。
不設排隊制度 只處理最迫切個案
「要有光」不設排隊制度,為了避免輪候人數過多,每次分批推出單位之前,都會請社福機構推薦最迫切個案。經幾輪評估,機構會選出承諾願意盡力改善生活的基層家庭,每30戶申請有約10戶能夠入住。
「要有光」沒有指定租金,余偉業指出,市價不是他們的考慮因素,港島的單位不一定比新界貴。評估過程中,機構會計算每個家庭的可負擔金額,度身訂造出每戶不一的租金。家庭入住後,光房經理會跟進住戶生活,逐一介紹附近鄰居、建議人生規劃方向,希望家庭在租約完滿後,有個新開始。
30萬名業主有多於2層物業 騰出單位幫助基層
「要有光」推動社會地產,在私人租務市場與公營房屋之間的空隙,創出由社企提供的可負擔房屋。從2013年推出首個單位開始,管理單位面積已由500呎擴展到5萬呎,受惠家庭從3個累積至130多個,一戶幾伙的光房變為一戶一伙的光屋。
三年前,余偉業無意在社工口中得知「九龍紗廠眷屬宿舍」,到場觀察後找來規劃、測量、建築、管理公司等合作伙伴,由「周大福慈善基金」捐助2200萬翻新費用,重新請電力和寬頻公司拉過電纜與接收器。每當落成數個單位,就着手處理個案,讓街坊在申請後一個月即能入住,「要有光」終在一年內完成活化項目,居民於今年9月陸續入伙。
余偉業解釋,香港有30萬業主持有多於兩層物業,部分業主身處海外,不願處理複雜租務,便會把物業給予「要有光」管理,很多來自社福界的業主希望幫助基層,亦會熱心參與。余偉業表示會繼續尋覓可行的政府閒置地皮,活化並租予有需要家庭。他興奮地說:「我們證明了社會地產是可行的,光屋行出了第一步,希望能夠帶來先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