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自煮】91歲婆婆領餸包發揮煮食智慧 「難道要人餵嗎?」
伍秀蘭婆婆也說不清自己是否喜歡烹飪,「我那個年代嫁人就是要煮飯」,總之她就是練成了一手好廚藝。近幾年她到社福機構領餸包時,因領到的食材都是隨機,她每天就發揮煮食智慧,自行決定份量及烹調方法。婆婆不覺得麻煩嗎?為何不領現成的飯盒?「有餸派給你,還不自己煮,難道還要餵給你吃嗎?」這也許是開玩笑,也是顯示她仍有能力照顧自己的倔強。
今晚食乜餸?
伍秀蘭婆婆今年91歲,家住將軍澳一公屋單位。最近數年,因為她有經濟困難,需要自己照顧自己,就到家附近的基督教靈實協會社區中心,每星期領取2次免費的「餸包」;。每份「餸包」內有足夠一名成年人食用3餐的蔬菜及肉類。「每次領到的餸都不一樣,即場才知道。」蔬菜可以是波菜、菜心或紅蘿白不等;肉類則通常是豬肉、雞肉或牛肉。
蘭婆婆每次收到「餸包」後,都要即場動腦筋、發揮多年累積的煮食經驗,「見甚麼菜就煮甚麼菜、領甚麼飯(餸)就煮甚麼。(如果)領紅蘿蔔就煲湯,難道煮(炒)紅蘿蔔食嗎?」
訪問當日,她領到了油麥菜及豬肉,幾秒間就決定了煮油麥菜炒豬肉。她先切取1/3份豬肉,將肉塊切成肉片。「先下少許生粉、生抽(豉油)醃肉。」為甚麼醃肉落豉油?「有生粉,不下生抽生粉不溶。溶化了吸收就易些。」她再分開炒菜,期間下鹽。為甚麼炒菜下鹽不下豉油?「落(豉油)(菜)就變黃色了。」
有門專業叫煮飯
蘭婆婆現雖已步履蹣跚,唯獨切菜時手起刀落,動作迅速,可見煮飯是深入她骨髓的技能。她於內地出生,年輕時盲婚啞嫁,被教導嫁作人妻就是要為家庭煮飯。「那時哪有女人出來工作?沒想過自己喜不喜歡煮飯,是不煮不行!那時在鄉下用煤燒炭煮飯的!哪有甚麼電磁爐無火煮飯?」未幾她隨丈夫到廣州工作,但遇上內地配給制,所有糧食都只能獲限額配給。「從事輕工業者一個月獲分配26斤米、從事重工業者一個月獲分配30斤米、老人22斤、小孩12斤。」可能就是那時開始,她養成積穀防飢的習慣,把食材分着吃,食不完的留待下一餐。因此現在她領到「餸包」後,也會衡量自己一餐能吃多少,切取需用的份量;剩下的放入冰箱,明天再煮再吃。如此便能每餐飯也能吃到新鮮煮的餸菜。
約35年前,蘭婆婆來港與家公家婆團聚。現時她在港的退休生活就是到社區中心唱唱歌、閒時飲茶煮飯。可能因經歷過年輕時內地的供給制、有錢也買不到好食物;她說現時在港能買到或領到想吃的飯菜,已很滿足,知足常樂。「自己買菜有時候很貴,十元的豬肉也沒有(餸包)這麼多。省下來的錢就可以飲茶。有免費餸包拿,還不滿足?」但也可能是上一代人的生活環境太艱苦,他們習慣要自食其力,不幹活不安樂:「有餸派給你,還不自己煮,難道還要餵給你吃嗎?做人不要得寸進尺,哈哈。」她笑眯眯吃起自己炒的菜肉:「好味!」
老人自煮的意義:把選擇權還予長者
基督教靈實協會長者地區服務營運總經理胡仲菁表示,上述「愛心傳餸」計劃早於2011年開始運行至今,一星期會免費派發2次「餸包」予觀塘及將軍澳區的長者。「可領餸包的對象通常是由社工介紹的清貧長者,;若有人Walk-in、經登記後亦可視乎情況領取。」
胡指,派「餸包」由老人自己煮食,比起直接派現成已煮好的飯盒,更能給予他們生活的動力。「很多老人仍行得走得。領餸包後自己決定烹調的方法、今日食用的份量,能讓他們知道自己仍能選擇、仍能過一個自己想要的生活。」因而「餸包」的菜式亦盡量每日不同。如此「餸包」只是給予經濟援助,把選擇權還予長者。
為確保長者領到新鮮餸菜,「餸包」材料是市面的貨品而非剩菜,如此也需要資金購買食材。機構現正展開此計劃的眾籌項目,目標籌集款項為150萬港幣,以支持5萬服務人次一年度的開支。眾籌期限將於10月3日屆滿,詳情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