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社會學講師實踐理論 成長地出選 為居民求證解憂
梁灝文(Leo)本來在大學任職社會學講師,視研究為己任,「係呀,任何一個義工都比我更似候選人」,他頂著朝陽自嘲說。
Leo在人群裡毫不起眼,眼鏡、中長髮、毛衣,渾身散發著典型「書齋子」的氣場。在朋友眼中,Leo原是個能順利往象牙塔上爬的人,他卻希望將社會學理念「貼地」地實踐,決定「暫緩」一切,從講師轉職大學研究員,在成長地參選。小至區內遊樂場設施損耗、雜草叢生,他也上報各大政府部門維修;為改善區內交通問題,主動與鄰區潛在參選人合作;社會動盪下,傳聞不斷湧現,他連夜為居民Fact check求證解憂,日做17小時無怨言。
兼顧研究、區選 日做十七小時
田景邨是一條位於屯門西北的租置屋邨,落成至今30年。28歲的Leo自小在田景長大,小學唸同邨小學,中學是離家不逾十分鐘路程的屯門天主教中學。如今,他平日每朝6至8時,總會站在邨口與街坊接觸、拉票,然後須於10時前抵公司開始研究工作。日做17小時是他的日常。「咁做、做、做啦,我將個lunch 放棄咗,最多買啲嘢食。之後搭車返來,夜晚8至10街站。」
「喺呢個風雨飄搖嘅年代,如果有人落實地做區,其實係一件重現社區價值嘅事。」他認為社區價值是社區內的人脈脈絡,「社區唔止一個地方住一班人,因為多過一個人就係講緊人與人之間的人脈關係」。唸社會學出身,Leo對「場域」(fields)一詞來說並不陌生。「以前覺得讀理論覺得係離地,但其實唔係個theory(理論)貼唔貼地,係我哋用得個theory貼唔貼地」,他說。從象牙塔跑回自己成長地,延婚期、擱升學,挑戰盤踞近24年的資深建制派區議員。選區於他,是責任,也是他對應時代的社會學研究。
大學講師落場三十年屋邨 上報維修成日常
有別於立法會選舉,他深諳區議會選舉往往不只局限於政治立場與理念宣示。過往不少研究反映,選民往往更重視區議會候選人的地區工作。尤其田景選區發展至今超過30年,不少區內民生、康樂設施均已破落。「好多嘢外面睇好似好光鮮,但如果喺度住過,你就會發現好多嘢可以做好啲。」他說,小至區內遊樂場設施損耗、雜草叢生,他每每得上報各大政府部門維修。
聯絡鄰區潛在參選人 共同改善區內交通
除了區內小事務,Leo開始把定位於屯門區政革新。「區會選舉劃分,係好零散,所以倡議係好難自己一個人做。」他續以改善田景交通為例。他指,每條相關巴士、小巴、輕鐵線均會途經鄰近選區如良景、建生、寶田等。於是,他考慮參選時,便聯絡屯門區民主派潛在參選人,認識到十位理念相同的屯門區候選人,提倡革新屯門區議會閉門議政風氣,推動改變區域市政局殺局後的區議會職能。
我諗呢樣野香港應該冇人做過嘅,邊個會為咗一份研究來做選舉?
耗兩年研究傘後社會分裂
Leo回想自己的碩士論文就是落地研究雨傘運動期間的金鐘。當時,他幾乎每晚都到夏愨道,以接近民族誌的研究方式與示威者共同經歷金鐘的一切。「民族誌意思就係自己親身去做,唔係淨係觀察,而係親自去行動。咁就可以就第一身經驗,第一身感覺去做。」
隨後兩年,他訪問當年在場不同立場的示威者,研究大型社會運動下不同派別如何動員支持者。尤其希望了解傳統社運人士、本土派及受情緒動員而參與者的差異成因,又如何影響他們不同理解世界的思維。最後,他把傘後民主社會分裂的不解之結,寫成一本厚如磚頭的論文。「不過呢場運動又推翻咗個結論」,他自嘲,當單一政治訴求強烈得超越派別,是超出他當年的結論。
今年本港爆發反修例運動,6月12日,成千上萬市民為反修例示威湧出上街頭,他卻在金鐘遇上昔日在中學教的學生,走上前線。「個心覺得自己好無用,可以做啲咩?」他開始思考如何發揮自己的社經地位發揮最大效力,例如考慮暫緩深造,投身區議會選戰。「我自己想做一個政治民族誌(political ethnography)。我諗呢樣嘢香港應該冇人做過嘅,邊個會為咗一份研究來做選舉?」
為參選延婚期、轉職
這份「研究計劃」看似異想天開,他卻意外獲得未婚妻、老師、碩士時認識的學者支持。碩士論文指導老師撰信支持;未婚妻甚至同意為選戰押後原定於今年年底的婚期。「佢哋覺得做社區係一件值得做嘅事啦」。
反修例下的求助:連夜為居民查證真偽解憂
不過,2019年區議會選舉伴隨反修例風波作雙線發展,示威浪潮亦直接影響候選人選情及工作。近月Leo屢在深夜接不停獲田景居民求助指,疑有警車或防暴警闖進屋苑範圍。他便須即時出門趕到現場,與管理處了解原委。「尤其係呢幾個月好多暴力事件,我盡量查,盡量睇啦。」於是實時Fact check求證為居民解憂,再在不同社交媒體通報又成了他的工作。
街站變身設情緒支援站
他不時亦為平安待在家中感到愧疚,「慢慢我接受到呢種愧疚,做好自己嘢,每晚有街坊同我講邨有暴力事件嘅,盡做囉。」當11月11日中大爆發二號橋衝突,不少港人徹夜未眠守在電視與網絡直播前。他開始一改傳統拉票街站,一連多天設情緒支援站疏導街坊情緒。在政治與區政之間,他希望為成長地提供多一份人性。
相信民主在於理性溝通
儘管如此,隨社會局勢日見繃緊,他每次擺街站不時遇上持相反政見的選民質疑。偶爾,有親建制陣營大媽要求他清理良景商場連儂牆,他總會滿有耐性地與對方清談半小時。「我仲相信溝通嘅,當然唔想傾嘅大有人在」,他解釋,「我覺得民主係將政治真實意義拎返出嚟,咁民主真實意義就係溝通、行動同理性。透過溝通有共識之下的行動,咁就係我哋社會應該有嘅理性。」
100年前,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於慕尼黑大學發表著名演說—— 〈政治作為一種志業〉。韋伯指,「政治是一種並施熱情和判斷力,去出勁而緩慢地穿透硬木板的工作。」100年後,屯門有一個為社會學著迷的年輕人,嘗試在躁動不安的社會,寫一部屬於2019年的香港政治民族誌。
田景選區候選人另有熱血公民梁逸朗、獨立雷美玉及工聯會李洪森。
「2019區議會選舉專頁」集合18區區議會資訊,今年更特設「01選區搜尋器」幫你搵到自己選區!
參加埋《區選有冇常識問答比賽》,賺盡「01積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