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素家庭】9歲女茹素治濕疹 7歲仔發燒不求醫 丈夫:你癲㗎?

撰文:梁雪怡
出版:更新:

「食」是社交,因此素食者茹素之難未必是餐廳有沒有素食,最大的障礙原來是與人相處。
戴愷瑩育有9歲女兒和7歲兒子,因為女兒小時有嚴重濕疹,兒子也自小經常發燒和抽筋,戴愷瑩身邊完全沒有素食朋友,為了兒女健康,決定走一條不一樣的路--她選擇和子女一起純素飲食,即不吃肉類、海鮮、蛋和動物奶類,兒女因此常被親友及老師說不長肉,生病不看醫生被丈夫罵「黐線」;社交以外更難跨過的是教育,女兒小一考試時,因答了牛奶和雞蛋不是健康食品,被老師扣了兩分,她噘着嘴回家問媽媽:「為什麼會這樣?」

戴愷瑩說:「選擇素食之後,就要與社會接軌,何止成年人社交生活,其實小朋友身邊的同學已經很不同,在小社會中已要面對很多差異。」

女兒抓到流膿 西醫沒有類固醇以外的建議

女兒受濕疹所困,連上學都要帶手套以免敏感,一度求救無門,現在吃得清淡,終於可以做回一個正常孩子。(資料圖片/潘思穎攝)
+4

在一對子女的健康亮紅燈之前,戴愷瑩跟一般都市人一樣,飲奶吃肉吃精製食品,直至女兒因濕疹把幼嫩的皮膚抓到流膿,把床單染成血床;上幼稚園碰一碰鉛筆、擦膠都會敏感,要帶白手套上學。她說:「睡覺時女兒要穿長袖衫綁着她,因為睡覺最易抓,不知不覺就抓到爛。起初看西醫,用類固醇止痕,但發覺這樣會搽到變『阿婆手』,我知道這條路不能繼續行;中醫也不行,因為小朋友的肝未發展得好,未得到中藥的好處,已經被草藥的硫磺搞殘。」

於是她想從食療着手,給女兒吃亞麻籽油,也就此諮詢了西醫:「西醫叫女兒不要吃,覺得這些東西沒有用,但除了類固醇又沒有方法給我。我最後沒有理,給女兒吃了10毫升亞麻籽油,翌日睡醒所有傷口已結疤,那刻我就發覺好神奇,為什麼食物那麼簡單,就已舒緩困擾我們那麼久的問題,她本來隻腳好像被𠝹刀𠝹過一樣,如今什麼都可以碰,連幼稚園的校長都問她是如何好過來的。」

「我會建議有濕疹的小朋友吃亞麻籽油,因當中的奧米加3有消炎作用。至於戒口、吃素令病情好轉,有機會因為小朋友的消化系統弱,未分解到相關食物,無法吸收足夠營養,以致免疫力低而使濕疹惡化。我通常亦建議多吃酵素、益生菌,促進腸道蠕動,改善消化系統。其實生果如奇異果、木瓜和橙已經有酵素,不用另外買。另外,真菌(Fungus)是濕疹的其中一個元兇,,菌的最佳食物是糖類(尤其精製糖,即白砂糖),所以糖份很「養菌」,使皮膚抓破後難以癒合。 我會建議患者做食物敏感測試,找出食物敏感源,不用胡亂戒口,可能他是牛肉敏感而不是奶敏感,戒錯就白戒了。戒到身體狀況好轉,想再食的話,可以慢慢試,例如對牛奶敏感,好轉後可飲四分一杯,測試身體反應。」
食物安全管理學碩士、營養師伍雅芬

原來牛奶不健康? 

戴愷瑩找了很多自然療法的資訊,發覺飲食與健康有莫大關係,但當中有不少知識與人們所認知的「常識」有衝突,以牛奶為例,學校會教飲食金字塔中的成員、牛奶是營養食品,含有豐富鈣與蛋白質,但戴愷瑩找回來的資訊卻是牛奶中的類胰島素會增加患上乳癌及前列腺癌的機會;也有指牛奶的半乳糖不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因為牛奶的營養是為小牛度身訂造的,而不是人類,因此,即使牛奶內有多少蛋白質或鈣質,人體所能吸取的都是有限,更有機會引發「乳糖不耐症」,所以很多人飲牛奶後便會肚瀉、敏感和引發細胞發炎。(蕭皓聲,香港電台通識網,2016年6月2日)

又例如農業和漁業界會使用抗生素,治療患有傳染病的禽畜和水產,防止疾病在動物之間傳播。(Frank Oski(1977),《Don't Drink Your Milk! 》)混入飼料中的抗生素與治療人類感染的抗生素如盤尼西林、四環素一樣,但劑量較少。國際消費者聯會指出,濫用抗生素會加劇耐藥細菌的問題和超級細菌(Superbugs)滋長,或令動物身上的細菌產生抗藥性,最後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削弱人類的免疫力。

食物安全管理學碩士、營養師伍雅芬說:「擔心小朋友不夠蛋白質,可以吃藜麥、雞心豆、豆腐;擔心不夠鐵可以吃紅莧菜;補鈣可以吃西蘭花、秋葵,組合對就行,要鈣最重要曬太陽,吸收維他命D,但現在的小朋友只能補習不曬太陽當然會缺鈣啦。」(梁雪怡攝)

吃素也可以快高長大 贏短跑比賽

女兒小一考試時,將蛋奶歸類為不健康食品被扣分,因而鬱鬱不歡,起初戴愷瑩也想過拿些資料找老師討論,但想深一層,她的女兒在學校裡已夠「特別」了,不想因此與老師對立,所以就打消念頭。

女兒特別之處,是以蔬果作為主要糧食,以鮮榨蔬果汁取代汽水、盒裝飲品,從不吃學校的飯盒,不吃坊間的零食如糖果和雪糕。她說:「人人都說小朋友要飲奶、吃肉,要好多蛋白質,起初我也害怕她那麼小不夠蛋白質,但到今天快10歲了,我的小朋友戒奶後身體真的好了很多,我女兒沒有吃肉,但四年班那年在校運會拿了女子組100米短跑全級冠軍。其實植物如秋葵已經好多鈣質,蔬果也有豐富蛋白質(如南瓜、薯仔、香蕉,但沒有包含所有必需胺基酸,因此要搭配穀類一起食用),身體由細胞組合,你讓細胞吃什麼,身體就自然製造你要的東西。」

堅決兒子發燒抽筋不求醫 丈夫:你係咪癲㗎?

