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當記者自製筲箕灣小店地圖 邊實習邊採訪 打破世代隔膜
筲箕灣是舊區,有着各式小店——跌打舖、中醫館、上海理髮店、香燭店......還有主婦最愛的露天街市檔攤。一群在附近讀書的中學生,去年曾到小店工作半天、訪問店主,整合出版一本社區小店地圖。
「我第一次見到啲咁舊嘅舖頭!」中四的任泳怡說。近年保留、支持小店的呼聲漸高,但無可否認的是老店的風格、裝潢、地點、以至售賣的貨品都和年輕一代都有距離,到底這些00後,是如何看小店?
13名中學生去年參與賽馬會筲箕灣青年空間的《小店地圖》地區記者訓練計劃,用了3個月的時間完成這本近60頁的筲箕灣小店地圖。翻開書頁,青澀的文字記下了00後獨有的青年視角,「我第一次見到啲咁舊嘅鋪頭,喺八、九十年代的風格、舊式的階磚和放毛巾的趟門玻璃櫃。」任泳怡說。
計劃共有13間小店參與,讓中學生到店舖實習半天,也和店主做訪問。他們大多在附近就學,也有不少是筲箕灣的街坊,每日在東大街來往,卻從未和這些屹立數十年的老店有交集。問到對這些店舖的印象,他們大多都說,「平時都有經過,但無留意。」直至被「分派」到指定小店實習,兩代人的故事才正式開展。
雜貨店老闆:「佢哋唔知一斤幾多両!」
「一開頭知道要去裕成泰,上網search資料,結果乜都無,好擔心。」兩手空空,初次到訪猶如網友見面,盡是尷尬。「可能(我們)電子產品用得多,好少同陌生人面對面講嘢,覺得好尷尬。」中四生趙婷說,後來雜貨店老闆方先生著她們幫忙把鹽分成散裝,才稍稍打開話匣子——「佢哋唔知一斤係幾多両,一斤十六両嘛!」方生笑笑說。
裕成泰是家族經營的雜貨店,店內都是熟悉面孔,「有個婆婆問我哋喺度做咩,方生話我哋嚟做功課,婆婆就叫我揀幾隻雞蛋畀佢,其實我唔識揀,揀啲表面乾淨嘅,但佢竟然無覺得我哋細路仔唔識嘢,反而好信我哋。」何樂汶後來在書中寫道:「記得他們不但不怕我幫倒忙,還讓我嘗試收錢,很意外在短短數小時就得到這麼大的信任。其實小店和街坊,從來都是講一個『信』字。」
另外兩位到棉胎老字號賴慶記實習的學生任泳怡和譚焯茵,則幫忙把一大包油柑葉的樹枝挑出來(油柑葉可以拿來做枕頭,透氣散熱),「一開始覺得幾好玩」,但沒想到一挑便是兩個小時,三大包油甘葉,才能填滿一個枕頭。然而問到體驗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則是店主賴先生幫年邁女士把棉胎搬上樓時的態度,「賴生完全唔在意,好似無咩特別咁,平時喺AEON買嘢乜都要計住計住㗎嘛!」
再見小店感尷尬 「搵唔到話題」
「平時喺超市買嘢好程序化,買完,拎,就走,小店有時會送小小嘢畀你,又會傾兩句計。」他們不約而同在書中寫上小店的人情味,記者問,那你們有再光顧嗎?「冇呀,有時經過仲會兜路走。」任泳怡說,「見到老闆同熟客傾計覺得好開心,但到自己就唔知講咩好,搵唔到話題。」
於是在訪問當天我們再次到訪兩家小店,問老闆是否認得同學們,老闆甫看見二人就笑起來打招呼,跟記者說一斤十六両的趣事,但同學們仍是相當尷尬,和方生說不夠兩句又靜默起來,尷尬對望。拍照後本打算離開,同學突然說要買東西,一群人尷尷尬尬又跑去問老闆,問完回來密密斟,來回數次,好怕醜,成件事其實好青春。
中學生自製社區小店地圖,所選取的地區小店故事固然有趣,但更吸引的也許是最年輕的這代人如何看待自己社區的小店,如何和另一個時代的空間和人相處、交流。或許這些「尷尷尬尬」的互動,也可以活化和建構新一重社區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