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青人均兒童遊樂場面積跑輸18區 衰在分佈散、面積細、設施少?

撰文:陳銘智
出版:更新:

公共遊樂場每區都有。落街瀡滑梯、盪鞦韆,認識朋友仔,是不少香港人的童年回憶。安全墊界別了兒童和成年人的世界,一格一格的快樂,卻原來不是人人平等,真相是遊樂場面積和分佈,各區差異頗大。
根據立法會文件,康文署管理、逾600個公共遊樂場中,以葵青區最少人均遊樂場面積。44,700名小童(2至12歲)人均只能享用0.16平方米的兒童遊樂場,其總面積為7,003平方米。而中西區的遊樂場總面積是10,074平方米,18,200名兒童人均享用0.55平方米的遊樂場,是全港最多。
換言之,以一格一方米計算,兒童連一格空間也沒有。這也許是他們不曾意識到的稀少。

住宅持續落成 人口密度冠新界
葵青區:
面積:23.3平方公里
人口:52萬600人、每平方公里22,310人
1981年從荃灣區獨立出來
人口密度目前冠絕新界各區

有網民比較過去與現今遊樂場設施的不同,可見過去的滑梯是獨立式,而現在滑梯多數是組合式,比較矮身。(網上圖片)

香港建兒童遊樂場設施源於街童泛濫 首個遊樂場竟變成紅燈區?

不平等的童年

區內有葵涌貨櫃碼頭、大連排工廠區,同時公私營住宅林立。逾17萬家庭單位中,接近65,000個家庭由夫婦及未婚子女組成。除了2011年和2014年分別入伙的葵聯邨一、二期,改建葵芳警署宿舍的葵翠邨,也將於今年5月入伙。可見未來仍有不少人入住葵青區,有子女的家庭也佔主流。除了居住以外,社區的各種配套是否足夠?

根據康文署資料,現時葵青區總共有38個公共遊樂場,比最少遊樂場的黃大仙區(15個)多出一半。然而,葵青區沒有獨立的滑梯及攀爬架,多數是組合式遊樂場,即將一套包含滑梯、攀爬架和其他組件的設施,收納於休憩公園內。

中葵涌公園地點偏遠

葵涌的兒童遊樂場分佈散、面積少,設施上亦因為照顧長者健體需要,小朋友的活動空間不算大。佔地10.56公頃的中葵涌公園,是葵涌現時最大面積而開放的公園。公園內雖然有兩個兒童遊樂場,但同樣是組合式設施。在公園跑步的謝先生說,中葵涌公園位於青山公路及葵涌道中間的山坡上,對山坡下的葵芳居民而言,頗為偏遠。「我住荔景10幾年,荔景街坊通常到葵芳使用休憩健體設施,中葵涌公園平時都見不到很多人使用。」

換言之,葵涌即使有面積較大的公園,當成年人也因偏遠不考慮入內,更何況是放學後,只想爭取時間遊玩的小朋友?

街坊:商場遊樂場仲好玩

居住葵芳10年、36歲的張小姐,現育有兩名分別3歲和4歲的兒子。他們正在盛芳街休憩公園的遊樂場追逐,她常常陪兒子到這裡遊玩,她認為葵芳欠缺專屬小朋友的公園。事實上,盛芳街休憩公園有一半空間,是長者休憩及建體設施;小朋友的空間,只有一個組合式滑梯和兩個鞦韆。

「平時去開的遊樂場選擇不多,葵芳邨、葵芳圍,以及新都會廣場的平台遊樂場。新都會廣場的設施較新穎和種類多,不過裝修到今年6月才重開。公眾地方的遊樂場,我覺得小朋友活動空間不夠大,鞦韆只有兩個也不夠。最好有空地,讓他們有足夠空間玩追逐遊戲、玩push bike(平衡車)。」

張小姐指,每逢假日,附近遊樂場都有很多小朋友聚集玩耍。「又未去到要排隊輪候玩的地步。只是作為家長,見到太多小朋友聚集要瀡滑梯,會怕他們不小心弄傷兒子。」

葵芳主要的休憩設施,除了康文署管理的公共兒童遊樂場,房屋署轄下的遊樂場也是主要的來源。高樓下的細小遊樂場。(陳銘智攝)

【來稿】50年前港有超前衛遊樂場 美建築師:香港比美國更開放!

葵盛街坊:小空間內發揮想像

陳小姐22歲,8歲那年搬到葵盛東邨,小學三年級至五年級時,經常到樓下的遊樂場玩耍。葵盛東邨依山而建,遊樂場通常位於公屋附近的平台。她記憶中的遊樂場,以及認知中的遊樂場,都指向一個安全墊界別起來的小空間。不過在小孩子的想像中,哪裡都可以是遊樂場。「以前,我們會爬到遊樂場附近長椅上的簷頂。設施會幾悶,不過我想不到可以增加甚麼好玩的。」她說,水務署在葵盛一個山頭上的用地,也是她兒時眾人的禁地,大家不時偷偷爬進去。

對她來說,最遠只是去過一次葵芳林士德附近的公園玩。她說,印象中比較大的公園,要數到去荔枝角公園。她覺得,屋邨遊樂場雖然細小,但是對小朋友而言,這是他們結識朋友、課餘玩樂的重要場所。「試過有朋友養的倉鼠死了,就把牠埋在遊樂場附近花槽的泥土中。」

面積小、分佈散、設施少,葵青區兒童遊樂場三大問題,可以怎樣解決?請看下集。

中葵涌公園雖然是目前葵青區最大的公園,但公園內的兒童遊樂場,只提供一組滑梯。相信小朋友見到都會嫌悶。(陳銘智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