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認同】中年變性被妻兒離棄、失業 拍電影盼主流理解跨性別
黃欣琴原生性別為男,心理自認為女。當了大半生男人,她在56歲變性。妻子得知後以丈夫有「不合理行為」為由,入稟法院申請離婚,當時20歲的兒子也割席成陌路人。妻離子散、失去高薪厚職,黃欣琴搬到蝸居獨過新生活。歷時數年的變性過程,她進出醫院苦受皮肉之痛,只為自己更像一個女人。
這天訪問前,請黃欣琴帶來化妝品,或她認為代表女性的物件拍攝,她卻回覆說沒有。怎為之女人,她在變性後這幾年,拍片又四處演講,親身示範。素未謀面的觀眾看畢,恍然大悟跨性別不是變態,對「女人」改觀;惟有她最親近的人,10多年來音訊全無。黃欣琴不知道妻兒對於她這樣一個跨性別女子,是否經已釋懷。如果可以,她想他們下月來看她監製的一齣女人新電影。
中年男人婚後變成為「跨女」的故事,近年成為電影常見的主線,先有數年前的外語片《丹麥女孩》,再有11月底公映、由姜皓文出演的港產電影《翠絲》。同類橋段還在許鞍華2012年執導的微電影《我的路》出現過,由男星吳鎮宇飾演跨女角色,藍本正是改編自黃欣琴的變性故事。
電影提到,吳鎮宇常趁無人在家,便興奮莫名地偷穿黑絲襪,被妻子揭發後吵鬧連場,最後仍獲接納支持變性。黃欣琴苦笑說,現實中沒多少這樣大團圓結局,許多皆為慘烈收場,她是其中一個。
努力做好男人 心底討厭那性器官
成長於1960、70年代的香港,社會資訊不流通加上性別觀念保守,黃欣琴兒時不知道有「跨性別」一詞。她沒意識要做女生,或變性為女性,只以為自己偷穿媽媽、妹妹的衣服,是心理變態。
她努力掩藏女態,滿足社會對男人的期望。母親催婚,她便跑去婚姻介紹所認識女生。一個女生與她見面一兩次後,主動約會,二人拍拖一年便結婚成家。婚後黃欣琴努力賺錢養家,有車有樓,為妻子建立一個幸福富足的家,她心知只在自欺欺人。
黃欣琴難以做好「丈夫」的角色。她自幼討厭自己作為男性的身份,討厭那副性器官,婚後亦討厭與妻子行房。她不時虐打自己的下體,每一次有性行為的時候,都要先自瀆充血才能勉強進入。兒子出生後,她如釋重負,自覺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鮮有再跟妻子行房。對方對此沒有怨言,亦從不察覺丈夫有女性表現的傾向。
多年偷穿女裝 妻發現促「醫治」
結婚前後,趁家裏沒人,黃欣琴會如童年時瞞著家人偷穿女裝。她穿起來開心自在,「感覺好真實,好像釋放了些什麼。但罪疚感又很大,好像自己做錯了什麼。」好些年她過著「兩棲」生活,平日男性,假日偷做女性,想過就此老去,又擔心終有天會被妻子發現。
直至千禧年後,網絡資訊發達,黃欣琴從外國網站看到一個又一個「跨性別者」的個案故事,才開竅明白自己為何多年活得不自在。「以前以為自己只愛裝扮成女人,但翻書查看資料後,終確認自己渴望變性。」黃欣琴希望內內外外都想成為女性,擁有乳房和陰道。那時她54歲。
她很快便連繫上幾個準備變性的跨性別人士,不久亦被妻子在家裏意外發現丈夫擁有多套女裝。「她當下火冒三丈,認為我生病了,要去看醫生把心理變態治好。」黃欣琴順勢排期見精神科,證實患上性別認同障礙(現稱性別不安),開展一系列心理評估和女性生活體驗。
被妻趕出家門 兒子割席拒見
妻子原本以為丈夫會「病好」,怎料促成「他」作變性手術。「太太無法接受,趕了我出家門。」30多年的婚姻終歸煙消雲散。電影裏那些指責對白從沒在妻子口中說出,「但她的行動已表明了一切。」黃欣琴妻子以丈夫「不合理行為」申請離婚,由律師處理。
同床共枕30多年的枕邊人,由相愛到反目成仇,黃欣琴傷心悲憤,不明白愛情與婚姻是怎一回事。「愛一個人是愛她這個人,抑或愛她的性別?我改變性別後,她就不再愛我?」黃欣琴明白妻子突然失去「丈夫」的感受,但她堅持真實地做回自己,用另一性別繼續愛妻子。
至於她的21歲兒子,當時正於英國唸書,收到父親決定變性的電郵後,一句也沒回覆,自此斷絕來往。10多年來,半句說話也沒跟父親講。
出櫃後被上司調職 求職屢敗
與此同時,在跨國銀行當科技管理廿多年的她,更面對連串的職場歧視。上司拒絕批准她以女性打扮上班,並將她調職,以後坐到一角對電腦做研究交報告,無需再與下屬溝通合作;後來甚至更改她的評核表。「他(上司)突然指我工作表現差,要將我調職,我跑上平機會告他。」
