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食物.二】為何快餐總是多肉少菜、配菜特別難食?
不論在連鎖或非連鎖快餐店,吃「碟頭飯」通常以肉為主,餐廳會加上配菜,讓人感覺均衡一點。不過,不少人認為那些配菜極難食,而且時常是「嗰幾味」——椰菜、紹菜、紅蘿蔔,難道廚師都特別喜歡這些菜?聽聽廚師和營養師怎樣說。
大量灼熟 可擺上三小時
有超過30年中廚經驗的香港廚師聯盟主席吳志輝說,快餐店的肉食多數在工場中央製造,而配菜就在餐廳大量灼熟:「廚師會因應人流情況灼好一定份量的配菜放在廚房。有些餐廳因為人手不足,一次過會烚五、六斤菜,快的可能一兩小時用完。」不過,三大連鎖店的配菜存放時間比較長,因為人手少,生意旺,有時候配菜可以放上三個小時。
這些配菜跟即叫即炒,要加錢的菜命運完全不同,後者通常較新鮮,夠熱,也會加上蠔油、腐乳、蒜蓉等「吊味」,但快餐店的:「最多加點鹽,以前會加點牛油和糖,現在也少了。」
為什麼配菜首選是椰菜?
吳志輝說,深綠色的蔬菜如菜心、芥蘭存放久了會變黃。為了可讓配菜存放時間延長,餐廳都喜歡用偏淺色的椰菜、大白菜或椰菜花,也是因為椰菜較便宜,故特別頻密地成為「配菜首選」。
不少人認為快餐店的配菜不好味。不時光顧快餐店的顏小姐說:「那些配菜太難吃,像給狗吃的。」黃小姐說:「我從來不吃那些配菜。我媽做飲食的,她說那些菜是『碌兩碌』就算,叫我們不要食。我也見到那些菜又黃又霉,也不想吃,通常會留在碟上。」
吳志輝發現,不少配菜的下場是變成廚餘,因為沒味又不夠新鮮,客人都不願吃。有見及此,他說:「我們(廚師聯盟)現在也想推廣一件事:配菜應該即叫即灼。」
為什麼在快餐店叫小菜感覺上很貴?
香港營養師協會會長林思為說,現代人常覺得肉比菜貴,菜應該便宜一點,「但其實餐廳處理菜的時間很長,要洗、要除去爛掉的部分,而菜的枯爛時間短,可能一斤菜有一半也不能用,變相成本很高。而一些深綠色、營養價值較高的菜如菜心、芥蘭、菠菜,整得靚唔容易,所以餐廳多數用生菜、娃娃菜、椰菜作配菜。」
她指,現時在茶餐廳加一碟菜要差不多20元,較少人會願意:「因為感覺上,35蚊都買到碗麵,為咗慳錢就唔叫菜。」她說,不少中年或老一輩的藍領,覺得要吃肉才有力氣,寧願多吃肉,餐廳也為此配合多肉,但她說,其實飯已經可以提供能量,肉只要每餐吃三兩已足夠。
出街吃飯,本已多肉少菜。這些菜若果處理得沒有誠意,難讓客人食得安心和開心。要改善香港人的健康,會不會可從配菜開始重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