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女生】不完美才有個性!餐具陶藝師:香港生活有太多框架
「做人如果沒夢想,跟鹹魚有甚麼分別?」但在香港地,談夢想是有成本的,而且一點也不便宜。當面對挫折與失敗,耗盡心力與積蓄,作品叫好卻不叫座,如此奢侈的夢想,又應該堅持還是放棄?
攝影:陳嘉元
生命中有些人,總能叫人一見難忘,有些作品亦然。在不同的市集,你也可能見過這些描繪浪花拍岸、塑造月球紋理,不盡是「完美」卻又充滿詩意的陶藝家品,它們的創作人,正是Grace。修讀時裝設計的她,創立陶藝品牌「曉至」前,本來是另一皮革品牌的主理人,卻跟很多創作人一樣,遇到作品「叫好不叫座」的現實問題,迫不得已要放棄花了3年時間建立的心血。要是一般大眾,相信早早決定重回「打工仔」軌道,失敗卻沒有迫得Grace放棄創作。「當在香港,打工與創業都一樣冇希望時,創作帶來的快樂與滿足卻來得更多!我真的太喜愛創作!」Grace如是說。
由皮革到陶瓷:堅持自主創作,絕不成為生產機器
修讀時裝設計的Grace,與男友於12年創立皮革飾物品牌Oblivion,然而相比起實用性的皮革小物,她的作品更是用以滿足其「藝術」欲望的渠道。Grace說:「飾物是掛在人身上的art piece。」外形相當進取的雕塑式設計,亦理所當然得不到市場歡心。「作品雖然有stylist欣賞、有明星配戴過,但依然賣得不好!」雖然飾品創作是心血夢想,但總不能長期入不敷支,就連工廈工作室的租金也負擔不到的時候,也不得不放棄。
在香港打工與創業都一樣「冇希望」時,創作帶來的快樂與滿足卻來得更多。
停下來,是休息,是整理。但Grace卻坦言從沒有打算在外面做一個從事設計的打工仔。「我真的很喜歡創作」,她認為打工只能滿足公司的需要,亦眼見身邊一些打工designer朋友,慢慢被工作磨蝕設計熱誠。她不想看見這樣的自己,亦不想成為生產機器。Grace更打趣地說,既然在香港打工與創業都一樣「冇希望」時,倒不如選擇能帶來更多快樂與滿足的創作吧!憑絕不放棄、已再沒什麼好輸掉的精神,決定轉戰陶藝家品,再試一次。結果帶來手繪陶藝品牌「曉至」,喻意晨光初至,重新出發。
創作展現自然之美:安撫空虛的心
來到新嘗試,第一個作品是「海浪碗」,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出海浪湧入碗中的一刻。這次她學會放輕,作品既滿足她的繪畫喜好,投射出她嚮往(看海)的生活模式,又加強了實用性。因而創作了一系列,展現了大自然的寧靜,讓人脫離生活嘈雜繁瑣的餐具,更得到不錯的迴響。跟昔日皮革品牌的雕塑式設計截然不同,但與其說作品捕捉到大眾喜好,倒不如說因昔日灰心而創作的作品,帶點對生活的哀傷與憧憬,亦剛好撫慰了不少空虛的心。除了詩意寧靜的設計,還有屬非主流的「山形碟」。「其實我挺喜歡這個設計,但暫時一隻都未售出。」Grace笑了笑說。碟中間長出了一個小山丘,不少客人總問她這個碟其實是什麼用途。雖說是家品,Grace卻不喜歡為作品定下框框。「不同的用法就有不同的形象與可能性,這是由客人主導的後續創作。」「香港生活太緊張太多框架,而大自然則剛剛相反的存在!」Grace如是說。
獨有美學:不完美才是完美!
以為執著的藝術家性格,總不能接受作品有「缺憾」,但Grace偏偏認為「不完美才是完美」,由海浪碗、月球碗到白浪系列,一款比一款「粗糙」,一款比一款有個性。她笑說試過有客人來workshop學做陶瓷,因擔心成品會有瑕疵,而問Grace會否偷偷做一隻完美的作品給她。Grace不但認為學習過程總比結果重要,往往人手製作的不完美,才可真正帶出作品的個性。她正正是想告訴大家,不是完美的東西才叫完美;反而有缺憾、有個性的作品才真正完美。有着獨特態度,亦令她的品牌個性愈來愈鮮明,迎來更多合作計劃。
從沒「偉大」計劃,只有「不忘初心」
由皮革變成陶藝,好像經歷了很多,但除了「決心創作」的堅持之外,Grace總沒有為自己定下很多的計劃。就像她的作品一樣,寧靜、留白、隨緣。正如當初發展陶瓷品牌,亦是因為在畫室兼職,學過了點陶藝知識,才誤打誤撞成為陶藝手作家;設計出受歡迎系列月球碗的出現,是因為與別人合辦中秋節workshop而得靈感。不是精明的商人,在創業路上沒有精心的計劃,反而專注創作,舒心隨緣的生活,反而為她帶來更多的機會與成就。好像因為曉至的緣故,今年初Grace剛曾為903電台DJ於「叱咤頒獎禮」上設計陶藝配飾,無意間撫慰了一點點對飾物設計的懷念。因此她最近亦重拾舊夢想,以陶瓷去製作雲石紋配飾,當中亦包括了雕塑感重的設計,嘗試在配合顧客需求的同時,又可滿足自己的設計私心。Grace笑言就是有點不甘心,想繼續做飾物,希望終有一天Oblivion會以另一模式再重現。放手,不一定是道別,只要不忘初心,終有一天夢想或能以另一模式,更好地呈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