上訴交涉一年多,黃欣琴最終與公司簽下和解協議,帶著補償金和公積金離職。直至她完成變性手術後多次求職,依舊失敗而回。「面試官看著我的履歷文件,全是男人名,再看看我的樣子和身份證性別已改為女,我變性這回事也心照不宣吧。但他(僱主)拒聘,不會講這個原因。」
自組協會助跨性別人 欲親身解說消誤解
黃欣琴自知變性後,以50多歲之齡重投職場機會渺茫,索性退休籌組性小眾協會,「想幫返自己社群。」2013年她成立世界公民協會的香港分會,主要推動香港的跨性別議題。她說港人對跨性別的認識度依舊很低,「大眾覺得我們神神秘秘,唔明點解呢班人無端端有男人/女人唔做,走去變性,抵死啦畀人鬧。」
主流多數透過電影電視劇了解跨性別人士。數年前外語片《丹麥女孩》叫好叫座,黃欣琴卻認為電影考慮戲劇效果,無法反映現實。「電影講到好似是因為主角要為太太當畫畫的模特兒、後天穿上女裝,才觸發她變性的念頭。我覺得這有點流於表面。如果由我們自己拍攝,會表達多些訊息,清晰一點。」
她於是找來20名香港跨性別人士在鏡頭下娓娓道來自己的故事,並開始創作劇情片。「有些說話,由我們親自講,好過由傳媒或其他人去講,也不想大家用獵奇的目光去看。若文稿或劇本寫得不準確,我們也可以即時改。」下月作慈善公映的電影《女人就是女人》,正是黃欣琴首部長篇劇情片。
拍電影詰問:女人究竟為何?
電影由女星李蕙敏飾演跨女,她從原生男性轉為女性後,結識丈夫,看上去與普通女性無異,亦克盡妻子及後母的責任,最後卻被丈夫揭發指責為「假女人」、人妖。「我想觀眾理解更多跨性別女性的處境,亦思考什麼為之『女人』。」
現實裏,黃欣琴切去陰莖、重建陰道和乳房,以完整的女身軀殼過第二人生。訪問這天她一身飄逸洋裝,穿着高跟鞋咯咯地走過來,比生為女身的記者更溫文嫻靜。「我平日也像妳一樣素顏示人、穿T恤牛仔褲的,今天訪問才穿得好看點。」她說除了擁有女性性徵,讓她感覺身為女人;女人,沒有特定的標準。「不是每個女性或跨女都會擺蘭花手,也不是每個女性都是陰柔嬌美。」
但何以她的協會會開辦化妝班、女聲訓練班,教導跨女表現更像一個女性?「我們要學識社會認為怎樣才為之女性,但現實裏,走到街上,也不一定個個女性聲音尖細或塗脂粉抹。」女人究竟為何?黃欣琴認為:「是妳心裏認同自己是一個女人。有些跨女介意別人指她不是女性,打扮可能會女性化一點。但其實有些女性的外表形象和她的內心想法並不一致,例如短髮Tom Boy(男性化打扮女生),她也是一個女人。」
「到了這年紀,我們之間沒有性,但有愛」
縱使將需服用女性荷爾蒙藥物度過餘生,變性後這8年來,黃欣琴心境變得開朗。她在寫給自己的信中,提及失去工作後物質享受遠遠不及以前,「但對於尋回自己的喜樂,並非富足的生活所能比擬。」她笑說過多幾年便屆七旬,很難再稱得上美女,「但我對成為優雅的女人,仍滿有希望的。」
黃欣琴愈來愈女性化的五官樣貌,讓她如今走到街上,不再遭受奇異目光,甚至有人讚她打扮漂亮。若她再與妻兒在街頭忽然相遇相見,她只想彼此稱呼對方的名字,不再為「前夫」或「爸爸」身分名份羈絆,不再介意她是什麼性別。
她愛過前妻,曾認定為相守一生的對象。變性後,她找到新伴侶。「即使她(新伴侶)變性為男,我依然愛他。我們之間到了這年紀沒有性了,但有愛。」黃欣琴瞇眼笑著說。
下集:資助黃欣琴開拍電影的婦女組織,近月舉辦一連串跨女活動,讓公眾理解跨女處境,參加者遊戲過後發覺這班女人唔易做:婦女組織辦跨性別女體驗 模擬歧視場面:她們一世為女人身分而戰
黃欣琴監製的《女人就是女人》為獨立電影,她計劃參加大阪亞洲電影節、柏林國際影展或鹿特丹國際影展,希望在外地得到迴響後,能於本地院線上映。電影下月將於銅鑼灣時代廣場UA 戲院,作慈善首映,詳情:https://bit.ly/2No4stf
而是次放映,亦為非牟利組織「婦女動力基金」的跨女系列活動,組織將於本周六舉行一場「跨性別真。女人分享會」:
日期︰10月13日(六)
時間︰下午4時至6時
地點︰2nd Draft(大坑銅鑼灣道98號地舖)
詳情:https://bit.ly/2wOKY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