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福音】藍屋設「好鄰居計劃」 住宿同時投身社區藝術
10年,為時未晚。10年前藍屋街坊爭取「留屋留人」,2010年採納民間方案,本月正式展開藍屋的復修。近日,藍屋推出「好鄰居計劃」,提供約12個單位予公眾體會社區生活。居住計劃以三年為期,收取市值租金,第一輪暫定在今夏推出在黃屋的一個單位。
建立藍屋新社區
預留給「好鄰居計劃」 的單位,改建自當年無選擇留在藍屋的街坊居所,據悉最初是打算用作B&B酒店之作。經過社區討論,希望新住戶是能長時間與街坊生活,建立歸屬感的住客,而非遊客。
計劃目的是推動共同居住 (co-living)、社區營造和共享經濟的理念,共同承擔社區的責任,重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鄰舍精神,而不限於傳統的租客和業主關係。申請人需經過由灣仔區議員和營運團「WE 嘩藍屋」組成的評審委員會的審核。審核準則是申請人的社區參與經驗及未來對藍屋和灣仔區的貢獻。
計劃的對象是專業人士、退休人士或社區創新伙伴,計劃為期三年,為紓緩新舊居民的磨合問題,首年居住獲安排為試租期。
除了「好鄰居計劃」,藍屋建築群內的空地亦開放給公眾舉辦放映、講座活動,凝聚藍屋和周圍石水渠街的社群。
保良局設藝術家駐留計劃呎價$46
保良局亦推出「V54年青藝術家駐留計劃」,團體改建90多年歷史的跑馬地山村道54號三級歷史建築,提供11個雙人或單人單位,而參加者需要在45歲以下,並有兩年從事藝術的經驗。
單人房面積僅60呎,設有公共浴室、厠所和㕑房,租金連雜費要2,760元,呎價為46元。翻查資料,附近劏房樓盤連同浴廁,呎價為40-50元,兩者大致相約。
參加簡介會的藝術家Carmen坦言︰「租金不便宜,而空間限制很多。」她表示設施未完善,缺乏洗衣機和曬衣位。主辦人建議住戶在「房內曬衫」。她亦指共用大堂空間太小,難以創作,無法創作大型畫作、製作木工和玩具。另外,大廈舉辦的展覽只招待預約客人,路人不可入內參觀。她希望在港島交通較方便和豐富歷史感的地方,擁有獨立的創作空間,故仍有興趣參與V54計劃,其中以最短期租約為3個月較為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