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礦場】4間課室的山上學校 足球隊出城次次輸24支汽水
50年代,國共内戰後,內地大量難民來港,部分難民在馬鞍山村落腳生活,在礦場裡當礦工。高峰時期,這條村住上5000人。那年頭生活艱苦,村內有兩大教會辦學,讓礦工子女能免費接受教育。其中信義學校只有4間課室,5個老師,60年代6個年級加起來也不到100人。到了1967年,畢業生也只有8人。1976年,學校隨著礦場結業也一併結束。約在50年後,50、60歲的舊生和老師再次聚首一堂,說起往事時七嘴八舌,爭相自認最乖,回憶當年在山上物質匱乏的小學生活。
五十年代國民黨黨員國語授課
50年代在信義學校讀書的饒玉龍說,早期在這裡教書的老師都是講國語:「全部都係北京人,講北京話好標準。逃難落嚟,不過識幾個字就去咗教書。」後來,有些逃難來港的國民黨黨員申請去台灣,學校的老師離開,後來再新請一些本地的老師,學校才變成廣東話授課,1963年來的陳老師便是其中一位。
坐船橫越吐露港、交通車上山
74歲的陳寶玲老師,當年家住太子道,每次來學校都要花上一個多小時,先坐爸爸的私家車到沙田,然後再坐半小時船到馬鞍山碼頭(現時恆安邨的位置),再坐礦場的交通車上山:「15分鐘啦,走咗7點9歌(嗰)班就要行上去。好登(顛簸)㗎,登到死 。」那時上馬鞍山村還未有車路,進村教書山長水遠。學校有宿舍提供,陳老師每逢周末才回家一次:「無短週,全部都係長週,禮拜六下午回家住一晚,禮拜日又返嚟。所以係好艱辛。」舊生梁文勝也說,小學時期,一年才會出沙田一次,算得上是大事。
為何陳老師仍然會來馬鞍山村教書?「因為喺出面搵唔到嘢做囉!」1963年,陳老師在柏立基師範專科學校畢業,到了學校開課時還未找到工作,就去了教育署。她還記得,當時有5個準老師來面試:「因為佢要音樂老師,咁我識彈琴,所以就請左我。」
4個課室教6個年級複式授課 舊生:「證明我哋好乖」
結果,陳老師誤打誤撞就來了信義學校教書,除了音樂之外,陳老師還要教數學、中文:「咩都有教吓,都係啲普通科,就係無教英文。」這裡只有4個課室,卻有6個年級的學生,老師需要「複式授課」,一個課室內有兩個年級的學生,老師教完一班,那班就先做功課、作業,老師同時再教另一班。舊生梁文勝就笑道:「以前(低年級)聽過晒,高班就可以瞓覺。」陳老師就說:「唔係個個都聽過記得。」「做作業都做唔切啦,你有你講我有我做。」饒玉龍說。
在師範的日子無學過複式教授,陳老師也是無師自通:「無學過複式教授,全部都係自我發揮。都無用到啲咩教學法、教具,全部都係傳授書本知識。」兩班一起上課,課堂秩序不會很難維持嗎?老師還未回答,舊生廖鳳嬌就說:「咁樣證明咗我哋係好乖啦。」在這裡教書勞氣嗎?大家立刻回應:「我唔曳㗎!我都唔講嘢嘅!」舊生們自認最乖,陳老師才緩緩道出:「其實對我嚟講就有(勞氣)嘅。」
被老師搉頭殼:「街市!街市!」
這班大細路有沒有被老師罰過?梁文勝依然記得被搉頭殼的經歷:「嗰時一年級咋嘛, 寫個9字唔識寫,寫極都寫唔到。畀校長搉頭殼係咁講『街市、街市』!嗰時聽唔明佢講國語,其實佢係講『該死、該死』。」本來廖鳳嬌一開始還說:「我係被打過一下手板啫!」聽到文勝的經歷後,廖鳳嬌就立刻補充:「啊!有啊有啊!佢都用過枝竹搉過我㗎!」
唯一的足球隊 最開心有波衫著
那時生活簡單,課後沒有興趣班,唯一是聖誕節前學校會組織詩班練歌。到了1970年,信義學校出現了第一隊足球隊——信聯足球隊,那亦是全校、甚至是全村唯一一隊校隊。58歲的李國賢和黎文超是當球隊當年的前鋒和左翼:「當年有位老師見我哋鍾意踢波,就幫我哋組隊。」
國賢和文超五年級時,新來的劉老師剛巧也喜愛足球,眼見學生喜愛踢波,就找他們組織球隊:「佢話要成立一隊足球隊,梗係要整隊波衫。睇下用咩名、顏色。」那個年代,一套校服是全年的服裝,所以加入球隊,最威水莫過於擁有波衫:「有個隊友着咗成20年!」這件紅底白字的波衫,黎文超也穿了10多年,破爛才捨得丟。
鄉下仔出城 身在標準球場「落到去都唔知企邊度 !」
這隊波說不上是正式球隊,加上劉老師才剛好11人:「都無咩話練波㗎啦,只係比較正式學吓點樣踢波。」例如,老師會在樹上綁着足球練習頂頭槌,或是讓他們練習傳球等。後來,文超畢業了,13、14歲的他在山下的車房工作,認識一班也喜愛踢波的車房工人。終於,信聯足球隊和一些舊生一起出戰,去青年會在烏溪沙的標準球場比賽。
球隊猶如鄉下仔出城:「去到直頭呆咗,落到去都唔知企邊到,未試過打咁大嘅場。」別人穿著釘鞋,文超卻是穿著白飯魚:「所以大家一搶波,都唔夠膽去掂人哋隻腳,因為佢哋啲鞋有釘,驚佢踩落嚟唔掂架嘛。」結果第一次比賽11比1,信聯慘敗而回:「打到好辛苦,又落雨。輸咗個個都頭耷耷。」
屢戰屢敗 次次輸24支汽水
輸掉比賽,文超他們還要買24支汽水給勝方:「一定又要打汽水,先有啲衝勁。我哋而家輸咗,又要買汽水畀人飲,又要托埋比人,又要輸。真係無晒面子!」 如是者, 這隊信聯足球隊繼續越級挑戰20多歲的球隊:「因為我哋都想要贏返佢一次,威返一次,要面。無理由次次輸比你!」結果,信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6、7年過去了,始終沒有贏過一次:「始終都係贏唔到佢哋,都有啲遺憾。不過,就算輸波都開心。」
這些舊生本來已經失去聯絡,直至近年基督教香港信義會鞍山探索館展開保育和記錄礦村歷史,編成《礦山記憶:鐵,不一般的故事》一書,這班舊生、老師才重新聯繫在一起。廖鳳嬌說:「就算唔係搵返佢哋,呢揸同學、鄰居係記住㗎,記住佢哋好開心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