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之春.山系婆婆1】山上起花園 行山友同乘涼

撰文:呂嘉麗
出版:更新:
73歲的友珍十年間斷斷續續,登山開路,形成山上的半個家。(黃寶瑩攝)

香港地,山多又地少,四成郊野及綠化地帶,包圍六成山下人的斗室,上山落山,漸漸成為山下人的一種日常。來往山頭的常客絡繹不絕,但設施貧乏,想在山上找個位置坐着遠眺風光也是難事,靠政府撥款建設施需時長又未必得償所願。

於是,晨運客或山友因地之宜,落手落腳建造出山上的半個家。

擔泥、抬廢料、登天梯、掘去水道,瓦磚裝飾石椅石檯,詩詞滿賦石壁,立列林間,如傢俱。

可惜是,此半個家終究位居官地,如透露確實地點,山友或會被「抄家」,因此下文不會交代確實地點。

友珍以水井收集到的雨水灌溉,相當環保。(黃寶瑩攝)

山系婆婆STYLE 
 
現在戶外登山的女孩都叫「山系女生」,73歲的友珍也是百分百的山系婆婆。她穿衣自成一套風格,襯衫搭配繡花背心,戴格仔偵探帽或太陽帽,穿行山鞋,長雨傘作拐杖,背中型背包,內放水瓶﹑盛著熱茶的保溫壺﹑水果及乾糧。

友珍為這座山頭立下了第一個標記。(黃寶瑩攝)

友珍本來在大陸任小學教師,80年代來香港,轉職製衣女工,退休後天天上山。平時她會把基本法第三十四條(市民繼續享有進行學術研 究、文學藝術創作及文化活動的自由)逐字抄起來並能字字鏗鏘背誦出來。剛開始時她有十幾個山友,年輕人都走闊落石級、扶手拾級而落,她卻走斜滑窄小的石級捷徑,邊走邊自述,從前梯與梯之前沒有接駁位,「小朋友和老人家就走不到,所以我就想,不如在這裡蓋一塊石頭,路就會好行了。」那年1999,她就這樣為這座山頭立下了第一個標記。

石璧有三四十尺長,活像山間的「萬里長城」。(黃寶瑩攝)
你看多漂亮!我建在這,讓人不用到藝術館也能看到藝術品。」

婆婆創作的藝術品

後來山上的半個家,自是出於友珍。十年間斷斷續續,登山開路,搭梯修梯,以水泥搭建了兩層共約20呎長﹑約2呎高的石璧,風格統一,都是用波子棋或馬賽克佈置,砌出「各位行山友,早晨」七個大字。兩層石璧之間以花圃相隔,並加建4張各有不同形狀的巨型長石椅,2張圓檯,2張小圓椅,連石璧上用毛筆寫的詩詞,也有小珠及磁片砌成的字句。石璧上掛有一幅幅她從藝術館的書複製得來的畫作,友珍說:「你看多漂亮!我建在這,讓人不用到藝術館也能看到藝術品。」

山友以馬賽克砌出問候語,讓山友不見其人亦如聽其聲。(黃寶瑩攝)
圓桌設計,一個中學生試坐後很喜歡:「冬天大家可以坐近點,會暖些」。(黃寶瑩攝)

這些設施,不只是藝術品,還示範了用者為本的建築理念。其中一張半月形的石椅,圍著一張圓桌而建,好看又實用,坐過的人說:「圓桌方便一班人坐在一起,有利溝通。」友診說,「這裏恰巧有個位置,就適合建圓形的,我便建了!」她隨心的構思,卻好像做到了無數偉大建築師建築的理念:將建築融入環境,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記者詑異的是,她為每塊石璧都預留了一條凹下去的小道,作疏導雨水之用,防止水土流失之餘,也能儲起雨水用來灌溉。

 

別人常問:「阿婆,你為什麼要這樣辛苦?」友珍一口客家腔大聲笑說:「哎喲,我阿媽就係生到我咁,唔知點解鍾意做呢啲!」

友珍常常抬水泥上這條山路。(黃寶瑩攝)

 

但是友珍身高才5尺,究竟如何可以搬水泥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