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最適合談婚論嫁?原因「有數得計」……

撰文:林芷欣
出版:更新:
(《單身男女2》電影劇照)

不少女生經常會問,到底身邊人是否Mr. Right?或是人生中會否有「the one」的出現?如果告訴你愛情都有數得計,又會否能幫你一把?而這可能跟37%法則有關。

(《嫌疑犯X的獻身》電影圖片)

結婚最佳時機,有數得計?

在《Algorithms to Live By: The Computer Science of Human Decisions》一書,由傳媒人Brian Christian跟認知科學家Tom Griffiths合著,書中有趣地說明37% 法則或許可以讓你找到人生對的伴侶。先抽離一下,說說何謂37%法則。揉合數學理論的「最佳停止問題(optimal stopping problem)」,指出人生在選擇時,會有時間限制,如何在最有效挑選出最適合的選項,又不會浪費太多時間(成本)。舉個例如僱主在招聘時、購買新單位時都可應用得上,在開展後的37%設為停止時間,理應能比較出最理想的選項,又不會浪費太多時間。

(《嫌疑犯X的獻身》電影圖片)

還是不明白?博弈論上,在60年代的「秘書問題(Secretary Problem)」就是最佳應用。假設你是僱主,來求職的秘書每位只能面試一次,並需要即場決定是否聘請(假設他們隨即會被其他公司聘用)。問題是:到底要面試多少人,才能將找到最好秘書的機會最大化(Maximize)?作者建議,如是有三人前來應徵,便於第二位開始比較,較前者優勝便聘請他;否則再約見第三位。要是有五位應徵者,就等到第三位時開始比較。

推論結果:26歲開始考慮結婚問題

按以上推論,假設你由18至40歲為尋找對象的適婚年齡,37%便約是你26歲的時候,所以當你踏入26歲生日,便應開始決定對方是否合適的人選,即比起前度要好。在此之前考慮結婚,可能會令你錯失高質素的伴侶;而在此之後,合適的人或許已有家室。

(《失戀日》電影劇照)

但以冷冰冰的數學理論去衡量一段感情,當然只是「得啖笑」。先撇開理論本身的應用有否誤差缺失,女性在18歲至40歲的情感、思想轉變相當大,26歲又是否一個最合適時間,有足夠成熟的心智去決定終生伴侶,絕對因人而異,亦不能將18至40歲設定為一個不變數,一概而論。但有趣的是,竟然另有社會學研究,指出類近年齡最有機會找到幸福婚姻?

(《紀念日》電影劇照)

社會學研究:32歲以上結婚,離婚率每年上升5%

早前美國University of Utah的社會學家Nicholas H. Wolfinger,研究中發現28至32歲結婚的人,最能避免走到離婚這一步。當然28歲套入上述框架,已是過了45%的時間。但同時Wolfinger發現,由32歲起計,每過一歲後結婚,與伴侶分開的機率每年增加5%。統計數字由2006-2010及2011-2013的美國《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Growth》得出,Wolfinger表示他亦無法了解箇中原因,但卻相信是「選擇效果(selection effect)」。「那些人(等到30歲後才結婚的人)極可能是那種,一直未準備好在婚姻付出的人。」Wolfinger說。

資料來源:businessinsid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