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任你創】街道變酒館 邊唱K邊談土瓜灣重建

撰文:麥佩雯
出版:更新:

土瓜灣馬頭角道上周六晚上很熱鬧。
「濃情酒館」紅色字樣燈箱照亮了黑夜。「館主」準備了擴音器、咪、投影機及屏幕,又用木櫈排出數行座位。
「街坊們,落嚟唱吓K飲吓酒!如果覺得我們太嘈,不要緊,也可以過來反映,我們會把音量收細。」
有街坊路過駐足,唱上兩句喝上兩杯;小朋友戴上閃燈頭飾四處亂晃。附近聚集的南亞漢不時隨音樂擺動身體或哼唱。
主辦人說,未來將定期每月辦一回「酒館」,與街坊聊聊土瓜灣重建。

千絲萬縷的重建項目

一向各有各做的藝術團體因土瓜灣重建而一起搞「濃情酒館」。(麥佩雯攝)

「濃情酒館」的搞手,是土瓜灣多個藝術團體如「軸物行者」、「青春工藝」、「織織團」、「卡卡板」等的負責人。他們營運已數年,向來各有各做,少有往來,「基本上沒有聯合舉辦過什麼活動。」。為何今時今日興起開「酒館」?原來,與區內多個重建項目有關。

主辦團體之一「軸物行者」的工作室位於馬頭角道一工廠大廈內。負責人Paddy翻閱城規會及市建局的公開文件,發現土瓜灣區內有不少重建項目;十三街一帶的風貌,這幾年很可能將變天。「離牛棚藝術村最近的『十三街』(共13條街道統稱,唐樓及車房集中地),業權分散、地積比率受到土地契約和分區計劃大綱圖限制。發展商如果在此情況下收購重建,未能建大型屋苑或高樓大廈,『無肉食』,因此十三街至今仍維持原貌。」

九龍城市區更新基金將於本年底公開招標,決定打造一條連接牛棚及啟德發展區的「文化徑」行人通道,範圍包括是次濃情酒館場地馬頭角道。(麥佩雯攝)

Paddy 發現文件顯示,牛棚後方的空地已於今年4月拍板撥款9千萬,成為九龍城區議會的「社區重點項目計劃」,將活化成以文化和藝術為主題的休憩空間。九龍城市區更新地區諮詢平台亦於2014年的報告中,曾建議將「十三街」在內一塊「綜合發展用地」的地積比率由 5 倍放寬至 6.5 倍,從此提供誘因加快收購重建進程。另外,九龍城市區更新基金將於本年底公開招標,決定打造一條連接牛棚及啟德發展區的「文化徑」行人通道,範圍包括馬頭角道,即是次「濃情酒館」舉辦場地。

區內藝術家擔心,這些工程會改變附近土地的地積比率。「青春工藝」正位於十三街,負責人盧樂謙歎道:「如果十三街及牛棚後方那片空地都有大變動,牛棚的環境也會被影響,很難獨善其身。」

玩得好認真 由城市規劃研討會演化的「酒會」

事實上,上月中,牛棚內已預演了一場「濃情酒館」,但參加者主要為區內藝術家而非街坊。那晚雖然也有酒水,但氣氛較為嚴肅正經;藝術家們整晚在討論及研究未來區內的規劃及重建情況,嘗試去理解及看明白一張張圖則、閱讀相關官方文件。

藝術家們指,舉辦第二次面向公眾的「濃情酒館」,是希望了解街坊對重建的意見。「城市規劃」或「研討會」聽起來很有距離感,他們選擇以一個更有趣及輕鬆的形式,與街坊打開話匣子。有人帶同自釀梅酒公諸同好,小朋友則可飲用梳打水。因主辦單位準備了閃燈頭飾及揮棒,吸引不少小朋友駐足,父母也連帶留步;有父親即席高歌一曲「光輝歲月」,歌藝不俗,逗得女兒很高興。

街坊真的關心重建嗎?

當晚,玩樂「唱K」的人較多,卻未有認真聊到重建。街坊嫻姐最喜歡聽歌了,那晚駐足聽了近一小時,她說:「很熱鬧!以前舊式村居或寮屋,街坊會很多這類唱歌活動的,現在都沒有了。」但至於聊到重建,也許只聊到皮毛:「有聽聞過,但沒有那麼快拆吧?而且也只是拆十三街這邊?我住北帝街的,未有影響。(如果重建到你那邊,怎麼辦?)當然不想搬啦,住了幾十年,這區買東西又便宜。」

當日也有不少小朋友捧場。(麥佩雯攝)

藝術家們打算定期再舉辦「濃情酒館」。盧樂謙說:「招牌(燈箱)都整埋,睇嚟今次要長期運作啦⋯⋯暫定一個月一次吧,讓街坊們有一個過來聚會的習慣,慢慢才能聊得深入。」他們指,明白了解街坊及重建不是一兩晚酒吧活動就可以達成,各工作坊的師傅及徒弟亦會一起幫忙與社區溝通,希望累積及交流街坊意見。

這個在街道上隨時「開業」的「酒館」,精神及目的或許就如其活動Facebook專頁上所寫:「我哋嘅快樂就喺街道上邊」。

「招牌(燈箱)都整埋,睇嚟今次要長期運作啦⋯⋯」盧樂謙說。(麥佩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