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運鬥士陳錦康逝世一年 蕭倩文接班爭工殤紀念日:為工人討公道
工運鬥士、香港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陳錦康於去年5月逝世,他逝世前一個星期,正是4月28日國際工殤紀念日──紀念因工傷亡的工人。多年來,陳錦康一直向香港政府爭取將4月28日訂為工殤紀念日,政府的回應卻是:「工殤紀念日」定性過於負面。
工殤紀念日還未爭取成功,陳錦康便撒手人寰。新任總幹事蕭倩文接下棒,繼續為工人權益奮鬥。她上任工權會總幹事迎來第二年,大嘆在香港爭取工人權益,還是有漫漫長路。
攝影:黃舒慧
訪問這天,來到香港工業傷亡權益會(下稱:工權會)的辦公室,工權會現任總幹事蕭倩文坐着前任總幹事陳錦康從前的位置,她身後的書櫃上擺放了一張陳錦康開懷笑顏的照片,旁邊還有他最喜歡的飲品──一支啤酒、能量飲品,還有可樂,「從前他處理完個案,夜晚回到辦公室,就會飲罐啤酒歎吓」,蕭倩文笑說。
領袖離世一年 「間中做夢都會見到他」
工權會前任總幹事陳錦康投身工運30多年,終其一生為工友謀福祉,90年代逼使政府立法禁止手挖沉箱,保障工人健康,堪稱工運界鬥士。去年4月他因中風入院,至5月初不治,終年60歲。
接着上馬總幹事一職的,是在工權會任職10年、今年37歲的蕭倩文。問蕭倩文,陳錦康離開已約一年,習慣了嗎?她倒抽一口氣,「他一直在我心裏面」。她還笑說,「間中做夢都會見到他,夢到我被他罵,說我現在做得不好,又夢見他說自己其實未走,只是躲起來醫病」。
是巧合還是注定,陳錦康去年5月初離世,距離4月28日的工傷紀念日只有一個星期。陳彌留之際,還在惦記4月28日,蕭倩文想起那段日子仍不禁淚目,「我知道他好緊張這天,那時我跟他說,4月28日的事情都做好了,不用擔心」。
每個生命,因工而死已經值得紀念。這是一件莊嚴的事,一般人對先人表示尊敬都會立碑,對工人的尊重也同樣。
繼承遺志 繼續爭取4.28紀念日
爭取立工殤紀念碑的過程橫跨兩代人。陳錦康離世後,蕭倩文及工權會上下繼承陳未了的心願──向政府爭取在每年4月28日成立「工殤紀念日」,並於當眼位置豎立「工殤紀念碑」。19年前,工權會已定在這天舉行集會遊行,向政府提出訴求。今年雖受疫情影響,集會活動仍風雨不改,改為網上進行。政府多年來卻認為紀念工殤一事「負面」,反過來將4月28日定為「世界工作安全健康日」,字裏行間全是「正面」信息。
到了今天,紀念碑還是紀念日仍全無蹤影。眼前的蕭倩文個子小小,說起工人權益,眼中卻激起一團火,說話鏗鏘有聲,「一個有承擔的政府,立紀念日尊重、悼念一班工人,為何會是負面的事?我一直都不明白為何不做?究竟對政府有什麼影響?」
繁榮背後是血汗
2009年環球貿易廣場(ICC)建築工程期間,6名工人在升降機槽工作台急墮十層樓喪命;被英國報章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港珠澳大橋,有20名工人因修橋補路死亡。一幅幅香港繁華景象的背後,是一條條血淋淋的工人性命,「每個生命,因工而死已經值得紀念。這是一件莊嚴的事,一般人對先人表示尊敬都會立碑,對工人的尊重也同樣」,蕭倩文說。
