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法定假期全球排尾4 仿效英、台增「健康假」減員工壓力?
香港有 30 萬打工仔女無償加班,60 萬人每周工時超過 60 小時。不但爭取標準工時立法8年之久依然毫無推進,整體香港勞工權益、員工福利政策遠低於大部份國家的最低標準。
翻開勞工署網站招聘廣告,仍有一些公司以七日年假、法定勞工假期及強積金作為福利;據2008年國際勞工組織的研究,香港法定假期數目為19天,在103個國家及地區中排尾四,遠遠落後先進地方平均30天的假期。
上文訪問香港一間法國藥廠賽諾菲,是現時唯一一家企業每年額外為員工提供3天的健康假。而「健康假」或「心理健康假」在外國已漸見普遍。然而,香港仍未有立法會議員就此倡議。
公務員自殺率高企 台提出每月健康假
除了一般有薪假,部份國家亦有着不同名目的假期,照顧員工各種需要。如台灣立委去年就着公務員自殺率高企,提出員工可申請每月一次「心理健康假」,若一年累積少於三天,則等同有薪假,否則當作半薪處理。台灣立委廖國棟認為,僱主讓員工請假,僱員多以病假、事假、女性則以「生理假」(現時香港仍未有生理假),僱主甚少關心員工心理健康。有台灣地產公司,以及英國部份企業,已為員工增設每年三日健康假。
在英國,打工仔同樣面對工時過長的問題。就此,英國政府頒佈了一系列宣傳、呼籲措施,幫英國人享受休假權利。全職員工除了每年享有28天有薪公假外(香港只有19天),若員工身心健康出現問題,公司會強制員工休假。一家英國建築公司,若員工面對工作壓力受困擾,應主動接受心理輔導,若醫生診斷是因工作壓力影響精神健康,有權利要求員工帶薪休假3個月。
此外,台灣亦有汽車用品店設「運動假」讓員工做運動。可見,「健康假」或以鼓勵員工保持身心健康為目的的假期,並非法國藥廠憑空想像,而是國際趨勢。又如法國巴黎人壽台灣公司推行的「情緒假」,都讓員工能多休息、陪伴家人,調整自己狀態。
反觀香港,政府關於在職人士健康的程度,僅止於活動、健康講座。如衞生署及職安局於二○一六年八月推出「好心情@健康工作間」計劃,鼓勵機構簽署計劃約章,承諾在工作間推廣身心健康。然而,單以約章提升勞工精神健康保障,缺乏推動效力。
智經報告:逾6成受訪者工作受壓 影響工作及家庭關係
香港智經研究中心在2017年發表《工作與生活平衡:由推動彈性僱傭措施做起》報告,內容引述多項外國研究,指僱員感到工作與生活不平衡,除了對個人健康造成影響,還會影響家庭關係和工作表現,導致生產力下降、僱員士氣低落、遲到、缺席和離職等問題。
報告又引述了職安局與全人教育基金在 2015 年 訪問了 377 名在職人士,發現61.2%受訪者感到相當大程度的工作壓力、24.8%及 26.1%的在職人士分別出現抑鬱和焦慮情況。報告結論是職場身心健康,對僱員工作效率、公共醫療開支等尤為重要,但這概念尚未被僱主和僱員所重視,職業病及勞損情況嚴重。
最後,報告建議政府應協助企業提高實行彈性僱傭措施的可能性,同時提倡僱傭相方討論使員工能平衡生活、保障健康的工作模式,即所謂「全面提升職安健水平」。
議辦已實行月經假 區議員:絕對支持,但要談立法仍太早
曾就女性生理假之題目,接受《01社區》訪問的西貢區議員林少忠,他的議員辦公室,已實行月經假之措施。林少忠同樣樂意支持健康假在香港普及,「只要員工放假後,身心真的能回復到較佳狀態的話,我絕對支持。」惟擔心若健康假是連放三天,會影響部份工種、小型企業業務:「例如保安、清潔工人等等工種,若真的實行健康假,屋苑成本可能因此增加,此因不同企業要評估不同的情況,去制定一套合適的做法。」
但林少忠認為,健康假要上升到立法討論的層面,尚言之過早,因此認為應由企業自願實行開始,推而廣之,待更多企業加入此行列後,有更多成功例子,才再討論是否應該立法。他亦表示,自己的議員辦公室,亦會研究相關做法是否可行,若經過評估,認為對員工及辦公室都有利的話,亦不排除實行健康假。
賽諾菲嘗試推廣職場健康文化
上集提到的製藥企業賽諾菲,就推行健康假、彈性工時等各種政策,讓員工能維持在較理想的環境工作。在訪問期間,他們表示,未來除了有意繼續與員工討論更加彈性的做法外,亦希望在香港推廣這種職場文化和管理方式。
為此,賽諾菲利用醫生網絡,經常邀請其他大型公司參與健康講座,例如邀請醫生向航空公司職員講解關於適應時差、失眠的資訊。「過往一年,我們幾乎每星期都去不同公司辦活動及講座。」賽諾菲香港及台灣區域總監Kelly說道,傳訊及政府事務高級經理Devin續道:「我們希望能拋磚引玉,將我們有的健康資訊,與其他公司分享。當他們得到那些東西後,再發展出一套符合他們公司體系、業務性質的做法。」
不過,Kelly承認某些集團要像賽諾菲一樣,推行彈性工時、健康假等等並不容易:「一來受工作性質影響,像工廠要趕製造產品,便很難這樣做;有些企業擁有過萬員工,亦需要時間慢慢制定政策。我們在員工數量以及業務上,確實比較容易有新嘗試。」
增加法定假日 政府小心評估勞資雙方利益
除了企業互相推動,政府應積極研究各方面立法保障的可行性。然而,關於基本勞工權益的法律相關討論及立法向來道阻且長,如標準工時自2010年政府展開立法研究,相隔8年卻「只聞樓梯響」。增加法定假日方面,政府往往不易放行,主要原因是經濟損失的考慮。政府估算增加1天法定假期,整體僱主成本為3.7億元,增加5天就18多億港元。2016年,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表示,是否增加法定假日,要小心評估及平衡勞資雙方利益,勞工顧問委員會仍在討論這個議題。
雖然近年不同企業,在辦公室內設立運動、康樂設施給員工享用,但卻只是「膠布止血」,更重要是企業願意互相推動,才能更易提升至立法討論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