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傘發聲】6.12催淚遮骨製拇指琴 產品設計師:它盛載香港故事

撰文:黃文軒
出版:更新:

一個位於藍屋的工作室上,有個插滿雨傘的紅酒木箱。張瑋晉從裏面抽出一把藍色長傘,着記者探頭聞聞,然後把傘撐開,一股濃烈的催淚彈硝煙味隨即湧上鼻腔。
那是6月12日反修例示威當日,其中一把遺留在金鐘現場的雨傘。產品設計師張瑋晉在示威翌日,跑到金鐘,撿拾36把雨傘,將雨傘遮骨剪下來變成拇指琴的琴弦,再把從酒店回收而來的紅酒箱鋸成一塊塊,化作拇指琴的底板,改造成12音拇指琴出售義賣,所獲的收益捐贈至民間組織。如此費神,他只希望世人可以憑物永遠記住2019年的盛夏,「歷史可以透過痕跡去追尋,這些物品在盛載一些真實的香港故事。」
攝影:黃舒慧

張瑋晉的工作室位於藍屋建築群內,訪問那天早上,陽光大片灑於窗前。

走進藍屋建築群,乘電梯到二樓,張瑋晉的工作室就在走廊旁邊。甫踏進門,便被掛在天花板上發光的單車輪胎吸引眼球,視線往旁邊掃去,工作室內全部擺上木造傢具,一塊架板上放滿密密麻麻的螺絲批、鉗子或剪刀,那是張的小天地;在工具箱附近,有隻披着一身紅綠色羽毛的小鸚鵡Donald在蹦蹦亂跳,為冰冷的工具添上一點溫度。

拇指琴奏出願榮光歸香港

近月,張瑋晉開始改造從酒店回收而來的紅酒箱,埋首鋸下一板一木,再將雨傘傘骨拆件,裝嵌成一個手掌般大的拇指琴,然後在個人社交專頁貼上一段拇指琴彈奏的「願榮光歸香港」歌曲,帖文引來巨大迴響,大批人爭先恐後搶購這部小小的琴,不足半天,數量有限的拇指琴便已售罄。

拇指琴原是非洲傳統樂器,在椰子殼或木盒上裝上鐵片,用手指便能彈奏發聲。

雨傘隨風飄下 Connet人群  

談到這些拇指琴的由來,要先將時間調前至6月12日。當日立法會恢復修訂《逃犯條例》草案二讀,金鐘爆發大規模衝突,示威者佔據馬路,警方發射超過200枚催淚彈清場,天空瀰漫大片催淚的煙霧,人人忙着走避。張瑋晉那天與妹妹到添馬公園野餐,突然一顆催淚彈在頭上劃過,幾個月過去,當時畫面仍令張瑋晉念茲在茲,「那時添美道天橋下方,有學生說要長傘,而天橋上方逼滿人群,無法即時向下方傳遞物資,上面的人就隨手打開自己的雨傘,讓它們隨風飄下去,那刻覺得香港人好無私。」

6月12日,金鐘中信天橋下空降雨傘一幕,張瑋晉仍歷歷在目。(資料圖片/高仲明攝)
把垃圾夾走後,大家是否如常返工?生活就回復正常?
張瑋晉 產品設計師

從天橋上降下的雨傘,成為了人們對抗迎面而來的催淚彈、海綿彈或橡膠子彈的盾牌。衝突過後,人們散去,衝擊過的痕跡卻遍滿一地--破爛不堪的雨傘、用來當路障的鐵欄及水馬、物資站的膠水樽及急救用品等。那天張瑋晉徹夜無眠,他看到有垃圾車將殘留示威物品夾走,運到堆填區,仿佛衝突並未存在過,他滿是不捨,「那刻好傷心,把垃圾夾走後,大家是否如常返工?生活就回復正常?」

張瑋晉認為,一件產品的價值不止於它的用途本身,「當它經過一些故事,它本身就是故事的載體。」他以博物館作例子:「正如你去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的博物館,它不會展示一篇文章,而是展示一件物件。」
雨傘是一件好humble的object,我們日常會帶出街,亦不是具攻擊性的物件,只是用作保護自己。在社會運動中,有這樣一個具標誌性的物件,堆填區是否它唯一一個出處呢?
張瑋晉

獨自到示威現場拾起雨傘殘骸

張瑋晉自言並非「勇武」,但除了「和理非」以外,身為產品設計師的他,也想在這場社會運動中盡一己之力,「 無論運動結果如何,都是香港歷史一大里程碑,下一代都會想知道,到底這代香港人發生過什麼事,我們不能坐以待斃,甚麼也不做。」