工傷個案沒有因眾人的悲傷而停止,甚至馬不停蹄地向蕭倩文撲來。根據勞工處數據,由2014年起,香港每年約有35,000宗因工受傷個案;醫管局數字亦反映,香港每年有約200人因工死亡。工權會於1981年成立,為因工業意外傷亡的工人及其遺屬提供援助,每年收到約400宗工傷個案,約60多宗因工死亡的求助。
罰則欠威嚇性 工傷個案仍不斷
工殤紀念日未有成功爭取、政府態度不瞅不睬,令蕭倩文更咬牙切齒的,還有眼前的勞工權益議題。工權會成立多年,前任總幹事陳錦康與工傷工人及家屬,過去聲嘶力竭向僱主追討公道及賠償,好不容易走出一條血路來。蕭倩文承認現時的僱主對工業意外的事後處理方法有改善,不過僱主仍未吸取「血的教訓」,「同一間公司,一年可以有幾宗相似的意外,就算賠幾多恩恤金都好,都換不回一條命」。
勞工處在2018年的數據顯示,過去十年間,僱主因違反職安健而令僱員致命的個案,事後平均罰款約9,045元,最高罰款僅25萬元,遠低於條例列明的最高罰款50萬元。多年來勞工界批評罰則過低,蕭倩文指,一個合理的罰則能警剔僱主須做足安全措施,亦能還工傷者家屬一個公道,「一個生命好無辜地犧牲了,好多時家屬並不是想要很多錢,而是想要個公道」。
眼見工人被壓迫 「都會好灰」
蕭倩文10年前抱着一顆赤子之心加入工權會,見證有僱主改善對工傷的處理態度,也見證部分僱主無盡地剝削工人權益,「工傷病假期間,僱員理應可獲得工傷病假錢,但僱主可以有好多理由不給予工人病假錢」。蕭倩文說,她見過不少僱主在僱員受傷4、5個月後,便要求他們接受身體檢查,僱員還未康復,僱主便想藉故停止支付金額,「身體檢查的醫生是僱主或保險公司安排,而檢查後出來的結果,十次有九次都是停(病假)糧,醫生說不再適合支付,對工人好不公平」。到頭來,工人還是被人步步進迫,從這處逼去別處,一直處於食物鏈最底層,大魚一張口,他們無處可逃。
工權會能協助的空間有限,蕭倩文終日在工傷現場、醫院間遊走,見證悲歡離合、人情冷暖。有次她下班後到街市買菜,突然一通電話打來,通知她有工業意外,她便手提着一袋餸菜跑到醫院。訪問這天,她手邊還密密與熟悉的突發新聞記者聯絡,找一宗近日意外因工死亡的個案。
去年我上任總幹事後,有一日去到醫院現場陪伴家屬,太太知道她先生離世一刻, 崩潰大哭,我要抱住她。後來才知道她肚內還有個生命。那次深刻感受到我們的工作好重要,如果我沒有去,她自己一個人要怎麼面對?
曾想過退出 卻當上總幹事
蕭倩文數年前結婚,現育有一女。工作與死亡如此相近,她坦言,不是沒有想過離開工權會,「返到屋企會發脾氣,想逃避」。陳錦康突然離世,命運把她帶到現時的位置上,擔起大旗成為領導者。她才發現,工傷個案無法置之不理,「去年我上任總幹事後,有一日去到醫院現場陪伴家屬,太太知道她先生離世一刻, 崩潰大哭,我要抱住她。後來才知道她肚內還有個生命。那次深刻感受到我們的工作好重要,如果我沒有去,她自己一個人要怎麼面對?」
董事會:不用copy另一個陳錦康
陳錦康這位工運界標誌離世後,換來比他小兩輪生肖周期的蕭倩文。新面孔如何繼承陳錦康工運地位?「我早期也有壓力,在想如何接得住他的工作及光環?幸好董事會給予我鼓勵,跟我說不用copy另一個陳錦康,可以有自己風格。感激有人支持,給信心我走下去」。工權之路仍漫漫,工傷紀念日仍未爭取成功,但蕭倩文眼神始終堅定,「如果你覺得那件事是值得做,無論政府怎麼不理,我們都無辦法放低,一天未成功,都要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