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住定焗住.3】兩女共住豪宅區100呎單位 經理:這是生活體驗

撰文:柯詠敏
出版:更新:

(編按:居住問題困擾港人多年,在高昂的樓價和物價下,「買樓上車」彷彿已成為天方夜譚。因此許多人都選擇擺脫供樓的枷鎖,去尋找另類的生活方式;花少一點錢,但同時能維持相對優質的生活。譬如近期大熱的電視節目《蝸居宅急變》便正正打着,花一點心思去裝潢佈置,也能讓「蝸居」變得舒適宜人的主題(但效果好否則見仁見智),而成為全城的熱話。除此之外,近年各種「特色迷你樓盤」也應運而生,許多更以「共居」的名義作招徠,與陌生人同住狹小的環境下體驗生活……可是,這些所謂的另類生活又是否真如他們所言能夠提升品味、體驗生活?我們是就向一條出路,還是邁向另一條絕路?)
從地鐵站朝Debbie與Carman的住所行過去,馬路兩旁的低密度住宅築起了高牆。住所外有保安駐守,需要拍卡開閘才能讓我們進去。屋苑四周綠蔭處處,道路寬敞,與一般低密度住宅無異;可是,當他們領我們到一樓,白色防煙門後竟藏着一個迷宮——兩旁純白色的牆壁形成數條通道通往不同房間,通道僅能容納一人。他們拍卡打開其中一道白色門—身處豪宅區內,二人竟同住於僅有100呎的房間裏。
Debbie與Carman兩個月前租住位於壽臣山村道的公寓「迷你海洋站」。這個聲稱推廣共住空間的住宅群由私人發展商裕景興業營運,前身為高級低密度住宅「傲林軒」,每個單位約1,600呎,現時則分間成18間80至100呎的房間。「迷你海洋站」設有公共廚房、休息空間,早前更打着「共居吧!」的宣傳作招徠。我們不禁反思,共住的意義只是「分享」設施?還是香港式共住已經淪為豪宅劏房的糖衣?
攝影:吳煒豪

【共住定焗住.二】400呎內的兩戶人家:互助互讓還是各自修行?

26歲的Debbie及Carman於今年9月考入位於黃竹坑的護士學校。二人均住在屯門,每天需要花大約兩小時車程上課,遂決定於港島尋找鄰近學校的租盤。Carman曾到北角、銅鑼灣睇樓,發現3,000元至4,000元的劏房環境十分惡劣。「牆身好爛,一開門地下滲晒水,還有附近都不知道住些什麼人,看了好多間都是這樣。」

首次離家在外居住,二人主要考慮地理位置,其次則是保安及環境衞生程度。「迷你海洋站」於今年8月推出,分為三種房間種類,面積由80至200呎,租金為8,000元至20,000元不等,設施新簇整潔,而且有保安駐守,儼如私人住宅。可是,她們的房間只有約80呎至100呎,廁所、走廊每次只能讓一個人經過。

環境狹窄,Debbie(紫衫)與Carman均要輪流進廁所清洗食材。

「我覺得跟住在劏房沒有兩樣。」 Carman將水盆放在馬桶上洗菜,彎下腰來說。約100呎的房間內,高架床下的幾十呎地方是二人的書房、飯廳、客廳及廚房。Debbie站在小方桌前預備食材,放滿熱水煲、電飯煲及護膚品的桌上,沒有多餘位置讓她切菜,她單手拿着番茄,另一手在番茄上𠝹幾刀便完成。Carman在廁所則負責洗菜、洗米,浴室連馬桶的闊度僅得70厘米,Carman在洗手盆洗米的時候,Debbie只能在門外等她出來才能進內。

高架床的樓梯佔了走道一半空間,屋內甚少位置能足以讓二人並肩而行,一人要進入「書房」時,另一人則要靠邊站,待她進去後才能走出去。「煮飯未算麻煩,洗碗才痛苦。因為洗手盆太細了,我要在花灑那邊洗,洗完又一地濕晒。」 Carman沒好氣地說。縱然空間狹小,二人的手腳十分利落,約15分鐘就預備好晚餐—番茄飯配娃娃菜

高架床下的數十呎空間,是廚房、書房也是客廳。

「我們不是吃番茄飯,就是吃臘味飯。」 Carman笑着說。壽臣山鄰近黃竹坑,她們外出食飯需要乘車到香港仔或銅鑼灣,十分不便,所以每星期有數天會自行煮食。可是,公用廚房設於地下,為何不在那邊煮飯呢?「因為廚房是新開的,未習慣用,或者將來會用吧。」 Debbie說。看着二人一邊捧着水杯吃飯,一邊看着電話屏幕播放的娛樂節目,時而發出歡樂的笑聲,侷促的環境似乎沒有影響到她們的心情。「時間好快過,我們每個星期五便會把衣服拿回家洗,到星期一才會拿幾天的衣服回來,連番茄、蛋也是從家裏拿的。逢星期五都會一早返屋企了。」 Carman眼神流露出雀躍的神情,哈哈笑着說。

Debbie與Carman較少時間在公共空間流連,他們放學回去後大多在房間溫習和煲劇。

每朝8點多外出上課,直至下午5點就回來溫書、煮飯或煲劇,Debbie與Carman的生活主要在100呎的房間內。除了洗床單或溫習,他們甚少在公共空間逗留。「迷你海洋站」以共居模式作為賣點,雖然設計上將地下的停車場改裝為公共空間,設有吸煙區及洗衣區,並放有桌椅供人溫書、休憩,讓住客有交流的機會;但單憑這些配套設施,是否足以拉近住客的距離?

