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西重建】最後的長者樂園 賴婆婆︰最愛煮餸同街坊分享
3月中旬,由恒地主席李兆基、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出任董事的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向城規會提交申請,把大坑西新邨重建成私營資助房屋,提供近5000單位。今天城規會收到1,594份意見,超過九成反對計劃,最後獲得通過,將來重建後,單位由出租改為出售。
不少長者在邨內住上近50年,他們的安置和生活,重建後,如何保住呢?
明天,《大坑西重建系列》最終回,細述邨內的老店。
距離石硤尾地鐵站兩分鐘路程的大坑西邨,被居民形容是一處旺中帶靜的屋邨。旺,是因為鄰近旺角及太子等鬧市;靜,是因為邨內大多數是老人家。
住在白田邨的街坊
夜晚七點多,坐在邨內「老人優先坐位」的賴婆婆,正等待回家吃飯的女兒。家在白田邨的賴婆婆,因為女兒的關係也與這條邨結下不解之緣。「大女住在民康樓,所以經常會到大坑西邨。」賴婆婆說。縱然不是邨內居民,但與大坑邨西街坊傾談亦變成了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前在大女家煮餸煮多左都會同其他街坊分享,因為住左咁耐大家都好熟,唔會介意。」
重建後會否影響與街坊的感情?賴婆婆似乎不把重建當一回事,她輕鬆的答:「要重建都無辦法,同街坊以後只能用電話聯絡,再聚集飲茶,都唔係咁困難見嘅。」
「呢個咪花姐,佢住得最耐啦,喂你去邊呀!」遠處又有一個婆婆緩緩走來,她叫花姐,已年屆七十,住在民泰樓九樓,是全棟最高的一層。
走九層樓梯的生活
大坑西邨沒有電梯,上落全靠雙腳。我問花姐,住那麼高走樓梯腳不痛嗎?她瞇瞇眼地笑著說:「唔痛啊!我托賴,唔知係咪因為我飲得花膠多。」原來花膠是花姐的保養秘笈。
別人認為是大坑西邨缺點,花姐反而覺得是優點。住得高沒有怨言,還是花姐喜愛大坑西邨的原因。她喜歡高樓遠離地面的污濁,喜歡這裡有樓梯。她憶述當年全因為認識管理平民屋宇有限公司的董事,才有這今日這間三百多尺的屋。「當年我幫佢地打工,做修髮呀,幫佢計下數咁。」
花姐父親在泰國,但她在內地讀書,不懂泰文所以留在香港。「我向老闆講我無地方住,佢話有棟民泰樓就黎起好,我就要左九樓啦。」
賴婆婆聽到後忍不著搭嘴:「你而家就後悔囉!」
花姐回道:「咩後悔呀!」
「高得濟嘛。」
「唔係高,不過西斜曬就真。」
她們兩人聊了一會,一時說著自己有幾十年歷史的皮包,一時說著鄰居借錢未還的話題,一時又聊今期買了馬未。說著說著,賴婆婆道:「夠鐘回去煮飯給女兒了。」
「以人為本」的處理原則?
管理石硤尾大坑西邨的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呈交予城規會的重建計劃,聲稱從「以人為本」和「社區出發」,重建計劃打算先拆卸民樂樓及民康樓,將現有租戶暫時安置到其他較高樓層的空置單位。惟大坑西邨有3成居民都是長者,本區區議員及大坑西邨居民權益關注組顧問譚國僑則批評此做法並非以人為本的方法,若老人家搬上較高層,則變相困在屋內。
雖然花姐有花膠打救,但聊到最後,她告訴記者現在正申請其他廉租屋,擔心再住高樓層會無法應付,記者問她不是喜歡住得高嗎,她卻輕輕說了一句:「我怕有病,只係而家(腳)唔痛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