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展】大窩口街市藉裝修加租 八旬窗簾檔主:賺埋都唔夠畀租

撰文:李麗芳
出版:更新:

大窩口街市有一位賣窗簾的80多歲吳伯伯,街市沒冷氣,30多年來的夏天也只靠四把風扇度日,「唔熱!幾把風扇一齊吹啊!」他說日子過得很快。10月後他就不用捱沒冷氣的日子,因為街市裝修,領展調整檔口租金,不少檔主承受不了而結業,吳伯伯是其一。吳伯的店大字寫着「租約期滿,全場平賣」,對他而言,吃人的租金,比昔日偷渡、露宿、走鬼、無風的日子更難捱。

12號風球 露宿街市

50年代,吳伯伯18歲,三次偷渡才成功抵疊。來港到北角大牌檔打第一份工,月薪90元,包食包住,可惜首筆工資要全數還給親戚,作來港的帶路費。後來又被大牌檔老闆作出氣袋,年少氣盛,把心一橫離開。當時正值傍晚,天文台掛起8號風球。他無家,走到那時還未正式開業的北角街市,睡在賣魚的水泥台,颱風升至12級,強風夾雜雨水迎面而來,已分不清臉上的是雨水還是淚水,「真係好苦啊嗰陣時,我有親戚當冇親戚。」憶起60年前的苦況,他雙眼通紅。兩天沒吃過東西,走着走着竟然走到西環,在另一個大牌檔找到一份工,出工資後,便拿着數十元跑來新界,拿着工資乘車到荃灣的「九咪半」。

他說紗廠是人生的轉捩點。原來青山公路開路初期以咪來計算距離,「九咪半」大概就是現時灣景花園的位置。他在紗廠門口拍門,竟然就找到一份工作,還結識了太太,婚後就住在大窩口木屋區。然後,他在褲袋裏掏出銀包,拿出一張黑白相,「我哋感情好好,係一生紀念品。」

清拆徏置大廈 遷至大窩口街市

記者問:「然後就在大窩口街市賣窗簾?」他說:「不。」紗廠以後,又做過織布廠、鋪馬路,儲了一筆小資金,開始「走鬼」做小生意,「我要一個人一條命嚟香港,我要創業。」從長沙灣批發市場買來幾十套衫,並用大布包着,坐車到屯門、元朗、大興擺賣。

後來大窩口木屋區清拆,他們搬去徏置大廈。五、六十年代,不少人訂製衣物。吳伯伯租了徒置區的一個舖位賣布,若有人訂做衣服,他便找附近店舖或家中的師傅做衫。吳伯伯說以前德大徑那邊稱為「大笪地」,有很多小販賣熟食,場面熱鬧。時代變遷,唐裝慢慢被淘汰,徏置大廈亦清拆,吳伯伯才搬到大窩口街市改賣窗簾至今。

80年代公屋落成 窗簾需求大增

80年代初,大窩口邨相繼落成,讓他萌生做窗簾的念頭,「一個細路仔出世學行,都係一步步咁學㗎嘛,無理由一出世就識。我車唔會輸蝕過人地㗎,冇人教我㗎。」沒有學過縫紉,沒有師傅指導,伯伯只靠觀察和不斷嘗試。檔口經營32年,主要做街坊生意,根據客人要求,伯伯會推薦不同厚度和花款,窗簾以實用為主,款式並不花巧,「以前大窩口街市好旺、好多嘢賣、好多女人行街買首飾。而家乜都貴,少咗好多人行街。」初時窗簾生意不錯,但窗簾不是長期消耗品,後來購買的人愈來愈少,便靠改衣為生。

租金高過收入

街坊都稱讚吳伯伯的手藝,鼓勵他繼續做下去。吳伯伯亦未言休,「我有少少能力都會繼續做,但唔係能力嘅問題,而係租金嘅壓力,你賺到都唔夠畀,啲租已經超過你收入啦!」現時,伯伯希望找個地方擺放貨物,然後再找個平租的地方繼續經營,「𠵱家見步行步,有人成世搵唔到,有人突然喺面前出現。」

吳伯伯其實很有「upcycling」和零浪費設計的頭腦。他指着自製的布袋笑咪咪地問:「啲袋有大有細,你知唔知點解?」原來,他把製造窗簾所剩的布料縫製成布袋和門簾,「自己學番嚟,呢啲簡單啦,想搵食就諗得出,你唔想做咪唔識囉。試下就得㗎啦,你肯試,肯建設下,咁咪成功囉。你如果唔試下唔做下點成功,做個茶果你都要試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