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女紋身師美國回流追夢 珍惜每份信任以紋身傳遞「做自己」理念

撰文:許秀麗
出版:更新:

紋身,是理性的;紋身,也是感性的。紋身師需要用心、專注地將每一個充滿故事的圖案,紋在客人身上。而這位以「Be Yourself」為理念的香港本地紋身師張希敏(Mirmanda),以最原始的黑白線條為客人們,創作出一個個充滿溫度的圖案,在身上永久留下他們的故事。而熱愛繪畫的Mirmanda曾從事廣告設計,但發現行業與她想像相差甚遠,毅然轉行至紋身行業,只因:「自己的主導權很大,可以畫出自己風格的作品。」
攝影:黃寶瑩

Mirmanda熱愛紋身的魅力,毅然由廣告設計轉行做紋身師(黃寶瑩 攝)

熱愛紋身的魅力 毅然由廣告設計轉行做紋身師

熱愛繪畫的Mirmanda,在美國的大學畢業後,隻身回港進入廣告設計行業,當時的她原希望能為廣告畫製分鏡腳本,發揮自己的能力。但當進入行業後發現公司並不需要她畫畫,一腔熱誠沒有用武之地,而當時Mirmanda已經有開始接觸紋身,每次看到別人在她身上紋身時,都會有同一種感受:

我很喜歡這種感覺,就是每一次的紋身都會有屬於它的意義,或是能夠代表到自己,才會把這個圖案放在身上,所以那一刻我就覺得紋身這件事,很適合自己去做。
張希敏(Mirmanda)
Mirmanda在做紋身學徒曾遇經濟壓力(黃寶瑩 攝)

做紋身學徒遇經濟壓力

因喜歡紋身能忠於自己想法這項特性,還能繼續畫畫,Mirmanda就毅然選擇轉行,拜師學藝。做學徒,對於Mirmanda來說除了要由零開始學習紋身技巧外,另一大壓力是經濟,當時剛從美國畢業回流香港的她,要應付學費債務、香港租屋、生活費等等。即便後期開始有紋身收入,但作為學徒的她,定價是由師傅決定,而且在分成比例上只能佔3成,但為了堅持所愛,Mirmanda形容那段時間都是咬緊牙根過。

Mirmanda第一個紋身作品是為自己紋上扭結餅(黃寶瑩 攝)

第一個紋身作品是為自己紋上扭結餅

做了大概半年學徒的Mirmanda,就大膽地自己身上紋下了第一個作品,選擇是她很愛吃的扭結餅,她笑言當時第一筆其實就化開了,但仍然很喜歡。不久,當她覺得在自己身上紋身開始穩定了,就開始在她的朋友身上紋身,即便過去多年仍記得第一次為他人紋身的感覺:「很緊張!因為我真的第一次幫朋友去紋身,而且那位朋友又這麼信任我,那個壓力更加大。」

Mirmanda遇到困難只要有足夠勇氣去堅持,就能克服(黃寶瑩 攝)

遇到困難只要有足夠勇氣去堅持 就能克服

繪畫和紋身,最大的差別是表達媒介,由畫筆換成紋身機,紙張變成皮膚。轉變之大,需要克服的難關可想而知的多,而Mirmanda認為面對轉變所帶來的困難時,看的是你有沒有足夠的勇氣去堅持。

她分享提到當時同期的師兄弟姊妹,有些在學完開始紋真皮膚時,遇到困難或是沒有勇氣再去做下去,在那一刻就放棄了,真正能堅持下去的只剩一半左右。Mirmanda解釋道,在首幾年的作品,能看出來很多時候都會不太滿意:

當它不是你預期的那樣完美時,就要看你願不願意去克服、去學習、去改進,還是去想就這樣算了。
張希敏(Mirmanda)
Mirmanda喜歡紋身移動性高:只要有工具 隨時隨地可工作(黃寶瑩 攝)

喜歡紋身移動性高:只要有工具 隨時隨地可工作

從不為自己設立限住的Mirmanda,在中學時就與家人移民到美國,在完成學業後選擇回流香港追夢。面對旁人不解,紋身在外國而言大眾的接受程度更大,發展空間也會更大,為什麼會有反其道而行的決定。Mirmanda表示其實她並不是一定只留在香港,她喜歡紋身其中一個原因是移動性很高:「我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只要我有工具就可以紋身,去養活自己。」 不僅在創作上不設限,更是不會被任何事情設限自己。

Mirmanda認為幫他人紋身感到的不是壓力,而是榮譽(黃寶瑩 攝)

為他人紋身感到的不是壓力 而是榮譽

繪畫,錯了可以擦掉重來;紋身,一旦錯了就是一輩子。面對客人們的信任,將身體肌膚的交予你,Mirmanda表示一開始也覺得會是壓力,但慢慢反而很享受這種挑戰。Mirmanda認為別人給予一個空間她去發揮,而這寸肌膚往後都會有一個她的紋身作品,讓她覺得:

我會覺得這是一份榮譽,而不是壓力,我很珍惜這份信任,所以我要更全力以赴,一次過就做好它。
張希敏(Mirmanda)
紋身是不能回頭的事,所以別人這麼信任你的時候,我就會更加的興奮,做到最好才能停下筆。
張希敏(Mirmanda)
Mirmanda聆聽不同人所帶來的故事,再由她的筆變成一個個獨一無二的圖案(圖片由受訪者張希敏提供)

