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與病毒共存嗎?「疫情不會消失」專家這樣預測後Omicron新常態

撰文:聯合新聞網
出版:更新: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兩年多來,預測疫情後續發展已變成不可能的任務。即使是最精密的模型,面對隨機變異的新冠病毒,似乎也沒多大用處。

流行病學模型專家認為,儘管未來疫情發展變化莫測,至少抗病毒藥物帶來希望。(點圖放大看專家怎麼說👇👇👇)

+12

巴隆周刊(Barron's)報道,專家坦承疫情預測有其局限,但仍能提供大趨勢預測,協助世人了解未來兩年「與病毒共存」生活的大致輪廓。據他們研判,疫情極可能不會終結,但抗病毒藥物可讓「與病毒共存」的日子好過一些。

美國流行病學模型權威專家、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所長莫瑞(Chris Murray)說:「除非某種殺手變種病毒冒出來,且能避開抗病毒藥物,否則極不可能再見到大規模封鎖。」

最可能發生的情境是:疫情不會消失,但使用輝瑞Paxlovid這類抗病毒藥物,應可大致控制住疫情。

欲知未來兩年可能的發展,必須先了解病毒變異有兩種:「大躍進」式和「漸進漂移」式。新冠病毒很特別,演化上有可能大幅變異(例如突變成Omicron),而較普通的變異也可能迅速發生。

問題是:下一個像Omicron這樣進化大躍進的變異株會在何時迸出、引爆全球病例迅速激增?答案無人知曉。也許每年出現一次,也可能十年發生一回。若是頻繁發生,現有新冠疫苗可能無法及時更新;若發生頻率不高,疫苗就無須調整。新變種可能會造成抗病毒藥物失效,也可能不會。

威爾康奈爾醫學院(Weill Cornell Medicine)微生物與免疫學教授莫爾(John P. Moore)說:「這全看病毒的屬性以及世界集體免疫系統的屬性而定。這問題不容易回答。」

短期內令專家擔心的發展,除了再次冒出像Omicron這樣進化大躍進的變異株之外,還有一大隱憂。莫瑞說,可以想像Omicron稍稍突變,變得致死率與Delta變異株相提並論。他說:「對我來說,在可合理預測的範圍內,這是最糟的情況之一。」

不過,前景未必這麼黯然無光。莫瑞預期,有了抗病毒藥物,將會大大減輕疫情衝擊。他說:「這實在與風險承擔有關。有了抗病毒藥物,即使是像Delta這樣的病毒,也不會比流感病毒更糟。沒人因為害怕流感而不再上餐廳。民眾的風險意識正大幅升高。」

既然新冠病毒不會絕跡,那麼「與病毒共存」的日子會是什麼模樣?

主持倫敦大學學院(UCL)新冠疫情預測計畫的UCL神經科學家傅里斯頓(Karl Friston)預期,未來民眾的生活態度可能只會「溫和轉變」,但他的預測模型顯示,未來的「移動性」(mobility)——根據使用汽車以及職場與零售活動計算——恐怕不會完全恢復到疫前的常態。他的模型顯示,英國的「移動性」頂多只會回升到疫前水準的90%,「看來永遠不會100%復原」。

延伸閱讀:

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沉沒 俄海軍除難堪之外還有多慘

南韓全面解禁!將取消所有社交距離限制「與病毒共存」

【本文獲「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