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五粒纖維瘤 26歲女會計師:「我(患癌)機會過半」

撰文:林芷欣
出版:更新:
(iStock)

「我的媽咪、婆婆、兩個姨媽、姑媽及公公都患過癌症;我覺得我(患癌)的機會也過半數。」Jenny(化名)今年26歲,生長在一個,連政府醫生也提出有興趣研究基因的家庭,自己左右兩邊胸脯都有大大小小的纖維瘤,最大的一粒良性瘤於四年前割除。乳癌對於Jenny而言,從來不遠。

媽媽傷口痛、睡不著,陪她到天亮

媽媽患的正是乳癌。當時Jenny還在讀幼稚園,媽媽乳癌復發,最終切除雙乳。「我只記得去醫院探她和每日都要去婆婆家中吃飯。」「爸爸每天弄甘筍汁,看見媽媽喝我又要喝,還有很多補品吃。」「幼稚園選近姨媽的家,方便她接送。」關於這段回憶,可能是零碎的;但跟媽媽相處,Jenny總是照顧周到。「媽媽會用『麻鬼煩』來形容(癌症),但她不主動提起,我也不會提起。」「雖然她無很正式的跟我和家姐說傷口的事,但總會見到,以前的年代沒有重建乳房,我買衣服給她時,不會挑太低領的,背心夾位不能低,這些我都知道。」媽媽在Jenny面前,總是表現樂觀,但Jenny心底了解媽媽是多愁善感的,只是不想讓人擔心。「我媽媽很難入睡,我懷疑是跟她的病有關,她說過翻風落雨傷口會痛,又有很多事情會想,往往不到五、六時也不睡。我便慣性陪她看電視至夜深,坐在她旁邊,聽她呻,最重要是她能抒發,否則抑壓著更麻煩。」作為半個過來人,Jenny坦言情緒是關鍵,因為她的纖維瘤亦是因壓力而發大。

「我是高中某天看電視時,摸到左胸有一小粒異物,但當時並無為意,大學畢業後工作後一年才去看醫生。初時小小的一粒,慢慢發現它愈來愈大,有時更會痛。」
會計師Jenny(化名)

高中發現胸中異物:十足一粒牛丸

(piedmontarts.org)

「我是高中某天看電視時,摸到左胸有一小粒異物,但當時並無為意,大學畢業後工作後一年才去看醫生。初時小小的一粒,慢慢發現它愈來愈大,有時更會痛。」Jenny任職會計師,工作量大及情緒令纖維瘤一下子變大。「照完超聲波醫生建議我抽針,touch wood發現是良性,但如果有cancer就是會在這兒發生,所以我決定切除。」「做完手術後一看,嘩,十足一粒牛丸!自己摸的時候是像黑白棋(圍棋)般大,藏在皮下滑溜溜的,切出來才發現原來如此大粒。」別以為經歷過傷口發炎結疤就了事,Jenny右邊胸脯仍有數粒「沙石」,不時疼痛,需要每半年照一次超聲波監察,不單要吃五色蔬果及戒牛奶、咖啡,媽媽甚至連日本都不讓她去,怕她受幅射影響。如此多顧忌,會否活得很有壓力?「都慣了。」她說是隨遇而安。「有時我會想,如果我很注意身體,又注意飲食,可能不會觸發這個病?Touch wood我會較其他人monitor得好,平常人即使摸到有異物都唔會去驗,可能發現時已屬很後期,但我就能在變壞時解決它。」Jenny再敲敲木桌面如此回答。

(newbreast.eu)

因為這個背景,讓Jenny成為朋友間的「顧問」,同時也讓她更留意身邊的保障。「很多人不會在廿幾歲去想保險這回事,但原來一般保險只包一項危疾,假如你患了一種cancer,就不會再包其他,所以我和家姐現在也買了多重危疾。」「就像姨媽患了紅斑狼瘡,已屬一種危疾,後病情影響免疫系統,繼而誘發肺癌,原來她的保險是不能覆蓋,但她當時其實是有經濟需要。」姨媽最終在數月前走完人生路,經此一役,除了學懂未雨綢繆,更令Jenny確信及早求醫方為上策。

包括乳癌在內,4大女性致命癌症均屬可預防,越早發現,痊癒機會越高。(網上圖片)

後記:我有乳癌初兆嗎?

每年香港有超過3,500名女性確診乳癌,是香港婦女癌症頭號殺手。大家在家中亦可做些自我檢查。跟據香港癌症基金會的教學指引,可有以下步驟:

1) 乳房檢查應每月進行一次,最佳日子是月經開始後第7至10天進行。

2) 觀察:乳房是否有以下異常狀況:皮膚出現皺紋或凹凸不平、形狀改變、結焦、疼痛、泛紅,甚或乳頭滲漏;

3) 按摩:以三隻手指作小圓圈按摩動作,由乳房側腋下位置,一直向內打圈至乳。輕輕擠壓右邊乳頭,觀察有否出現分泌物。

4) 如在經期後仍有硬塊、腫脹,及不正常痛楚,記得愛惜身體,及早找醫生或專業機構輔導人員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