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便利店成社區中心 為長者上門清潔、與藥局合作提供醫藥諮詢
外國便利店功能多多,領錢、影印,以至洗手間一應俱全,今年7月,日本「都市再生機構」更與便利店簽訂協議,後者要在機構轄下公寓的附近,每區至少設置一間店舖,並為長者提供上門清潔、維修服務。除此以外,京都市政府更在便利店設立候車區;台灣亦有便利店與藥局合作,派駐醫師提供諮詢服務。
買東西、領錢、影印,日本便利店都能滿足這些日常所需。今年7月,管理日本1,700幢公寓、長者住客佔四成、介乎政府與私人企業間的「都市再生機構」更與便利店7-Eleven、Lawson、FamilyMart簽訂協議,確保在其轄下的公寓附近,至少有一間便利店。
上門清潔、維修 借用店舖辦聯誼
計劃中的便利店會提供更多方便長者的食物,如熟食和健康食品,設外送服務,又會為長者上門清潔、維修,住客更可利用店內的座位區辦聯誼活動。「我們要創造一個老人家可以沒有焦慮地生活的環境。」機構職員說。
此外,去年7月日本京都市政府亦與一間便利店合作,在店裏設置「第1號超商公車站」,配備時刻表、來車通知器及座位,市民可在店內買車票及候車。在台灣,去年5月有便利店參考日本,與藥局合作在醫院對面開店,門口設置藥物專區,有藥師24小時駐站,提供諮詢,並讓老年人在此領取處方,今年擬再開五間分店。
英國論文:小店重在讓顧客聊天
這種針對居民所需的用心,其實早已存在於香港的士多、小店,如昔日士多會幫居民收信、借電話給街坊,歡迎街坊閒歇聊天,是居民的聚集點。英國高雲地利大學(Coventry University)一份論文指出,獨立小店的重要在於顧客可以來聊天,老人家一天唯一的活動就是來店裡打發時間。但隨着舊區重建和舖租飆升,香港的士多和小店愈來愈少。
與此同時,香港連鎖便利店擴張,單是7-Eleven,2004年已有610間分店,至今升至逾900間,而且全港統一提供相同的貨品,無法針對居民所需。美國市場研究公司Savvy Marketing早前公布市場研究,指出便利店是由地區定義的,它的存在應為服務附近居民,店員和顧客有日復日的接觸,應把握機會針對顧客所需。但香港的便利店可以代替士多,在社區扮演更多的角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