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曬要懂防藍光】日日自拍會變黑?原來色斑兇手是手機……

撰文:梁秀雅 謝穎紅
出版:更新:

在冷氣房遠望窗外斜陽照耀,慶幸沒有直接灑落肌膚,以為靠傳統防曬品逃得過UVA與UVB便安全,其實另一威脅正在無聲攻擊,說的正是藍光。在全民皆網,人人機不離手的年代,無論工作或娛樂,面對電子產品的時間絕對比接觸日光還多。當中釋放的藍光能穿透表皮,加速老化,逐現細紋和鬆弛的情況,叫人豈能不防?如何才能有效防止藍光傷害肌膚,成為數碼時代下的護膚話題。

電子產品發出的藍光可穿透肌膚,形成色斑。(李孫彤攝)

說到藍光,多半聯想起對視力的傷害,於是一眾防藍光眼鏡、螢幕貼應運而生,然而,它的威力怎止於眼睛?有時長時間接觸電子產品後,頓覺膚色暗淡無光,也許就是藍光作祟,光線着實無孔不入。

藍光屬微紫外光的一種,是人類肉眼看得到、能量最強的可見光,分長、短波,理論上波長愈長,能量愈低,電子產品發出的藍光稱為人造光源,屬於長波,雖然能量相對較弱,但在2015年出版的國際權威美容科學期刊證實了存於手機、電視、電腦螢幕、平板電腦、遊戲螢幕、LED省電燈泡中的藍光,比UVB更具穿透力,可完全穿透真皮和表皮層直達肌膚底處,侵害力也不次於長波UVA。長時間接觸,能量積少成多,在肌膚潛藏危機。

早前英國有一宗受藍光侵害肌膚的實例。博客Mehreen Baig因工作關係,每天都要自拍近50張照片,慢慢她注意到自己臉頰上的雀斑和黑眼圈愈來愈嚴重。經皮膚科醫生Simon Zokaie檢查後,發現她因肌膚受到藍光的傷害,導致肌底發炎,拖慢自我修復能力所致。原來瘋狂自拍也會惹出禍。

(《歡樂頌》劇照)

調節螢幕光度 免肌膚留下痕跡

其實電子產品釋出的藍光多寡,可從使用習慣而調節,例如調低電子螢幕的光度,能減低藍光的強度;避免在昏暗的環境下使用電子產品,閃爍的光頻及能量具有更強的殺傷力。盡量減低肌膚受藍光的侵害,因為藍光一旦直入肌底,會殘留長達三個月,難以揮之則去,刺激肌膚產生活性氧化物質,加速氧化,引致衰老,脆弱,乾燥和缺水;亦會擾亂褪黑激素的分泌,引起色素沉澱,自由基增多,甚至變黑及出現斑點和皺紋等問題。即使如何積極防曬及美白,也徒勞無功,成為難以褪色的痕跡。

防曬、底霜要懂防藍光

防禦藍光的最好方法當然是減少使用電子產品,若無法改變生活習慣,便要為自己築起保護屏障,從選擇含抗氧成分的防曬、底霜及CC cream着手,抗氧化物能減緩自由基對肌膚的傷害,有效對付藍光,但千萬別以為塗抹分量愈多,防禦力便愈高,若同時使用三類產品,只要有一種具防藍光功效便可,避免重複塗抹,否則容易造成脫妝的情況,降低保護功效。還可從護膚步驟着手:白天使用含水楊酸成分的潔面產品,配合抗氧化精華,睡前使用含維他命A成分的抗氧化面霜,保持24小時抗氧,減慢自由基的產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