聆聽他人故事 再化作獨一無二的圖案

紋身,對於Mirmanda還有一個很吸引她的魅力,是聆聽不同人所帶來的故事,再由她的筆變成一個個獨一無二的圖案。Mirmanda分享了近期最喜歡的作品,是一位女生在經歷了很多事,但很多時候的自己都是處於為他人而活的狀態,沒有辦法專注自己身上,她希望透過此紋身是想提醒要好好愛自己,將重心放在自身。

而Mirmanda的設計是一個女生透過不同鏡子,看見在各個平行宇宙中不同面向的自己,到最後時她是抱著自己,是想傳達Self-love(對自己的讚賞),也是Mirmanda一直以來的紋身理念「Be Yourself」。

入行9年的Mirmanda,一路走來都是堅持「Be Yourself」。(黃寶瑩 攝)

入行9年堅持「Be Yourself」理念

入行9年的Mirmanda,一路走來都是堅持「Be Yourself」。她認為當一個人會想紋身,很多時候是有一個想法很想去表達,而當他們說出故事,她就將它用圖像化去包裝,再放在他們身上。Mirmanda認為:

可以將他們心中所想,用紋身去表達出來,這樣就是在幫助他們「Be Yourself」,一路以來我都覺得這件事是很重要的。
張希敏(Mirmanda)

而紋身這行業何嘗不是Mirmanda在「Be Myself」下所選擇,她認為:「紋身行業沒有太多人去規限你,所有事情由頭到尾都是自己一個,靠的是自發性和自律性,所有都是由零去到一百,是一個可以做到自己的行業。」Mirmanda還分享了一個紋身行業,讓人感到幸運的地方,是當你累積幾年後,客人們會因為喜歡你的風格而信任你,找你紋身,這時就可以全部都跟著自己的風格去做﹐主導權都在自己。

Mirmanda身上木蘭花代表著對家的想念(黃寶瑩 攝)

身上木蘭花代表著對家的想念

身材嬌小的Mirmanda,但身上的紋身也不少,每個都是她的很喜歡的,而隨性而行的她表示每當被問及最愛的紋身,每次答案都不一樣。以受訪當日的Mirmanda來說:「最喜歡是這一個花-木蘭花,是我美國家門前的一棵樹。在疫情的三年,我都不能離開香港,也被逼停工,沒有事情可做的時候,我就用右手幫左手紋了一個身。」這個紋身是Mirmanda想念家人的情況下,將美國家門前的樹,親手紋在身上,意義非凡。

Mirmanda曾搭乘地鐵時,因身上紋身遇到異樣目光(黃寶瑩 攝)

曾因身上紋身遇到異樣目光

對於Mirmanda來說,她身上的每個紋身都有屬於它的故事和意義,無論是帶著對家想念的木蘭花,還是她最愛的狗仔,都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然而,Mirmanda曾因一身紋身遇到過不快的事,她在一次搭乘地鐵時,遇到一位媽媽對兒子很大聲教育:「長大後不要像姊姊這樣,紋到整身都是猴子。」

讓Mirmanda難過的不僅是這位媽媽批評她身上紋身像猴子,還有是她認為不應該在教育兒子,已強加了自己對錯觀念,而是可以向他解釋這是甚麼,再由他自行去判斷這件事情。

9年紋身創作唯一改變是自己變得更好(黃寶瑩 攝)

9年紋身創作唯一改變:自己變得更好

9年時間不算短,對於一路都忠於自己的Mirmanda來說,唯一改變是自己變得更好,創作空間更大、有無限的可能性。不為自己設限的Mirmanda,當遇到不同事物時都想去嘗試,也使她這幾年曾與不同品牌合作。提到最特別的是她與果茶品牌合作,以她「Be Yourself」理念作主題,但一路以黑色線條為創作風格的她,這次要嘗試融入一些色彩繽紛的元素。Mirmanda表示:

我覺得沒有任何事情是不行的,如果是能表達到這個想法的話,我就覺得可以。
張希敏(Mirmanda)

最終Mirmanda創作了兩個小朋友去追夢的圖案,一個是騎著鷹隼,一個是騎著鯨魚出去冒險。她希望透過這份作品,鼓勵大家能重拾這份追夢精神,只要你仍有夢想就繼續去追,生活是生活,但夢想都要繼續去追:

我們很多時候在這個社會生活時,會被框架局限著,知道自己的身份是甚麼,例如我是學生,我就要乖乖讀書,但是我認為人不應該被自己的年紀、性別以及身份去局限自己應該去做甚麼。
張希敏(Mirmanda)
隨性而行,憑心而動的Mirmanda,享受每一刻當下的感覺,當下想做甚麼就去做甚麼,從不為自己設限。(黃寶瑩 攝)

享受當下每個時刻

隨性而行,憑心而動的Mirmanda,被問及是將紋身視為終身職業嗎?她的答案是不知道。下一年還在紋身嗎?她的答案也是不知道。Mirmanda享受每一刻當下的感覺,當下想做甚麼就去做甚麼,從不為自己設限。這一刻的她認為紋身這件事,是讓她不繼進步,帶領著她認識到很多不同的人、嘗試到不同的事,使將來有著無限可能性的出路。

我喜歡沒有規限地創作,而紋身是可以做到這件事,所以我不給任何規限自己。
張希敏(Mirmanda)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