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壓】「啪」泡泡紙上癮?原來是壓力太大!
每次家裏購買了電器或易碎物品,大家都會「爭奪」那張泡泡紙。有次忘記買了甚麼,一大張泡泡紙竟如地毯一樣大,我十分興奮,放在地上踏,「噼嚦啪啦」如入無人之境。相信不少人跟筆者一樣,都在泡泡紙上找到莫名的滿足感,一看到就不應自拔地捏過不停。我們是患上了「強逼症」?還是只是壓力太大?
原來古人已經有這習慣?重複性小動作有助減壓
放心,我們不是患上心理病,只是身體透過一些簡單、重複的小動作來釋放壓力。很早已有心理學家已特地為「泡泡紙上癮」這問題做過研究。在西新英格蘭學院的教授Kathleen M. Dillon 發現這就像在古希臘的習俗中,每人都會有一塊光滑的石頭。它叫「指尖的玩物」,也有另一個我們較熟悉的名字-「念珠」。教授指出這樣一塊石頭可以令人冷靜、抒緩壓力。而其實不一定要把玩石頭或串珠,只要我們做一些重複、又不用思考的小動作,都有相同效果。我們喜歡按壓泡泡紙,就是同樣道理。這亦是為何很多人都喜歡玩一些不用思考、但又需要不斷重複動作才能過關的手機遊戲,如開餐廳、服裝店等角色扮演的遊戲。
Dillon更為此作過實驗,發現有捏泡泡紙的學生比較冷靜,也更專注。看來,泡泡紙除了有點吵外,根本是「百利而無一害」。
絕望真相-泡泡紙停產?
原來為減低成本和加強泡泡紙的功效,早於兩年前已有泡泡紙製作商宣佈會改良產品。新的泡泡紙改名「iBubble Wrap」,我想我們不在意它叫甚麼名字,但最重要的是,新式的泡泡紙不能被捏爆。新式的「氣袋」是相連的,若被擠壓,空氣會由一方推到另一方,總之就是不會發出「啪」的一聲。
可幸的是,筆者至今還未見過「不會爆」的泡泡紙,很多公司仍採用傳統設計。但iBubble Wrap其實更省錢環保,更多人選用只是時間的問題。但各位「泡泡紙上癮」的女生也不用擔心,因為早早已有不少玩具捉緊了大家「貪過癮」的心理,仿效各種「上癮小動作」,如按鈕、反反覆覆的撥、當中當然不乏泡泡紙,製成匙扣。就算有一日泡泡紙「絕種」,大家也不用擔心。
其他內藏玄機的小動作
其實除了「啪」泡泡紙外,原來還有很多我們不以及為然的小動作,很多都是用作抒解壓力,但不是每個都是有益無害:
1. 轉筆
相信很多人在學生時期,不論上課還是溫習都會轉筆,我還試過跟朋友比拼。求學時期,老師或父母都認為轉筆是不專心的表現,影響學習。但近年卻有美國研究發現轉筆令學生更專注,提高思考能力。《異態兒童心理學期刊》中更有一篇新研究指出,有些人在動態當中,如拍打、轉筆、抖腳中表現較好。
2.「啪手指」
把手指關節弄得「啪啪響」,原來也可舒緩壓力。雖有傳持續的「啪」會傷及骨膜,但有位美國醫生就拿自己作實驗,60年來只「啪」左手,卻發現左右手一樣健康,還在《關節炎》醫學期刊發表報告。看來,「啪手指」未必有損健康。
3. 抖腳
從小到大,媽媽都說「人搖福薄,樹搖葉落」,因此我一直都認為抖腿又累又不好看,完全不明白為何有那麼多人會有這小動作。但原來,「抖腳」的原理跟前面兩者無異,只是在精神高度集中時,便會通過放鬆肢體來抒解精神上的疲憊。「抖腳」就是其中一種,而且不斷的上下抖動可促進血液循環,舒緩緊張的心情,傳說還可以防止手腳冰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