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公園現巨型心形樹 專家:剪樹不同剪髮 不應亂做「手術」

撰文:柯詠敏
出版:更新:

九龍公園體育館外的空地,有株大樹聳立在中央。樹冠左右兩端線條整齊,正面看過去更像個心形。環顧公園的樹木,甚少修剪成獨特的形狀。我們不禁細想,這是樹木應有的形態嗎?為了滿足我們的眼球,樹木為何要承受不必要的風險呢?
攝影:江智騫

沿著公園入口走到體育館,途中綠樹成蔭,遊人大多坐在樹下的長椅或直接躺在草地休息。穿過體育館走出空地,陽光直射在頭上,這刻驚覺沿路的樹木一直為我撐著傘。空地的中央也有一株大榕樹,但四周只得一人在樹底做運動——途人大多躲在體育館旁的椅子閒聊。

心形榕樹的樹幹多切口,蘇國賢說榕樹的生長速度快,剪得快只會生得更快,增加樹木患病的機會。

與別的樹木不同,這株榕樹的樹冠左右兩端線條整齊,遠看像個心形。長春社總監蘇國賢看到榕樹的照片大感驚訝,更嘆喟:「點解會變成咁樣?」他說自2000年起常常路經公園,每次都會看到這株榕樹,可算是「由細睇到佢大」。蘇國賢說,樹冠早年呈圓形,也算是觀賞性修剪;由於樹木並非身處大自然,園方適度修剪的確難以避免,但這次變成一個心形,他不禁說:「究竟個意義係邊度?」

香港大學地理學講座教授詹志勇曾指出,心形榕樹的前身是年屆300歲的細葉榕,估計清朝已經存在,榕樹位處的地方曾先後是村落及軍營。直至1967年,九龍公園落成時,該處劃為「榕樹園」,並於樹腳鋪上石屎,導致樹底長年缺水缺氧,最終於1999年整株倒下。詹志勇的著作《香港市區冠軍樹》記錄了當年細葉榕於九龍公園剛建成的形態——主幹粗壯,樹冠朝多面生長,也能全面遮蓋地上的椅子。與眼前的心形榕樹相比,細葉榕的形態顯得格外自然。

九龍公園建成後,細葉榕的樹腳鋪上了石屎,導致缺水缺氧,最終整株倒下。(攝自《細說榕樹》)

我們遇上了在空地看書的梁先生,他沒有為意榕樹的心形樹冠,但他並不認同將樹木特意修剪成某種形狀。「樹木並非盤景,應該讓它自由生長。當我們離遠看一棵樹,最直接從樹的外形去推斷品種,但是如果被剪成這樣,就會失去了自己的特性。」發展局轄下的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發出 《修剪樹木的一般指引》,當中列明三類修剪樹木的目的:減少造成危險和對公眾造成不便;維持或改善樹木健康及結構及改善樹木外觀。然而,蘇國賢並不鼓勵為了美觀而修剪健康的樹幹,因為有機會導致樹木受到感染。「冇必要就唔好剪,因為剪樹唔係剪頭髮,而係做手術。」

蘇國賢解釋,榕樹的生長速度快。當不斷修剪時,樹木會補充失去的營養而生長得更快,形成惡性循環。「其實是有違管理者的目的,因為剪得快就生得快,這樣會很難管理。」走到榕樹底下,不難發現樹幹有多個切口。蘇國賢說切口如同傷口,這些切口容易導致樹木受到細菌感染。他指出心形榕樹有處切口凹凸不平,樹皮也遭扯掉。蘇國賢說這是強行修剪的結果,他留意到樹幹之間的空間狹窄,難以平放鋸子來修剪,導致切口凹凸不平,有腐爛的機會。難道事後沒有一套保養措施嗎? 「沒有。傷了搽甚麼都沒用。最重要的是傷口的大小,若果傷口愈大,就愈容易受到感染而腐爛。」

康文署回應稱,心形樹屬垂葉榕,樹齡約15年,是園內唯一的造型樹。自今年7 月起,署方為心形榕樹進行三次造型修剪,最近一次於8月21日完成。康文署聲稱只進行外觀修剪而不會損害結構或健康,該樹經修剪後現時高約10米,樹冠寬約14米。

榕樹的前身是年屆300多年的細葉榕, 榕樹樹幹粗壯,樹冠遮蓋到四周的椅子。(攝自《《香港市區冠軍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