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編唔聽】陳蕾《當我迷失時聽著的歌》 想歌曲辨識度高有竅妙

撰文:黃浩晉
出版:更新:

陳蕾新作《當我迷失時聽著的歌》寫下對父親的感覺,由歌詞到編曲都以純粹、直白的方向出發,歌曲Demo名為「爸爸歌」,可見直白的背後也盛載著複雜的情感。到底如何利用編曲還原陳蕾在創作時的感覺,並且讓聽眾「起雞皮」?今集《唔編唔聽》邀請到陳蕾及M向大家解構《當我迷失時聽著的歌》。
攝影:黃寶瑩

只聽前奏即認出陳蕾 「記憶點」的重要性

何謂辨識度高的歌曲,除了歌手聲線特質外,編曲也十分重要。所謂的記憶點,也可理解作Hook,它可以是副歌頭幾句旋律,也可以是前奏的旋律。不論出現在歌曲任何位置,總之就是讓人一聽便記得,如Hook的字面意思一樣「鈎」住你的耳朵。為歌曲前奏創作辨識度高的Hook是MJ的拿手做法,以Mr.作品為例:《想太多》、《Everyone》等均以搶耳的結他Riff作前奏。為《當我迷失時聽著的歌》編曲也不例外,只是前奏改由鋼琴彈奏而已,因為要配合歌曲複雜的心情,鋼琴所營造的效果比結他彈奏更煽情,適當選擇樂器也是編曲要留心的地方。

陳蕾與MJ為你講解《當我迷失時聽著的歌》編曲如何煉成。(黃寶瑩攝)
想試下Cover《當我迷失時聽著的歌》,記得Click以下份譜喇!

Rock底都可以抒情? 剛強編曲與柔弱人聲的反差

《當的迷失時聽著的歌》整體偏向Rock Ballad的感覺,陳蕾表示最初收到編曲的反應是「乜咁嘅?」與想像中的感覺有出入。正當大家認為「起雞皮」一定要加入大量弦樂才對味,MJ則表示這個做法會拖「笠」歌曲,因為背後已經有鼓作出鮮明爽快的節奏。

而陳蕾進入錄音室時,也曾糾結過應如何處理自己的聲線,是否要配合歌曲「踩恆油」;豈料監製CY Kong要求她如Demo一樣輕柔地唱。雖然當初陳蕾也擔心過會否「唔夠力」,但最後卻十分滿意這個反差,因為更能造出外剛內柔的感覺,更能切合她創作時的心情。

編曲搖滾味十分重,陳蕾卻以輕柔的聲線處理,這種反差形成「外剛內柔」的感覺。(黃寶瑩攝)

明明自己作結他Solo MJ竟然要由頭學一次?

MJ十分滿意《當我迷失時聽著的歌》中段的結他solo,當筆者問到如何設計樂句時,他笑言:「我jam出嚟㗎,我都唔記得咗,要由頭執一次。」可能有讀者會疑惑,何解自己創作的solo要由頭學一次?其實這是很多樂手慣常的做法,創作結他solo時,他們會循播放同一段,然後不斷即興彈奏,再從中選擇各小節合意的樂句,最後結集大家聽到的結他solo。MJ更笑言,每次為陳蕾編曲後,很多結他部份的彈法要由頭學過,就如學習別人的歌曲一樣。雖然聽起來很困難,但這也是創作音樂的趣味之一,在未知的情況下為自己帶來驚喜。

今次MJ結他Solo由多段即興彈奏的段落集合而成,所以他笑言如像學習他人作品一樣,要由頭執一次。(黃寶瑩攝)

陳蕾Demo亂唱日文? 簽名式轉音全因CY Kong

陳蕾透露最初創作《當我迷失時聽著的歌》是隨便哼一些日文,所以用廣東話入詞後,要花更多心思處理,因為廣東話發音較「硬」,即大家常說的「冇咩尾音」,要好好拿捏才能傳達歌曲中細膩的情感。另外,留意開陳蕾的樂迷都發覺,她慣常於句末轉音,全因監製CY Kong的建議,從《慌》開始已有這做法,這種簽名式轉音也是陳蕾聲線辨識度高的因素之一。

原來陳蕾招牌式轉音是來自監製CY Kong的建議,難怪她的作品有很高辨識度。(黃寶瑩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