戴愷瑩本是催眠治療師,為推廣多吃蔬果促使身體的自癒能力,今年開了間純素餐廳「綠色心活館」,意謂隨心而活。(梁雪怡攝)

【純素生活】餐廳走肉反要加錢 索性開舖賣素食:食肉都會冇營養
【素人搵食地圖】純素者自製手機程式 助人去到邊「素」到邊

戴愷瑩還有一個兒子,一歲多時經常抽筋和發燒,嚴重時會面無血色甚至昏迷。西醫的解釋是兒子免疫力差,以致上呼吸道敏感,因敏感而刺激他發燒,而發燒的併發症是抽筋。兒子起初沒有跟隨大女兒的飲食方式,她皺起眉頭說:「見到兒子抽筋那刻,真的像快死一樣,他陷入昏迷時,你不會知道他死了沒有,只能立即送他入醫院。那時想,最多都是打針,吃抗生素,起碼會醒過來。但過了一段時間,我見他隔幾天又復發,就覺得要用家姐那套(食療),首先要戒牛奶,那時他一歲多,戒了牛奶後病徵減半,間中仍然有發燒、抽筋,但我沒有把他送進醫院,我整晚看着抽筋,抽完一次,隔幾十分鐘又抽一次。看着他抽筋比死更難受,你只可以看着他,整晚眼都不敢眨。翌日我老公知道了,指住我罵『你係咪癲㗎?有咩事係咪你負責?』我當然好驚,但我知道繼續送他去打針,就只會不斷在圈中打轉。」「恐怖片」上演一年多,幸好兒子現在快8歲大,再沒有輕易發燒、抽筋。

「抽筋有很多成因,有機會因缺鈣、過凍、過度疲勞、睡姿不正確或腦神經出現問題。素食有較高維他命、碳水化合物和抗氧化營養成份,肉類比素食較難消化,亦沒有維他命和礦物質,但有鐵和蛋白質。患者有機會因為多吃蔬果,使腸胃輕鬆,改善消化能力和免疫力。 如果知道小朋友發燒的病因,如因出牙而手腳發熱,可以多給他喝水,多點休息,我小朋友現在9個月大,發燒維持時間短的話,我也不會帶小朋友看醫生;但如果持續發燒,且找不出病因,可能因為他的身體無法對抗病菌,就有機會要(看醫生),當然我也不建議事事打抗生素。」
食物安全管理學碩士、營養師伍雅芬

劍走偏鋒,以食療取代醫生,影響夫妻關係,但隨着兒女身體日漸好轉,丈夫也開始勤喝菜汁,除了中午在外用餐,其餘時間都會一家人齊齊吃素,戴愷瑩笑說:「因為老公瘦了十多磅,健康地瘦,面色也很好,他也是受惠者。」跟親友飲茶聚會,起初她常被追問:「仲係食素呀?唔怪得(小朋友)咁瘦」,戴愷瑩也會感到不是味兒,但現在丈夫會幫忙答:「健康就得啦!」孩子坐在茶樓大多只能望梅止喝,時有怨言,戴會跟孩子說:「我們不是為了食蝦餃、燒賣而來,而是跟人聊天、聚會。」

純素女兒是同班同學小眾 媽媽:不要因素食與人對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表,我都食過肉。可能以前子女無事無幹,別人叫我食素,我都會問無端端食乜素?」素食畢竟是小眾,與人相處怎麼辦?戴愷瑩認為不用因素食與人對立,她會在聚會前跟朋友說:「你不用理我,想到哪裏吃都行,我自然會找到我要吃的東西。」(梁雪怡攝)

一家人一步一步學習如何將另類生活習慣融入社交之中,但兒女開始長大,媽媽的「勢力範圍」逐漸減少,她曾經嘮嘮叨叨,叮囑家人不可吃哪些食物:「從小到大我告訴他們幸福快樂從生果而來,所以他們知道糖是不好的,但小朋友會想吃濃味的食物,有次我知道女兒躲起來吃糖,我都有反省,一班三十幾個同學只有她是這樣,也過得不容易。」

戴愷瑩試過抓狂,害怕吃了不健康食物,女兒又會變濕疹血人、兒子又會抽筋到不醒人事,但她現在也慢慢釋懷:「我現在會說,當平時儲多點quota(配額),養好身體用來吃其他(蔬果外的)食物。你不是深山野人就無可避免,凡事要拿個平衡,心態好重要,我都見過食全raw food(未經烹調)的人身體都未必好,他背負好多包袱食,很多擔憂和焦慮,這是發自內心的心理問題,有人食肉都食到90歲,所以是心態好重要。」

素食者為了不同原因戒掉肉食,也有人因為患上厭食症,藉素食尋找食物的意義,詳看:【厭食患者自述】瘦至70磅、14歲停經 藉茹素解困:美的定義很闊

說到底,食肉還是食素,心態最重要。(梁雪怡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