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水文化.1】河道變明渠數十載 改正活化需改善水質生態

撰文:李穎霖 李智智
出版:更新:

「親水文化」近年成為香港熱門詞彙。前行政長官梁振英上任不久,曾在其網誌中提倡在維港兩岸興建人工泳棚,並於2013年初發展其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時,已提出要推廣親水文化;他在兩年後的報告中進一步將倡議具體化,提出「推廣水上康樂體育活動和親水文化」和「物色合適水域以建設新的水上活動中心」。近月,隨着極具爭議的觀塘半億音樂噴泉項目撥款申請獲立法會財委會通過,更有建制派議員將該項目包裝成「親水建設」。然而,撐起這些建設的「親水文化」到底是什麼,港府至今未有明確定義。其實,「人工水」以外,香港仍存有天然的河流、海濱,但其規劃、活化卻一直遭人詬病,到底政府現行的「親水」政策欠缺了什麼?攝影:梁鵬威

本港目前約有228條主要河道,惟多年以來,多條天然河流都被政府以「渠道化」形式規劃。雖有助防止河水氾濫,卻令部分原本水質清澈河道變成「臭渠」,既擾民亦影響生態。直至近年,政府才積極推動「親水文化」,聲稱要以韓國橫越首爾清溪川復原工程為藍本,活化多條早年被「明渠化」河道。不過,有專家強調真正的活化不應「照辦煮碗」複製清溪川,需回歸以改善水質和生態環境為基本。

港府計劃活化的河道中,包括了「元朗明渠」。綠色力量總監鄭睦奇博士說,這是一條天然的河道,名喚山貝河。這條河幹流全長約14.3公里,發源自九逕山,流經黃棠石澗,繞過元朗市,再到豐樂圍、南生圍魚塘,最後流入后海灣。不過,現時除山貝河上游的黃棠石澗仍保有天然面貌,由十八鄉範圍開始,至元朗市內的河道已被「明渠化」。

活化河道應從改善水質開始

在尚未城市化、河道還在天然狀態的年代,鄭睦奇指山貝河的兩旁有紅樹林,河的底質為泥土,是魚、鳥、各種生物棲息之地。不過,在發展元朗成新市鎮的過程中,政府為了排洪,將河道變成石屎渠,而尚未有禽畜廢料管制的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山貝河河水更有如「芝麻糊」,令人敬而遠之。

鄭睦奇說:「政府將河道的樣貌變成了坑渠,市民也將之視為坑渠般對待,丟下垃圾、倒污水,嫌它臭又嫌它髒。」在政府訂下《水污染管制條例》後,在九十年代初設充氣提壩,防止后海灣污水流入河內後,山貝河水質終有改善;而環境保護署亦於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在下游位置設置四個河流監測站,以監察水質,但鄭認為河底仍是石屎,水質難回天然狀態下的清澈。

政府在九十年代初設充氣提壩,防止后海灣污水流入河內,以改善山貝河水質。(梁鵬威攝)

要活化被破壞了數十年的河道,鄭睦奇認為應從改善水質着手:「令水無臭味、污染,市民才覺得可接受,並融入生活,成為市區面貌的一部分,否則只會令人厭棄,更談不上親水。」

跟鄭睦奇沿山貝河走到近元朗市中心鳳攸東街的一段,看到的一幅截然不同的光景 ——雨水渠排放出來的,是顏色混濁的水,還有油污、泡沫在水面上飄浮,而在水中暢遊的,是能適應污水的金山鯽:「如果水中只有牠、沒其他魚類,代表這些水非常髒。」他指,仍有不少市民將雨水渠口當成坑渠,令未經處理的污水經此排入河道,使活化河道更困難。除了山貝河,渠務署早年已完成西貢蠔涌河和大埔林村河上游河道改善工程,當中加入生態保育元素,如蠔涌河河底保留自然河床底層,在河床兩旁堆砌石塊形成「折流堤」,改變水流方向、流速和水深,藉此製造多樣的「微生境」。

港人的河道知識相當有限

2015年的施政報告提出推廣「親水文化」,包括將活化水體的意念加入排水改善工程,令河溪達到排洪目的之餘,亦可顧及美化及生態多元化。同年,渠務署亦發布了《河道設計的環境和生態考慮指引》,進行多項綠化河道措施試驗。