翌日早上,張瑋晉徑自冒着雨,走到曾經槍林彈雨的金鐘,打算回收雨傘。站在政府總部旁的警察一臉疑惑盯着他,他一邊撿拾,感到無言以對,「手上的雨傘完全是扭曲、粉碎了,那刻好大衝擊。如果雨傘可以變成這樣,當時的人又受到怎樣的衝擊?」他總共撿拾了36把雨傘傘骨架,一心打算做些事,好保留它們的故事,「雨傘是一件好humble的object,我們日常會帶出街,亦不是具攻擊性的物件,只是用作保護自己。在社會運動中,有這樣一個具標誌性的物件,堆填區是否它唯一一個出處呢?」

6月12日,立法會恢復修訂《逃犯條例》草案二讀,金鐘爆發大規模衝突,示威者佔據馬路,警方發射超過200枚催淚彈清場。(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受運動歌曲感染 利用雨傘「發聲」

直至9月某一天,太古商場聚滿市民,張瑋晉被突然傳來的口琴聲吸引過去,那是近月家傳戶曉的「願榮光歸香港」,人們隨即和應,歌聲在整個商場縈繞不散,張瑋晉再次感受到聲音帶來的力量,「一呼百應這件事好有力量,每次運動最有價值的,是大家打破了一些芥蒂,目標一致地去達成一件事,在這個商業化的香港,大家好容易遺忘。」

於是他希望利用雨傘去「發聲」,過去他所設計的產品,大多數是可以發出聲音的物件,他曾將膠樽改造成喇叭,或者用拾回來的物資組裝成木結他。今次藉着傘骨,他想起樂器拇指琴,「遮骨具彈性的特質能夠發聲,亦能將遮骨是垃圾的概念完全轉化。產品有互動的話,便會帶來感動,就不再是單純死物般簡單。」

張瑋晉從他所收集回來的雨傘的裏面,抽出一把藍色長傘,着記者探頭聞聞,然後把傘撐開,一股濃烈的催淚彈硝煙味隨即湧上鼻腔。

「垃圾」也是藝術品 能反映歷史

早前在示威中被人打破,脫落成幾層的地鐵站「吊鐘」,或者是被燒熔掉的地鐵告示牌,別人眼中看來已成「廢物」,對張瑋晉而言,那卻是一件件的藝術品。雨傘亦然,已遠超於「擋雨」的用途,他半玩開笑地說:「燒地鐵站是香港人從來不敢想像的一件事,我一直覺得好多物件應該要被列入香港歷史博物館收藏,那些藝術品能反映真實歷史。」

四個月間,在示威現場的物件也見證了香港歷史新一頁,「大家放下芥蒂 ,為了同一目標去努力,我覺得才是今時今日的香港精神,而如何將香港精神實際地保留,讓下一代香港人知道,這些物件好重要。當你去用感性的角度去看這件事時,會有個更好的方法將它流傳下去,是我一直想透過upcyling做到的事。」

拇指琴製作過程

+1

在生活上起革命 為舊物延續生命

2009年,張瑋晉從香港理工大學產品設計系畢業,他初期也如其他同學般,進入大公司做產品設計,花一天時間畫上幾百款電池、電筒或充電器,每日反覆改良新產品的線條及形狀。慢慢地,他開始厭倦冰冷得沒人味的工作,還有不停鼓勵別人消費的自己。他總在想,能否將設計師重新定位,產品設計師不是不斷製造新產品,而是為舊產品延續生命?正如他身邊那台有60年歷史的風扇一樣,原來將壞了的零件送去到維修師傅處,一樣能夠重用。

自6月反修例運動開始,不少民間創作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歌曲、文宣,甚至漫畫,不同創作遍地開花。張瑋晉不敢自稱藝術家,但社會運動的確成為他創作的養分之一,「你去Art Basel看的藝術品,很少會與自己產生連繫。藝術家也是做回應社會的事情,大家才有感覺。」

環保與社運難以分割 抗衡本港消費主義

反修例運動初期,有人說在大是大非前講環保、再造是「左膠」,張瑋晉笑一笑,他認為社會運動與環保無法分割,「你聲稱出來遊行是愛這個地方,但同時製造一大堆垃圾掉去堆填區,你還是愛它嗎?」張瑋晉憶起2014年雨傘運動,有學生開始主動發起垃圾分類站,後來社會上甚至出現「不是垃圾站」,民間自主發起回收,港人環保意識漸覺醒。在香港,消費主義就如一個牢不可破的大齒輪,但這個齒輪似乎逐點開始瓦解,「為什麼消費時要熱衷於買全新的東西、盲目追隨潮流和購買全新物料?保留該樣物件的溫度會否更好?」張瑋晉想嘗試抗衡這個「利字當頭」的價值,也正如他嘗試在別人眼裏的「垃圾」中,找尋並發現它的價值,留住屬於時代的獨有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