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礦場】義診30年見證變遷 醫生、村民每年聚舊團年

撰文:顏寧
出版:更新:

馬鞍山村曾住上5000人。到了70年代中礦場結業,村民陸續外出工作,搬離馬鞍山村。留下來生活的,很多都是老礦工及其家屬。那時交通不便,村民出村看病都得顛顛簸簸坐車下山,然後坐船前往沙田。
1987年,歐耀佳醫生一次偶爾上山做義工,開啟他到馬鞍山村義診的路。這裏沒有亮麗的裝潢,也沒有登記處和藥房。歐醫生的診所只是三張書枱、兩個鐵櫃組成。打開一本封面寫着「1988 Diary」的記事簿:1987年11月21日,歐醫生第一次來馬鞍山村義診。記事簿上,正式登記的病人已達301人。 歐醫生見證過不少村民離世,也曾替已離世、有長期病患的老村民寫死亡證明。301人裏,大約三分二已經離世,或搬離馬鞍山村;至今,歐醫生依然小心翼翼地將他們的病歷保存起來,隨便揭開一份病歷,也能記起他們。
攝影:鄭子峰

這裡沒有亮麗的裝潢,也沒有登記處和藥房。歐醫生的診所由三張書枱、兩個鐵櫃組成。
+1

冥冥中自有安排?

1984年,歐醫生與其他醫護人員在新蒲崗組成義工團隊「社區健康發展計劃」,培訓義工到社區做健康檢查。歐醫生一直認為,來馬鞍山村義診有份難以言喻的緣份。87年的夏天,他和朋友在附近行山,本想到馬鞍山村一遊,卻找不著入村的路。翌日,他就收到何文田青年中心的電話,邀請他們上山替老人做健康檢查。

那次服務,有位義工得知老村民外出看病的路途遙遠,動輒花上一、兩小時,就問歐醫生:「可唔可以嚟幫佢哋睇病?」歐醫生爽快答應,教會會負責買藥的費用和提供地方,於彌撒後診症。每逢星期六下午,那年冬天,第一次義診就有45位村民來看病。

每次義診大概只有8、9個人看病,以長期病患為主,大部分病人都是定期取血壓藥。

早期多老礦工患肺病 現跟進病情、作健康教育為主

歐醫生還記得,早期每次都有40、50人來看病。很多老礦工還有肺積塵、哮喘病。每逢轉天氣,他們就會氣喘得嚴重;那時候,歐醫生一年要購買3、4次藥,很多都是治癒哮喘的噴劑。每到冬天,歐醫生也得替村民打流感疫苗,有些老人行動不便,醫生就拿著針走到他們的家。

後來,天主堂沒再辦彌撒,加上很多村民遷出,診症的人逐漸漸減少。直至2001年,老人會易名為「馬鞍山村老人會」;歐醫生診症的地方,也轉到村口的老人會會址。現在,每個半鐘有一班村巴往來馬鞍山站和馬鞍山村,車路也鋪得平坦,交通不如以往不便。

現在村內還有約200人居住,每次義診大概只有8、9個人看病,以長期病患為主,大部分病人都是定期取血壓藥,一年也只需購買一次藥。義診的作用也不如以往顯著,主要作健康教育為主:「其實全部係嚟follow up(跟進),好少好少,好間唔中會有啲(新人)。有啲出咗外面,不過佢知道我喺度,有啲嘢唔妥,特登走返嚟問下我。比如有啲人要做手術之類。」

這天,歐醫生帶上醫學生Kelvin。診症時,時不時就會考Kelvin。

村民:有咩事就會問佢 

梁兆笑著說:「我有咩事,成日問佢問題。歐醫生成日好親民㗎,又同啲老人家食飯。好熟絡啦!20幾、30年,好信得過呢個醫生!」他的右手先後施過四次手術,近日開始感到疼痛,特地來問歐醫生:「我驚佢唔知會唔會發作。」 歐醫生說,應該只是風濕,梁兆才放心下來。張伯伯的下巴隆起硬幣大小的腫瘤,起初由歐醫生跟進;現在外面的醫院已在跟進他的病情,他還是特地來找歐醫生:「醫院講得好快,我有好多嘢唔明白,特登上嚟問清楚佢。我啲老人家聽嘢,又無記性,佢講完我都唔知咩事。」

手術疑難以外,小如量血壓的問題,歐醫生也是耐心地向病人解釋。有位90歲的婆婆來找歐醫生:「我用自己嗰機度(血壓),180幾、190幾。唉!嚇死我,唔敢做嘢,郁都唔敢郁。」醫生再為她量血壓,結果正常,著她不用擔心,解釋可能是家居的電子血壓計不準確:「唔使驚啦,下次帶埋部機嚟,睇吓有冇問題。」

醫生為婆婆(左)量血壓,著她不用擔心,解釋可能是家居的電子血壓計不準確:「唔使驚啦,下次帶埋部機嚟,睇吓有冇問題。」梁兆(右)的右手曾施過4次手術,近日開始感到疼痛,特地來問歐醫生。歐醫生說,應該只是風濕,梁兆才放心下來。

醫生以外,也是家人

歐醫生上山,是村民看病的日子,也是老村民聚頭的日子。尤其有些遷離馬鞍山村的居民,一個月才會來老人會一、兩次。每次診症之後,老人會的負責人波叔也會安排大家一起吃飯。每年新年前,老人會都會辦團年飯;不論已遷出的、留在山上的老村民都十分著重這頓飯:「係佢哋講嘅,雖然唔係一家人,但都當作係家人,見得一次得一次。」歐醫生笑說,曾有次因做手術,遲到1小時,他們也堅持一定要「等齊人才開飯」。

歐醫生說,現在上山義診是為了跟進老人家的長期病患,也是為了和老人家聚舊:「好似啲子姪返去探老人家咁。」1年後退休,歐醫生也坦言,有天或許會結束義診服務。但是,30年來他和村民之間建立的關係,相信不會因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