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兒的洞穴.下】中國逾50萬孤兒 美國家庭平均每年收養逾2000
楊楊因為天生殘障,走路時會一拐一拐的,至兩個月大已被送到青海的福利院;阿潔則因為雙親先後離世,11歲開始踏進這個孤獨的洞穴。二人幸運地在14歲前被美國家庭領養,楊楊搬到維吉尼亞,名字從此叫做Abigail Anderson,阿潔去了西雅圖,改名叫Bingjie Turner。隨著名字的轉變,她們送走苦澀的回憶,連中文都差點忘掉了。原本只懂說"Hello"和"Thank You"的兩個小妮子,起初帶著活在福利院的框框去美國,盡全力架起圍欄把自己收藏起來,對一切都排斥。
起初跟領養家庭合得來嗎?二人同步大喊:「合不來!」說畢笑作一團。
那年黑頭髮黃皮膚扁鼻子的小女孩,初次與金髮白皮膚鼻子高狹的陌生人碰面,縱然對方擺明極度友善,只要她肯衝過去對方就會立馬張開雙手送上擁抱,種族膚色於他們而言只是屁,但長期失去愛的小女孩心坎裡還是翻起無盡的驚懼。阿潔說:「第一天去賓館見面時,她說『那你以後就是我的女兒,你應該叫我什麼?』我說,我應該叫你媽媽,突然一下就叫一個人做媽,覺得怪怪的。畢竟已經長大了(已經接近14歲了),要融進一個新家庭很困難。」
靠字典和翻譯器「通話」
楊楊憶起初到美國的情況顯得有點尷尬,她說:「大家吃飯就想辦法鎖自己在屋子裡,不跟他們交流,很排斥他們。那時候一句英語都不懂,只靠字典和翻譯器溝通,挺丟人。後來媽媽帶我去學英語,旁邊都是小孩子,只有我一個這麼大還在學單詞。」
楊楊總強調出身自福利院的孩子都特別倔強,起初她甚至不願意叫領養父母做爸爸媽媽,她說:「我剛開始叫他們名字,一個多月之後才叫爸媽。因為我闖禍了,哈哈......很小事,他們要我收拾房子,但我沒做,他們聽了我叫爸爸媽媽之後太高興了,就沒有繼續罵我。」
「終於不用帶假的面具做人」
有些領養家庭受不了孩子早期排斥新環境的壓力,無奈地把孩子送回中國的福利院,二人都慶幸父母給予無限的愛,把她們從大海中打錨上來,使她們不用帶著假面具做人,不用再給同輩嘲笑,終於有機會穿泳衣游水。
「這是我媽媽,這是我爸爸,這是我姥姥。」阿潔帶朋友回家玩時,常常興高采烈地介紹每一位家庭成員,過去失掉的家人和童年無法撿回來,原本人生過得像乾巴巴的沙漠,現在能夠用另一種定義演繹「家人」,是一種小確幸。
楊楊和阿潔在福利院長大的故事請看上集:【孤兒的洞穴.上】領養到美國14年:曾想忘掉哭也沒有用的過去
【低端人口】中國孤兒逾50萬人:
僅據中國民政部《2015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共有孤兒50.2萬人,當中只有9.2萬名孤兒生活在兒童福利院,其餘孤兒41.0萬人在社會自生自滅。
自1991年,中國允許美國公民收養中國兒童。美國國務院移民簽證的資料顯示,從2009年至2015年期間,美國家庭共收養1,8384名中國兒童,平均每年262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