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一本】人妻跑手四十二公里的風光 享受一場用心的馬拉松
跑馬拉松時,三個小時,四個小時又好,跑完整個馬拉松,或者跑到最後要行路,原來獎牌也一樣。
June,47歲,自稱普通師奶,最喜歡讀直排中文書。閱讀類型好雜亂,風水、小說、健康和宗教等。之前做文職,2014年開始在丈夫的畫室工作。年輕時,一出來社會工作後就停止閱讀,直至懷上兒子,又重拾書本。因為迎接新生命,好奇人生另一個階段的開始,想從書中找答案。以前讀書因為好奇,人老了發現人與書是有緣份。
1. 《四十二公里的風光》與一般跑步書有什麼不同?
我跑馬拉松四年,讀這本書尚未開始跑步,因為丈夫有跑,我開始閱讀相關的書,如跑友必讀村上春樹的《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再讀一些工具書,然後2009年接觸到這本書,對我而言幾新鮮。作者當時在英國倫敦讀書,九個月內跑了六場歐洲馬拉松,包括巴黎、巴塞隆拿、挪威、尼斯至康城、意大利翡冷翠、蘇格蘭尼斯湖、倫敦等。作者的文筆不是功利式,他介紹到訪每一個馬拉松城市的人文風光。當時讀這書,沒想過自己有一日也跑馬拉松,到現在這一刻,自己即將開始歐洲第一場馬拉松。不知道未來會否像作者一樣,跑更多歐洲馬拉松。
挪威日不落馬拉松那章最吸引我,挪威那段日子沒有日落,跑手追趕不落山的太陽跑至午夜。跑馬拉松,像你用腳走遍一個城市,挪威幾小時的跑程裡,跑手望著不動的太陽,卻不見天黑,覺得很有趣。
2. 聽說你有奇妙經歷,後來認識作者莊曉陽,成為了朋友?
09年讀這本書,覺得作者幾過癮,想不到七、八年後在某場合認識他,甚至成為朋友,這個書緣挺奇妙。話說當時他在Page One搞第二本新書講座,我與他聊天,交換臉書,後來在一些飯局及跑步場合經常見到他,成為了跑友。大家也愛喝酒和跑步,算有共同話題。莊曉陽有時舉行跑步籌款活動或紀念跑賽,我會參加,或幫忙做義工。幾有趣,讀他的書,後來甚至認識作者,真人沒有太大失望,活到這年歲,覺得睇人和睇書一樣,是睇裡面的好。
3. 你不是因為本書而跑馬拉松,那因為什麼?
丈夫比我早幾年跑,當初陪他去日本跑,做啦啦隊,做跟得夫人,發現丈夫在香港參加馬拉松,沒有笑容,個樣好「謝」,第一次跑完京都馬拉松,樣子完全不一樣,好享受、興奮,神采飛揚,然後滔滔不絕地告訴你,跑42公里經歷了什麼,說日本人好投入,為自己打氣,結果我受到感染。曾對自己說,第一次海外馬拉松一定在日本跑,因為見過丈夫在日本跑完一臉滿足。2012年開始練跑,2015年跑第一場海外馬拉松——日本金澤,剛好也是金澤第一屆比賽,而自己又是初馬,幾有意思。
我和此書作者莊曉陽有個想法好相似,香港渣打馬拉松獨市,香港人對於封路去搞一場馬拉松,不是人人重視,所以在香港參加馬拉松,因為封路,跑手需要半夜就要出門口。而且好少一個地方,十公里、半馬和全馬一日內舉行,因為跑道擠迫,跑時有點困難。由於比賽在公路舉行,好難聚集到公眾打氣。我和莊曉陽也不想在香港跑一咁辛苦的馬拉松。
金澤那次馬拉松當然無令人失望,當地市民好欣賞跑手,熱情企足幾小時做啦啦隊,供應市民的補給食品,老人或小朋友剝好水果,遞給你食。這就是文化不同,作為海外跑手好感動,他們不是義工,只是一般市民,沒有義務服侍你。我不屬於追時間的跑手,如果追時間,去哪裡跑都得。舉行一場馬拉松盛事,一個城市幾尊重跑手,你感受到。我享受一場馬拉松,所以選擇有氣氛、主辦機構用心舉行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