渠務署現時亦正計劃活化觀塘翠屏河,並指在初步評估中,大圍明渠、屯門河中游、佐敦谷明渠和火炭明渠皆適合活化,望於未來2至5年內陸續施工,並在活化後的河道可開放個別河道予公眾使用,以試驗性質讓市民體驗親水活動的可行性。

綠色力量總監鄭睦奇直指,要在城市中百份百重建河流生態,基本上是沒可能。(梁鵬威攝)

除了仍在規劃階段的活化,在2012年展開、造價預算約30億元的啟德河改善工程,亦將完工。渠務署回覆指,冀活化啟德河為市區綠化河道走廊,加入不同的綠化及生態元素,為市民提供休憩景點,改善居住環境。

鄭睦奇視察過,雖指是次工程為「進步的一步」,經沙田、大埔污水處理廠處理過的水,兩旁雨水渠的排放口不會直接排放到啟德河道內,令水質一定有保證,加上兩旁園境,令河道更有生氣。不過,要在市區內重建被破壞的生態並非易事,鄭睦奇直言:「要百分百回復河流的生態,基本上可說是沒可能。」現時能做到的,就只有回復部分生態。

鄭睦奇認為,即將完成活化的啟德河是「進步的一步」。(梁鵬威攝)

令人驚訝的是,政府部門、區議會為了達致美化效果,建議於活化河道中央加入園境植物,然而,這些非水生植物往往在下雨、水位暴漲後,被水淹死,或是不適應水中的鹽度而枯萎。

這種被環保團體稱為「勞斯萊斯式」的美化背後,鄭睦奇認為反應出港人的河道知識相當有限:「這種活化是白做。市民、區議員,或政府工程部門需先認識河流是什麼,再和社區思考,河流該加上什麼硬件,發揮什麼功用,才不會浪費大家的心思和公帑。」

「勞斯萊斯式」的美化背後,反映出香港人缺乏河道知識。(梁鵬威攝)

放眼世界,渠道化並非整治市區河道的唯一方法。早在1997年,日本政府已修訂河川法,列明河川治理除了要達到治水、利水目的外,更要顧及環境,並推廣多自然型河川整治。此方式重視河川整體的自然機制,協調周邊居民的生活、文化,同時保存河川原貌、原生生物的棲息環境。日本政府已將此視作所有河流的基本整治原則,已有伊賀川、板櫃川、芝川等成功例子。

相反,香港活化河道,甚至為河道環境、生態設計發出實務指引的,是主理污水和雨水處理排放的渠務署。鄭睦奇坦言,香港推動河道活化的多為工務部門,部門對生態、文化認識不多,為活化增添難度。

跟香港相類的台灣,當地的桃園老街溪、高雄愛河等大型河道也曾被整治,地方政府先從改善水質着手,再慢慢建構周邊環境,令河道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本港的河流教育主要由環保團體推廣,但為市民熟知的並不多。(梁鵬威攝)

事實上,為了令市民更了解生活環境中的河流,台灣桃園市政府在2011年於老街溪附近建設了全台首座河川教育中心,但香港的河流教育主要靠環保團體推廣,當中只有賽馬會的「惜水.識河計劃」及渠務署和綠色力量合作打造的南生圍河流導賞徑較為人所知。

清溪川經驗未必適合香港

至於,港府常掛在嘴邊要參考的清溪川,鄭睦奇認為亦非百分百適合香港。清溪川本身為韓國暗渠化、石屎化的河流,韓國政府自2003年起,耗資9,000億韓圜(約62億港元)讓這條暗渠重光,將清水及污水管道分流,引進漢江清水,甚至可予人觸碰,成為近年國際整治河道的參考對象。

然而,鄭睦奇認為清溪川的生態成分不多,又需將水抽到上游的地方,再讓其流下來以製造河流般的效果,需要使用能源,故對於擁天然河流的香港來說,此例子未必適合。

雖然政府常說要參觀韓國清溪川作洞道活化藍本,但鄭睦奇強調,此例子未必完全適合香港。(視覺中國)

至於香港的活化該何去何從,他認為或可從打造配合城市的多功能河道方向思考:「提供一些綠化的地方,令這城市的面貌更有生氣,亦提供到紓緩城市熱島效應的功能。這亦是開闊的地方,能令如元朗般密集的城市有一個通風走廊。」

然而,香港的天然水資源並不只有河道,還有海港。現時的海濱設計能否令市民親近海洋?詳見下集。

上文節錄自第146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月14日)《「親水文化」不親水》。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