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life】愛到世界邊端!情侶流浪人生 4年貨車簡居走出焦慮
租房子,像替他人作嫁衣裳?沒有「父幹」,放棄「東京之旅」還是不夠錢付首期?終於夠錢了,房子要「供」半輩子,廁所關不了門也不要介意吧?
既然不夠錢買屋?那便住到公路上吧!
或許我們不用放棄生活所有,也可在當下就享受自由。外國近年興起一種生活方式-Vanlife。住在小小「貨van」上,四海為家。
一架van 走天涯?不用「租樓」,也要工作!
「Vanlife」,在字面上的意思,即「貨車生活」。在歐美,有不少網站介紹不同的人,如何在van上生活。而網站Always the Road就是其中之一。網站更對「vanlife」來了個註釋:對於不同人有不同的定義,但絕不只有旅行,也不是完全沒有壓力和責任。它只是換了一種生活模式,在van內起居飲食,以大自然為家,但同時仍需要工作。
那小貨車就是我們的家。我們駕小貨車旅行,在貨車上工作,在車上煮食、開派對。Vanlife就是生活。
聽罷,或許很多人都會覺得那是「浪人」或有錢人的事,但在網絡上的小故事卻告訴我們,他們不過是一群想要「生活」的人,與你我無異。以下便看看兩個Vanlife的故事:
Renee & Nick:流浪的情侶與小狗一起出走
是甚麼令他們走上公路?
我們儲錢買房子,他們卻買車。可是前者或許是為了生存,而後者卻一定是為了生活。Renee與Nick熱愛大自然,特別是露營與爬山。他們的夢想便是把至愛融入到生活中,因此他們便努力工作,儲錢達成夢想。他們起初是改裝自己的小車,把後面的椅子拆掉,改裝成床。所謂的vanlife亦由「一天旅行」開始,漸漸變成後來親自改裝大車、貼合生活需要:如建太陽能板、廁所、洗臉盤等等,亦開始出國旅行。
他們的生活反樸歸真,一有空閒便帶小狗出走。他們寫道:
Vanlife不只是一輛貨車和旅行。我們擁有更少,但真正重要的卻留下來了。那是真正的自由,而家,可以是流動的。我們䆁放自己,不隨波逐流,生活簡單,但卻有意義、完滿。
WMON & Corey:4年Vanlife安撫了急躁情緒
貨Van設辦公室:男主內,女主外?
工作不如意?你要捱下去,還是「東家唔打打西家」?這故事的主角卻把工作帶到公路上了。或許,出走真的需要勇氣,而有人陪伴總比一人更容易。因此,在公路上工作的也是一對情侶。但有別於以上的故事,他們在公路上工作。
男生Corey讀醫學有關的科目,差一點就會在醫院工作,也曾當過會計經理;女生WMON則曾在《紐約時報》工作,但二人都覺得那朝九晚五的工作不適合自己。他們決定用積蓄買了一輛貨車,並把工作帶到公路上。起初,二人透過網絡一起兼職,Corey做會計;WMON則為十多個客戶管理網站。後來,他們卻發現還是WMON主力工作,而Corey負責「照料」貨車較好,他閒來也會當攀山或滑浪教練賺外快。
WMON在辦公司工作時,曾患上焦慮症,本來對vanlife也不特別樂觀,只是抱着試試的心態,可是「公路」卻治癒了她。本來計劃為期一年的vanlife,到現在已經開始四年了,他們還在路上。
【三毛】婚後堅持我行我素、流浪撒哈拉!愛情遭背叛卻從不記恨!
【成長說明書】長大後怪癖?極討厭陌生人走近:別入侵我的bubble
#Vanlife=生存以上? 反思:甚麼是我們真正需要?
在網絡上搜尋,最受歡迎的關鍵字是「怎樣開始Vanlife」。第一步當然是買或租一輛貨車,但其中一句筆者覺得最「中肯」,就是所謂「vanlife」,沒有固定公式。那是一種生活態度。
那不只不斷旅行、在美景中入睡,也不只是只顧遊玩,不用工作。那是取捨。
沒有人的van life會是一模一樣的,但有一件事他們都異口同聲地認同:那就是他們的物品少了,隨身的都是必須。
我們擁有更少了,可是留下的都是重要的。我們有更多時間,去專注在我們愛的人和事上。我們享受在冒險中的樂趣,而不是做一份不喜歡的工作,再用賺來的錢來買一些根本不需要的東西。
我們沒有公路讓我們駕「Van仔」周遊列國,也沒有那麼多的兼職讓我們不用「困」在辦公室,但看完他們的故事,我們至少可以反思一下我們要的怎樣的生活,又該如何取捨。
Sources:The Vanlifers, Where's my office now?, Always the Road
女生總在你身邊,請下載《香港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