「同其他人只是『Hi』同『Bye』,我只是知道隔籬房住了兩個女生。有人會一齊落去(公共空間)傾偈飲嘢,但我們比較少,一來少落嚟,二來都唔會無端端同人傾偈。」 Carman說。自開業以來,「迷你海洋站」只舉辦過迎新派對及聖誕派對,相隔數個月才有聯誼活動,住客的關係難以因此而升溫。

+2
如果我賣緊4,000元的話就算是劏房;但現在的價錢是一倍,是講緊一種生活體驗,而不是劏房體驗。
「迷你海洋站」高級市場經理張倩德

營運者:他們是過客 不需那麼大空間

據學者Matthieu Lietaert的研究,透過跟其他住戶分擔日常生活的工作,共居模式可以提升各人的生活質素,當中的要素是「由下而上」的決策過程—每個住戶均能表達意見,彼此的關係亦因溝通而變得更緊密。理論即使難以實踐,Matthieu Lietaert點出了「共居」的關鍵在於生活質素與人際關係。然而,Debbie與Carman現時的生活,居住環境過於狹小,煮飯、洗碗甚至刷牙等生活細節存有極大不便。此外,「迷你海洋站」設有每星期的清潔服務,也有專人負責修理損壞的設施,住客之間沒有討論生活細節的必要,角色與一般租客自然沒有兩樣。

生活質素下降、鄰舍關係欠奉,這與共住概念的原意大相逕庭。然而,Debbie與Carman認為這裏是「沒選擇之中的選擇」——鄰近學校,環境比一般劏房整潔,當中是否達到共住條件似乎並非關鍵。「我心目中的共住是與青年旅館差不多,這裡都差不多吧。」Debbie語速減慢,略帶猶豫地說。她坦言不大認識「共住」,住進來只為了方便上學。共居概念於香港屬起步階段,港人心中仍然未有一個清晰的概念,這是否有機會讓發展商乘虛而入,以「共居」為名來賺錢,剝削應有的生活質素?

「迷你海洋站」打着共居的旗號,將1,600呎的單位分間成18間房,自推出以來遭批評是豪宅劏房。究竟營運者怎樣看待共居?這是否披上糖衣的劏房?我們邀請「迷你海洋站」高級市場經理張倩德接受訪問,並將部分內容以對答形式呈現。
《01》:《香港01》 張:張倩德

「你可以話我們是高級劏房,但我們是由屋苑做出來的。這個是否劏房呢?就由讀者去決定。」「迷你海洋站」高級市場經理張倩德說。

《01》:你們眼中的共住是怎樣的?
張:共居是一種分享,因為設施並非屬於大家,所以大家會珍惜。共居包含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如何建立聯繫,分享是當中重要元素。

《01》:「迷你海洋站」一直被批評為豪宅劏房,你們怎樣回應?
張:劏房是針對較基層的人士,而我們訂的價錢,未必是以那班人為對象。如果我賣緊4,000元的話就算是劏房;但現在的價錢是一倍,是講緊一種生活體驗,而不是劏房體驗。曾到過劏房都會知道,馬桶就在床側邊,這些不是生活,而是生存。這裏即使有好細的空間,仍有你的房間,你的生活就在Common Area(公共空間)。我們會再開闢多點Common Area,例如之後可以裝飾身後那幅牆,這是生活,是一種enjoyment(享受)。你可以話我們是高級劏房,但我們是由屋苑做出來的。這個是否劏房呢?就由讀者去決定。

《01》:既然希望住戶有多點公共空間,為何不少建單位,騰出更多空間作Common Area?
張:我們的名字叫「迷你」,團隊會覺得一係唔做,一做就做到盡,所以就有些100呎,甚至80呎的空間。還有,我們的對象並非住一年、兩年的人,而只是過客。當你是一個過客的時候,是否需要一間那麼大的房間呢?我們認為不需要。我們認為一直想建立的東西就是:一返房就瞓覺,落去廳就看電視,我們就是想做到這樣。多得我們的設計師,把床全部升高,當睡覺的時候不是睡三呎的床,而是五呎的Queen Size床,我覺得這足夠有餘。

《01》:你覺得地產商有責任提供宜居的生活空間嗎?
張:絕對有。我們都半履行這個責任。因為老闆可以將1,600呎的單位租出去,但這只能讓四人家庭居住,就幫唔到這件事。我覺得身為發展商,要留意社會發生什麼事,要貼地。究竟人們有沒有地方住,怎樣可以幫到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